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這一概念雖始於二戰時期,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

嚴格來說,“特種兵”這一概念始於二戰時期。不過,在我國古代戰爭中,早已經出現了與之類似的精英兵種。

“特種兵”這一概念雖始於二戰時期,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

戰國時期——鐵鷹銳士

“銳士”是戰國時期秦國軍隊選拔出來的精銳。

秦孝公在位期間,商鞅得到了重用,出臺了全新的軍功制度,每個秦國士兵都可透過軍功換取相應的地位和田產,一時間秦國軍力為之大盛,士兵的戰鬥力呈直線上升。

我們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戰鬥力是魏國的魏武卒。那麼,與魏武卒相比,秦國銳士的作戰能力如何呢?那就是十個魏武卒才能打過一個秦國銳士,雖然這個說法比較誇張,但這卻足以說明秦國銳士是當時戰鬥力最強的單兵作戰單位。

在《荀子》中,這位大思想家給予銳士極高的評價:“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不過,相比於齊國的“技擊”和魏國的“武卒”,銳士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商鞅變法後,秦國在河西之戰中首次出動了銳士,銳士在這場戰役中一戰成名,成為令其他諸侯國聞風喪膽的存在。

為什麼秦國的銳士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呢?

根據《商君書》的記載,秦國的基本作戰單位為“伍”,顧名思義就是五個人組成的作戰單位,有點像是現代軍隊編制中的“班”。以這個作戰單位為例,在防守時一個“伍”計程車兵相互協調,進攻時則以人數優勢打擊敵方的單兵作戰單位。由於“伍”中的兵卒聯絡非常緊密,所以很難被擊破。

有了這種建制,普通的秦卒就已有超越同期其他國家士兵的作戰能力,而銳士是秦國中最拔尖計程車兵。司馬錯擔任上將軍後,建立了這支“鐵鷹銳士”。每個銳士,都具備這樣的潛質:既要有高超的技擊能力,又要擅長馬戰。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銳士,需要經過一套嚴格的選拔流程。

首先是體格選拔,魏國吳起在選拔魏武卒時,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那就是每一個魏武卒都能在揹著一支長矛、一把硬弓、二十支箭以及三天的水米的情況下,完成三天一百里的急行軍,在急行軍後還能立即投入戰鬥。

在這一基礎上,司馬錯又提高了要求,命令銳士們身穿重甲,帶著一把匕首與盾牌,完成上述目標。體格合格後,還要進行步戰、騎戰等較量,從這些戰鬥中脫穎而出的,才能成為一名光榮的銳士。

相傳,在十萬名秦卒中,僅有三千名秦卒能滿足要求,成為銳士。實際上,銳士的人數遠比傳說中的少,在二十萬名秦軍中,最後成為“鐵鷹銳士”的,僅有一千六百人。

“特種兵”這一概念雖始於二戰時期,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

東漢時期——陷陣營

這支特種兵活躍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戰場上,他們效忠於三國時期舉世無雙的名將呂布。據史料記載,這支軍隊“將眾整齊,每戰必克”,統領這支隊伍的就是呂布麾下的名將高順。雖然這支陷陣營對外宣稱有千人,但實際上這支陷陣營僅有七百人。

不過,雖然人數不過千,但這絲毫不影響這支軍隊的戰鬥力。由於這支隊伍“每所攻擊無不克者”,所以才會被稱作“陷陣營”。《三國演義》的故事充斥著個人英雄主義,所以很多朋友都認為呂布之所以能征善戰,完全得益於他本人的勇武,實則不然。

呂布之所以能夠所向披靡,很大程度上是仰仗了這支軍隊的威力。令人遺憾的是,呂布帶兵打仗的本事稀鬆平常,“然不能用”。

最終,這支軍隊與他的主人一樣,隱沒於史料中。

“特種兵”這一概念雖始於二戰時期,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

隋朝時期——燕雲十八騎

瞭解這支“特種兵”的朋友不在少數,大家多半是受了《隋唐英雄傳》的影響。在各類影視作品中,這支騎兵單位被傳得神乎其技。

據說,羅成的父親羅藝早年創立了這支作戰單位,這支騎兵隊的總人數僅有十八人。這十八名精兵,個個腰懸彎刀,頭戴面罩,臉蒙黑布,武裝到了牙齒上,只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面。燕雲十八騎穿著打扮在當時看來非常另類,每個人都披著黑色的披風,腳上穿著胡人的大馬靴,馬靴中還有短匕以備不時之需。每個燕雲十八騎,都揹著一張鐵胎弓,以及十八支箭矢。

