直到宋江被害後,眾人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不是宋江

元代詩人張養浩曾寫過一句著名的詩“興,百姓苦,忘,百姓苦”,這句詩可以說是完美的總結了在封建統治兩千年多年的時間裡,百姓的生活狀態。天下興盛祥和的的時候,君王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朝廷衰敗時,外敵入侵,狼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

所以,在中國古代的農耕歷史上,農民被地主、官僚壓迫,官逼民反的事例從來不少,有失敗的陳勝吳廣起義,也有成功建立王朝的朱元璋起義。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水滸傳》所描繪的宋徽宗時期的農民起義,一百單八位好漢上梁山的故事。

直到宋江被害後,眾人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不是宋江

如果我們讀過《水滸傳》的話,就會知道在梁山上坐第一把交椅的是及時雨宋江,所以我們也都一致認為梁山的老大就是宋江。可是,如果我們細細地品讀《水滸傳》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一位隱藏在“背後”的真正的老大。

那麼他會是誰呢,其實他就是水泊梁山智慧的化身“智多星”吳用。說到這可能很多人覺得不對,在印象中,吳用總是文人秀才打扮,眉清目秀,機巧心靈,熟知兵法,是運籌帷幄的軍師謀士之才,怎麼能夠說是一百單八位好漢的真正“老大”呢。

直到宋江被害後,眾人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不是宋江

這就要從頭開始說起了,我們都知道其實梁山並非開始的首領就是宋江,可以說梁山的首領從前到後一共有三位,分別是王倫、晁蓋和宋江。

首先,第一位是王倫,應該是幾位首領中能力最弱的了,在林沖沒有上梁山的時候,他與手下的杜遷、宋萬等人相比可能還算是能力強的。但是當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和托塔天王晁蓋上梁山之後,想必王倫也看到了他們的武藝和才能,也深知自己的不足,無法領導他們。

這時王倫就比較嫉賢妒能,很擔心自己梁山老大的地位不保,所以想盡辦法不想讓他們留在梁山入夥,甚至想出了讓林沖去殺人獻投名狀的方法,這就已經激發了二者的矛盾。

直到宋江被害後,眾人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不是宋江

而此時,就是吳用看出了王倫此人心胸狹隘,難當大任,於是設計在酒宴上激將林沖,最終火併了王倫。同時又能夠臨危不亂,直接乾脆果斷地推舉晁蓋上位,成為了梁山的第二位首領。

後來,在得知楊志押送生辰綱的時候,晁蓋本來很是猶豫,但是吳用出來力勸晁蓋去劫取生辰綱,而且不僅提出了行動的想法,又提出了行動的路線、方法、人員等諸多事宜。下了圈套,最終是放倒了楊志,巧取生辰綱,可以說巧取生辰綱,上梁山,每一步晁蓋都是在吳用的智謀和輔佐下完成。

直到宋江被害後,眾人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不是宋江

而對於最後一位首領宋江,宋江當初上梁山應該說是被逼無奈並不是真心實意想落草,但是最後在吳用的各種勸說遊說下,最終是選擇留在了梁山,並逐漸產生了接替晁蓋的想法。後來,雖然宋江無法親手為晁蓋報仇,但是在吳用的擁戴下,還是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直到宋江被害後,眾人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不是宋江

而且後來,將玉麒麟盧俊義騙上梁山,成為後期落草梁山的最重要人物,吳用絕對是功不可沒的。從以上事例我們不難看出,吳用可以說是見證了第一代首領到第三代的變遷,說他是三代元老也無可厚非。而且出謀劃策將二把手騙上山,排座次時,在一眾武藝高強,才華過人的好漢中坐了第三把交椅。

直到宋江被害後,眾人才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不是宋江

我們不得不說,吳用並不“無用”,是有兩把刷子的,而且可以說類似於背後的教父類人物,看似重大的決定都是宋江做的,但是背後出謀劃策,主謀的都是吳用,所以說吳用是背後的老大一點也不為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