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犧牲後暴曬街頭,3位好閨蜜冒險偷出遺體,安葬在西湖

在風景旖旎的杭州西湖西泠橋畔,有一座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漢白玉雕像。這裡正是秋瑾的墓地所在。

我們知道,秋瑾孃家是浙江紹興,婆家是湖南雙峰。為什麼她的墓地會在杭州西湖呢?

秋瑾犧牲後暴曬街頭,3位好閨蜜冒險偷出遺體,安葬在西湖

這背後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還牽涉到秋瑾的3位好閨蜜。

秋瑾一生中有3位閨蜜,分別叫吳芝瑛、徐自華、徐蘊華。

最先與秋瑾相識的閨蜜是吳芝瑛。

吳芝瑛,字紫英,生於1867年,比秋瑾大8歲。吳芝瑛是安徽桐城人,19歲嫁給了江蘇無錫才子廉泉。1896年,廉泉得到禮部尚書懷塔布的賞識,授任戶部主事,第二年授任戶部郎中。

1898年,吳芝瑛隨著丈夫來到京城。自幼擅長詩歌、文章、書法的她,很快名動京城。1902年,吳芝瑛曾經被慈禧太后招進宮廷,討論詩文、書法之餘,還就剛剛簽訂的《辛丑條約》交換了意見。吳芝瑛建議在國民中開展“國民捐”,來籌措鉅額賠款,“產多則多,產少則少,無產則不捐”。達官貴人對吳芝瑛的建議深感不滿,對她百般詆譭。對此,吳芝瑛深感失望,思想上逐漸傾向於革命。

秋瑾犧牲後暴曬街頭,3位好閨蜜冒險偷出遺體,安葬在西湖

吳芝瑛與秋瑾籍貫不同,地處天南地北,照說八竿子打不到一塊來。是她們的丈夫,讓他們相遇了。原來,秋瑾的丈夫王廷鈞家裡有錢,花錢捐了一份官職,充任戶部主事,與吳芝瑛丈夫廉泉共事。湊巧的是,他們兩家在京城租住的房子,又挨在一起,成了鄰居。吳芝瑛與秋瑾接觸過幾次後,互相發現對方不但才華橫溢,還都具有家國情懷,是性情中人,不由深交起來,後來更是義結金蘭,情同姐妹。

一次,吳芝瑛與秋瑾在萬柳堂聚會時,吳芝瑛送給秋瑾一幅對聯:“今日何年,共諸君幾許頭顱,來此一堂痛飲;萬方多難,與四海同胞手足,競雄世紀新元。”這幅對聯,激勵了秋瑾東渡日本留學,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秋瑾犧牲後暴曬街頭,3位好閨蜜冒險偷出遺體,安葬在西湖

徐自華和徐蘊華是親姐妹,浙江桐鄉人。徐自華是姐姐,比秋瑾大2歲;徐蘊華是妹妹,比秋瑾小9歲。她們出身官宦之家,從小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詩善文。

她們是怎麼與秋瑾相識的呢?

1906年,秋瑾從日本回國後,不願意回到湖南婆家,而是回到了浙江紹興老家。當年,秋瑾在留日同學褚輔成的推薦下,來到湖州南潯,在潯溪女學擔任教師。那時候,潯溪女學的校長正是徐自華。徐自華與秋瑾相見恨晚,成為好朋友,結拜為異姓姐妹。在徐自華的介紹下,秋瑾又認識了在潯溪女學讀書的徐蘊華。

此前,秋瑾已經加入同盟會。在秋瑾的推薦下,徐自華和徐蘊華雙雙加入了同盟會。她們3人經常外出遊玩,賦詩唱和。一次,她們來到著名的西湖參觀時,秋瑾在岳飛墓前徘徊良久,不肯離去。她指著眼前的秀美風光說:“我死後如果能夠埋葬在此地,那真是我的福分。”

秋瑾犧牲後暴曬街頭,3位好閨蜜冒險偷出遺體,安葬在西湖

那一年,秋瑾才31歲。

秋瑾的人生志願,當然不僅僅是在一所女校教一輩子書。很快,她開始創辦“以開通風氣,提倡女學,聯感情,結團體,併為他日創設中國婦人協會之基礎為宗旨”的《中國女報》。這需要一大筆資金。秋瑾回到湖南婆家要了一筆錢,但還不夠。

徐自華聽說後,一次性拿出1000多銀元交給秋瑾。徐蘊華還沒結婚,沒有家產,拿出隨身佩戴的金銀首飾變賣後資助秋瑾。

1907年,秋瑾主持紹興大通師範學堂期間,秘密聯絡各地會黨,準備在浙江金華等地發動起義,需要大量軍餉。秋瑾再次找到閨蜜徐自華,徐自華二話不說,拿出全部家當湊了大約30兩黃金,交給秋瑾。秋瑾感動不已,拿出身上一雙翠釧,送給徐自華說:“這件事不知道成敗如何,暫時作為紀念。”

秋瑾犧牲後暴曬街頭,3位好閨蜜冒險偷出遺體,安葬在西湖

姐妹兩人抱頭痛哭,依依惜別。

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策劃、組織刺殺安徽巡撫恩銘,並率領學生軍發動起義,不幸失敗。秋瑾遭到株連被捕。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英勇就義,年僅32歲。

秋瑾犧牲後,遺體被暴曬在街頭,長達數日之久,無人敢前往認領,害怕被官府視作同黨。吳芝瑛獲悉後,悲痛欲絕。她不但寫下紀念秋瑾的文章,還親自來到浙江,找到徐自華、徐蘊華,冒死“偷”走秋瑾的遺體,並在杭州西湖西泠橋畔買了一塊地,將秋瑾進行安葬。

秋瑾犧牲後暴曬街頭,3位好閨蜜冒險偷出遺體,安葬在西湖

俗話說:“巾幗不讓鬚眉。”秋瑾、吳芝瑛、徐自華、徐蘊華以自己過人的膽識,為這句話作出了最好的註腳。她們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好閨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