燕雲十八騎之所以穿著胡人的裝束,是因為他們的主要活動範圍在大漠附近,這種穿著能夠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惡劣的環境。據說,當年遼部察哈合臺帶著一萬名遼兵,想要突破雁門關,進入中原燒殺淫掠。聽說這一訊息的羅藝,立即派出燕雲十八騎,對敵軍進行繞後偷襲。在這場奇襲中,這十八個人用短短一夜的時間,殺掉了三千名遼兵。

察哈合臺被偷襲後,帶著剩下的軍隊倉皇逃入大漠。然而,這十八名勇士不依不饒,一直跟在遼軍身後追擊,一直打到察哈合臺的老家。隨後,燕雲十八騎在察哈合臺的家鄉與敵兵決戰,一舉誅殺兩萬名敵兵,屠滅了察哈合臺全族,高歌凱旋。從這以後,遼人再也不敢南下入侵漢地,遠走戈壁,不再對中原抱有非分之想。

靠山王楊林,曾給予這支“特種兵”這樣的評價:“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更傳奇的是,平時是根本看不到這十八名勇士的蹤跡,他們的行蹤成謎,神出鬼沒,而且每個人的身份都是未知的,除了他們的直屬上司羅氏父子外,根本沒人知道這些特種兵的底細。

不過,在羅藝過世後,這支特種兵也被其子羅成解散,憑空消失。

當然,小說家們的構想是有失嚴謹的,十八人擊敗一萬大軍本來就是天方夜譚。或許,燕雲十八騎真的存在,但關於他們的傳奇故事,多半“演義”的成分居多,不足為信。

“特種兵”這一概念雖始於二戰時期,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

唐朝時期——玄甲軍

“玄甲軍”這個名字讓人聽來覺得雲裡霧裡,若將這三個字拆開來看,就比較容易理解了。“玄”在古漢語中有黑色的意思,“甲”顧名思義就是盔甲。所謂“玄甲軍”,說白了就是一支身穿黑色盔甲的騎兵。

這是唐朝李氏用以開國打江山的鐵軍,“玄甲軍”中的騎兵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資治通鑑》中這樣描述過這支特種兵:“玄甲軍”皆為秦王李世民親自挑選,人數在一千人左右,每個人都穿著黑色的盔甲。“玄甲軍”總共分為左右兩隊,他們分別由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統領。每次打仗,李世民都會親自穿著黑色的玄甲,充當這支騎兵的先鋒。讓這支“玄甲軍”一舉成名的,則是武德年間的“虎牢關之戰”。

在這場戰役中,李世民率領幾千名唐軍,與十幾萬名夏軍交手。給歷史上留下一則以少勝多的傳說,此戰過程中,一千名玄甲軍擊破了王世充,殺敵六千人。

“特種兵”這一概念雖始於二戰時期,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

宋朝時期——背嵬軍

我們都知道,宋朝時期最強的作戰單位應該是岳家軍,而我們要說的“背嵬軍”正是岳家軍中的精銳。這支騎兵部隊,受岳飛長子岳雲的調遣,是岳家騎兵中最強的存在。這支特種兵,為什麼要叫“背嵬軍”呢?關於這一點,岳飛的孫子在《淮西辯》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

在岳家軍鼎盛時期,總兵力超過十萬人,而“背嵬軍”是“岳家十二軍”中最強的部隊。在“背嵬軍”中,除了八千名騎兵之外,還有幾千名步兵。在紹興十年及後續的一系列戰鬥中,背嵬軍打出了屬於自己的榮耀。尤其是在郾城一戰中,“背嵬軍”先是以步兵擊潰了敵軍的“柺子馬”,隨後又以騎兵突破了金人的防線。

僅此一役,“背嵬軍”就擊敗了一萬五千名金兵精銳。敵軍主帥金兀朮感慨道:“自海上起兵以來,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今天竟在此落敗。”為了一雪前恥,金兀朮又帶三萬名騎兵捲土重來,背嵬軍再次不負眾望,擊破敵軍。此戰之慘烈,前所未聞,直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

最讓背嵬軍驕傲的,莫過於朱仙鎮之戰了。在這場戰役中,僅五百名背嵬勇士,擊破了十萬名洶洶來襲的金兵。由此,宋人袁甫在《蒙齋集》中如此評價背嵬軍道:“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幾列侯,先輩有聞多散佚,後生誰識發潛幽。”

“特種兵”這一概念雖始於二戰時期,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

實際上,在我國古代,還有不少與現代特種兵類似的精銳部隊。要知道,在古代戰場上,每個將軍和主帥身邊幾乎都有一群身經百戰的死士,這些人均為將領的親兵,他們的作戰能力極強,是全軍中的佼佼者。此外,在古代戰場上,亦不乏需執行特種任務的斥候和偵察兵,他們也與現代軍隊中的特種兵地位相當,是名副其實的“兵王”。

參考資料:

【《荀子》、《隋唐英雄傳》、《資治通鑑》、《三國演義》、《蒙齋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