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漁獵民族比農耕和遊牧更適合當兵?“女真滿萬不可敵”背後有何深層邏輯

東北漁獵民族比農耕和遊牧更適合當兵?“女真滿萬不可敵”背後有何深層邏輯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曲墨封

字數:2106,閱讀時間:約7分鐘

李如梅評價努爾哈赤麾下的建州兵時,表示:“此賊精兵七千,而帶甲首三千。若賊七千,足可擋倭奴十萬。西北雖有韃靼,皆不如此賊!”這只是努爾哈赤尚未統一女真的情況,當女真統一之後,擁兵十萬,戰兵五萬的後金八旗,其軍事實力按照這個評價,就遠在人口已經有一千多萬的戰國日本之上了。

東北漁獵民族比農耕和遊牧更適合當兵?“女真滿萬不可敵”背後有何深層邏輯

▲努爾哈赤劇照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一個事實,女真地包括今天的吉林、黑龍江和外東北。日本面積甚至不如黑龍江省,當然要遠小於女真地。

女真地雖然只有不到百萬人口,但其整合起來的軍事資源是完全不可小覷的。在封建時代,軍事資源和經濟資源常常並不掛鉤。如緯度高、地廣人稀的地區,養馬成本要遠低於精耕細作的中原地區,而馬匹正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資源。

漁獵民族生活在高緯度地區,農業落後,廣種薄收,需要大規模依賴於漁獵行為來補充食物來源。其農業勞動時間短,就有大量的農閒時間用於軍事訓練。與此同時,漁獵民族擊熊格虎的圍獵活動也能起到軍事訓練的作用,並使得漁獵民族普遍驍勇善戰,悍不畏死。

東北漁獵民族比農耕和遊牧更適合當兵?“女真滿萬不可敵”背後有何深層邏輯

▲漁獵民族

當然,雖然具備這樣的兵源優勢,但漁獵民族在整合起來之前仍然存在組織度低下、散而自戰的弊端。因此明朝前期的女真已經有善戰之名,但也不乏被朝鮮人打得狼奔豕突的戰例,更不必說著名的“成化犁庭”等等。

由於地廣人稀,漁獵政權很難成型。相比起遊牧部落趕著馬就可以合併,漁獵的馬匹儲量相對不足,這就導致他們分佈在很多個聚居點裡面,交流難、容易分裂。

東北漁獵民族比農耕和遊牧更適合當兵?“女真滿萬不可敵”背後有何深層邏輯

▲女真騎兵

但是漁獵民族的人均馬匹佔有量雖然不及遊牧民族,比起農耕民族又要大得多。以女真為例,雖然東北地區的養馬條件不如蒙古高原,但區域廣袤,人口稀薄,其馬匹蓄藏數量相對人口而言仍然是驚人的。

當漁獵民族建立成型軍事化王朝之後,面對龐大富庶的農耕帝國,漁獵民族可以憑藉馬匹儲量的優勢對農耕帝國實施頻繁的劫掠行為,獲得的收益可以轉嫁軍事成本。相比女真,戰國日本的軍隊雖然也普遍軍紀不佳,常常實施“亂捕”行為,但是本身經濟發達程度遠不如大陸上的明王朝,能夠透過劫掠獲得的收益很有限,更不必說日本還是多山地、多山城的地形,馬匹儲量又低下;因此織田信長的戰術才能其實在努爾哈赤之上,卻也無法像努爾哈赤那樣輕易練出數萬精兵。

東北漁獵民族比農耕和遊牧更適合當兵?“女真滿萬不可敵”背後有何深層邏輯

▲電影裡的織田信長

以資源論,相比蒙古高原因為地形缺乏褶皺,難以找到裸露的鐵礦;白山黑水並不缺乏以古代的條件也可以開採的鐵石,東北密林又可以提供大量用於冶鐵的炭,且東北豐富的人參、貂皮、東珠、鹿茸、烏拉草、大木等物產也讓漁獵政權很少因為啟動資金的事情感到苦惱,因此成型的東北漁獵政權無一不是以燒錢的重步兵、重騎兵著稱——前金重騎兵(大名鼎鼎的鐵浮屠)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的重騎,而後金重騎雖然不如關寧鐵騎,但是也遠勝蒙古重騎。

在後金崛起前夕,晚明商品經濟的繁榮使得對於東北地區人參、鹿茸、貂皮、東珠等貴重品的需求量大增,鉅額財富從關內流入東北,女真民眾的人均生活水平大為改善,不至於像離散化時代一樣常常因為食物不足而忍飢挨餓。這種情況下,漁獵民族的蛋白質攝取比例高的膳食體系就對身高增長更有優勢,女真能夠獲得更多高大挺拔、體魄強健的兵源。

東北漁獵民族比農耕和遊牧更適合當兵?“女真滿萬不可敵”背後有何深層邏輯

相比之下,眾所周知,遊牧民族如蒙古憑藉的更多是機動性,蒙古高原的生活條件遠惡劣於東北平原,物產有限,遊牧民經常需要捱餓,其人均體格很難對關內的農耕民形成優勢。

努爾哈赤建立八旗軍事組織之後,女真民族的貧富分化快速加劇,大量底層女真民眾破產淪為農奴。滿洲八旗在籍人丁數量迅速由薩爾滸之戰時的十萬,下降到皇太極時代的五萬左右。但這也意味著後金八旗兵丁從一戶供養一兵,轉換為事實上的數戶供養一兵的模式,出身中產階級的戰士能夠完全脫產,不再有家庭生產活動上的顧忌,有充足的財力進行武裝和訓練,這點與唐初的府兵制有異曲同工之妙。

東北漁獵民族比農耕和遊牧更適合當兵?“女真滿萬不可敵”背後有何深層邏輯

▲滿洲八旗鎧甲

不過,我們也需要注意到,這種高強度低成本的軍事組織,能夠維持的基礎仍然是透過戰爭獲取大量戰利品。這才能抵消龐大的軍事開支、高強度訓練的勞苦,以及戰士對於死亡的恐懼。從根本上說,這種體制的續航性其實並不好,以明末清初為例,如果李自成能夠成功將滿清擋在山海關外並在後續有效阻止滿洲繼續入關劫掠,清軍必然因為缺乏戰利品滿足需求而崩潰;在真實的歷史上,滿清八旗入關後跑馬圈地,擁有了“鐵桿莊稼”,但由於安逸的環境、以龐大帝國統治民族自居帶來的人上人自滿心態,加上不再有劫掠戰爭進行激勵,滿洲八旗的戰鬥力迅速衰退,在康熙前期的三藩之亂時就已經高度需要依仗漢軍綠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