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的計劃裡,擊敗了蘇聯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又是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德國用閃電戰征服了大半個歐洲,讓世界為之側目,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擁有大量人口的蘇聯都被打得節節敗退。

當時的德軍名義上是有盟友的,比如義大利和日本,但是實際上這兩隊友非但沒幫助德國什麼,反而都嚴重拖了後腿,因此德國最後敗了。

我們從現在來看,希特勒想要稱霸世界實在過於痴心妄想,但其實如果德軍能迅速拿下蘇聯,還真的有這個可能。

在希特勒的計劃裡,擊敗了蘇聯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又是誰?

之所以沒能迅速攻下蘇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德國的孤軍奮戰。

義大利在二戰時期紙面上是世界第六強國,看到德國將西歐攪得天翻地覆之後,墨索里尼心中的

“古羅馬帝國”

美夢也蠢蠢欲動,因此悍然出兵攻打希臘,結果進攻嚴重受挫。

德國人無奈只好出兵巴爾幹半島拯救了義大利軍隊,但這樣一來就導致“巴巴羅薩計劃”往後推遲了將近一個月。而德軍進攻蘇聯之後,義大利在北非戰場又被胖揍了,這次還是德軍救場。

如果不是這一個月的時間和後來抽調的兵力,德國的勝機要高上很多。德國曾無奈地說過:

假如義大利是敵人,用20個師就能滅了他;但他是盟友,我們還需要用50個師來保護他。

在希特勒的計劃裡,擊敗了蘇聯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又是誰?

另外一個盟友日本的作用也類似,德國苦戰莫斯科時曾希望日本一起夾擊蘇聯,只要有了日本的加入,那蘇聯估計是凶多吉少。然而日本人因為諾門罕一戰後,就不敢北上了,錯失了機會。

然後又因為不敢北上,選擇南下,招惹了美國,導致美國對軸心國宣戰,無數的美國大兵登上歐洲去打德國。

這兩個盟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豬隊友”,相比較起來,德國的戰略目標就明確多了。

出海口被英國封鎖之後立馬就轉到東線,想著迅速攻佔蘇聯,這樣就能奪得高加索地區的豐富資源、烏克蘭一帶的天然糧倉,為下一步做準備。

在希特勒的計劃裡,擊敗了蘇聯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又是誰?

德國的下一步必然是再戰英國的,為了出海口,也是為了徹底打垮反抗德國的歐洲力量,如果德國拿下了蘇聯,那他的實力完全就不可同日而語,軍事力量的提升不說,還是GC主義的終結者,這時在歐洲人的心中就不再是侵略者。

如此一來英國必然無法抵擋,英國就是看明白了這點,所以即便跟蘇聯有意識形態上的衝突,但依然選擇攜手成了短暫的“朋友”,在蘇聯的衛國戰爭中,英國組織船隊援助了大量物資、武器。

美國跟英國也算唇亡齒寒的關係,要是英國被拿下了,那美國必然會成為德國接來下的目標,只是美國人比較精明,援助蘇聯的同時也賣點資源給軸心國,兩邊吃好。後來被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才決定出兵。

在希特勒的計劃裡,擊敗了蘇聯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又是誰?

其實在1937年11月希特勒就曾在秘密會議上完整地講述了德國未來的計劃,因為是由

希特勒的軍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

整理記錄的,所以也叫做

《霍斯巴赫備忘錄》

希特勒在1937年就已構想了三部曲:

把德意志人從其他民族的統治中“解救出來”、建立起大德意志、走向海洋,稱霸全球

第一步希特勒的確做到了,奧利地、捷克斯洛伐克及西歐地區都被他佔領,這些地區的德意志民族地位也因此得到升高。

第二步只完成了一半,這個大德意志需要的是整個歐洲大陸,法國很快就降了,不過打蘇聯時受挫,雖然差一點點就成功,但最終失敗了。第二步沒完成就別說第三步了。

在希特勒的計劃裡,擊敗了蘇聯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又是誰?

德國當年的實力的確很強,但是一國挑英美蘇三大國再拖兩個醬油,那他還沒強到這種程度,所以最終德國失敗了,構建這個美夢的希特勒也飲下了一顆子彈,結束了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