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折騰!

曾國藩,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折騰!

古人說:“樹挪死,人挪活”。

和樹木相比,人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折騰。

樹木一折騰就死了,人折騰,卻可以活得更好。

翻開曾國藩的一生,幾乎就是一部折騰史。

曾國藩,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折騰!

1

曾國藩出生在湖南省湘鄉縣一個閉塞的小山村裡,祖上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那時候,他們想要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或者說唯一可行的折騰方式,就是讀書做官。

到了祖父曾玉屏這一代,家裡有了點錢,可以供一個孩子讀書了。

這個孩子就是曾麟書。奈何,曾麟書的資質實在太差,連考十七次也沒有考中秀才。

曾玉屏很無奈,於是就把自己的希望投注在自己孫子身上。

這個孫子就是曾國藩,曾國藩從小就揹負著一個家族的希望,讀書做官,改變家族的命運。

也就是說,曾國藩一出生就註定不能循規蹈矩,和祖輩一樣以耕種為業,靠天吃飯。

曾麟書是曾國藩的父親,也是他的啟蒙老師。

可能是曾麟書的教育方法不對,也可能是曾國藩實在太笨。

總之,曾國藩連考七次,每次都是名落孫山。

曾國藩甚至曾被學政大人當眾懸牌羞辱。

曾國藩埋頭苦讀,有的時候,一天連門都不出。

折騰到二十三歲的時候,曾國藩終於考上了秀才,像是突然開了竅,一路高歌猛進,三十歲的時候考中進士。

曾家也因此成了方圓幾十裡的第一大戶,三代人的折騰沒有白費,老曾家終於開始興旺起來。

曾國藩,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折騰!

2

成為進士之後,曾國藩入京當官,十年的京官生涯中,曾國藩一共升遷七次,一口氣從一個不入流的小官做到了副部級。

按道理來講,曾國藩應該是高興的,畢竟他的升遷速度遠超同僚。在讀書人都以升官發財為目標的年代裡,曾國藩這就算走上人生巔峰了。

但是曾國藩並不高興,相反,他很苦惱。

他在寫給家人的詩裡說“徑求名酒一千斛,轟醉王城久不知”。

因為他發現,自己雖然身居高位,但是面對大清王朝江河日下的局勢絲毫無補,自己有心無力,什麼也做不了。

心情抑鬱,借酒消愁,身體健康也大不如前。

道光皇帝去世之後,咸豐登基。咸豐皇帝想要改革圖新,曾國藩以為時機已到,上書建言。

誰知道,他對皇帝的建言被當成是不懷好意的指責,對京城官場的“不黑不白不痛不癢”的抨擊招來了京官的集體嘲笑。

曾國藩不為所動,依然我行我素。

當時的官場流行官官相護,縱然犯了罪,也會被同僚網開一面,大罪變小,小罪變了。

但是曾國藩不吃這一套,在他的堅持下,妄加誅戮的琦善被革職流放,尸位素餐的賽尚阿也被革職。

這樣的折騰,讓時人為之側目,雖然被同僚孤立,但卻也讓咸豐皇帝看到了他的正直敢為。

曾國藩,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折騰!

3

咸豐二年,太平天國坐大,揮師北上,威脅京都。

咸豐任命了十省四十三位官員辦地方團練,曾國藩也在其中,咸豐讓他在湖南老家辦團練。

這四十三人裡絕大部分人都選擇明哲保身,太平天國勢大,很多人做做樣子就跑路了,只有曾國藩自己認認真真地折騰自己的武裝力量,來對抗太平軍。

曾國藩不要錢,也不要名,安定地方治安,招募鄉勇,努力訓練。

在和當地的綠營發生衝突之後,曾國藩被兵痞衝進衙門鬧事,被迫出走衡陽。

在沒人沒錢還不懂軍事的情況下,曾國藩篳路藍縷,終於建立起後來賴以成名的湘軍。

咸豐四年,曾國藩帶領一萬湘軍,死磕三萬太平軍,十戰十捷,京師震動,皇帝也終於對曾國藩刮目相看。

也正是憑藉這支湘軍,曾國藩打敗了太平天國,讓整個國家沒有陷入四分五裂的窘境。

曾國藩,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折騰!

4

看到西方列強對中國予取予求,曾國藩覺得興辦洋務,求新求變,才是大清王朝出路。

曾國藩是傳統的中國文人,對西方的科學技術一竅不通,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堅定的洋務派,開工辦廠。

曾國藩當時費盡心思,召集全國當時最著名的科學技術專家,又找來百名工人建立起中國第一家近代軍事工業企業——安慶內軍械所。

軍械所用不到一年的時間製造出了中國第一臺蒸汽機,曾國藩看罷之後,非常滿意,感嘆道“竅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國人亦能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安慶內軍械所是中國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個近代軍事工業企業,也是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發起,同時標誌著近代工業的起步。

曾國藩見到西方科技發達,力主向西方學習,甚至給兒子曾紀澤請了外教,教授兒子學習英語。而曾紀澤也不負父望,憑藉嫻熟的英語,在伊犁事務中大放異彩,成為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外交家。

曾國藩,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折騰!

5

曾國藩一共活了六十一歲,但是他的一生卻比太多人都精彩。

他一生都在折騰。

不做農民,一定要考進士;不肯同流合汙,一定要耿直諫言;不肯敷衍了事,從無到有創立湘軍;不肯故步自封,費盡心思創立安慶內軍械所。

晚年的曾國藩身體每況愈下,疾病纏身,但是他卻一直都保持著健旺的精神,依然保持著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古人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個人只有不停下折騰,生命才不會變成一潭死水。

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努力折騰,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只有這樣,生命之花才不會凋萎。這樣的一生,才算沒有白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