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在《水滸傳》中,宋江率領一百單八好漢,先後出征遼國、田虎、王慶,不僅無一傷亡,還得到了幾個幫手;但是在出戰方臘的時候,竟然一下就折損了一多半,達到了五十九人之巨,但是終究還是平定了方臘。

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但是正史中的宋江,和《水滸傳》中截然不同。話說在北宋末期,土地兼併十分劇烈,封建剝削也異常殘酷。所以,雖然當時工商業比較發達,人民生活出路較廣,社會矛盾仍然相當尖銳,農民起義次數很多。

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仁宗時代在西夏用兵之後,幾十人到數百人的小規模農民起義更是多得不勝列舉。宋江正是在這樣一種情勢下舉起義旗的,起初宋江團隊僅是一支三十六人的小團隊,在京東東路所管轄的黃河以北地區起義,專打社會上的不平,殺富濟貧,反抗北宋王朝的殘酷統治,引起統治者的恐慌。

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起義發生不久,宋徽宗趙佶便詔令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提刑督捕之。但由於宋朝軍隊久不征戰,缺乏訓練,戰鬥力極差;又由於宋江“其才過人”,屬下的36個人都是強悍猛勇之士,個個英雄,所以,這次征剿不僅沒有消滅宋江起義軍,反而使其威名遠揚。

而且正史中的宋江團隊,並沒有所謂的“替天行道”,而是“橫行齊魏”,馬不停蹄,千里轉戰于山東、河北一帶。宋江率眾攻打河朔、京東東路,轉戰於青、齊至濮州間,攻陷十餘郡城池,懲治貪官,殺富濟貧,聲勢日盛。

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在數萬官軍的圍追堵截中,起義軍攻城陷地,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雖然人數不多,但卻似一把鋼刀,令統治者聞風色變,“官軍莫敢攖其鋒”,成為一支很有影響的農民起義隊伍。

宋江作戰也很勇敢,身先士卒,帶頭衝殺,打出了威風,令一些朝廷官吏也不得不承認其有勇有謀。就在同一月裡,浙江農民起義首領方臘,也率義軍連破處州、秀州,其攻勢凌厲,使北宋王朝十分驚恐。

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為了瓦解、鎮壓這兩股反軍,朝廷也的確想過招安宋江團隊;後來在海州濱海,宋江集團遭到致命打擊,船隻被燒燬,後路被截斷,宋江在重兵包圍之下,痛感大勢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

再來看看方臘集團,方臘因不堪花石綱之擾,於1120年秋,利用摩尼教的“二宗”、“三際”之說,組織群眾,在睦州幫源發動起義。自號“聖公”,年號“永樂”,設定官吏將帥,建立政權。

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周邊各地紛起響應,人數擴大到幾十萬,連續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縣(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及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的廣大地區),東南震動。起義軍計劃劃江而守,漸圖進取,十年內推翻宋王朝。

方臘有較強的組織才能,自身又出身貧苦,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他還參與傳教,吸收了大批教徒,這些人後來成為起義軍的骨幹力量。摩尼教主張“是法平等,無分高下”,信教者都是一家,同時還主張吃素斷葷,節省錢財,教友中實行互助。

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在起義軍內部,政治上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經濟上凡錢財物用一概公共享受使用,沒有你我之分。所以方臘軍的戰鬥力遠超宋江軍,對北宋朝廷的威脅遠大於宋江。

但是經過開始的極速擴張後,待北宋朝廷派大軍來圍剿後,開始陷入頹勢。1121年,方臘派大將方七佛率眾六萬進攻秀州,秀州統軍王子武乘城固守,宋徽宗命童貫為宣撫使率軍十五萬鎮壓,大敗起叛軍。

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1121年,宋軍包圍杭州,宋徽宗下詔“招撫方臘”,被方臘拒絕。方臘親自指揮抵抗,由於城中缺糧,起義軍被迫撤出杭州。1121年,方臘率起叛軍再次進攻杭州,在城外被王稟打敗。杭州失守,形勢急轉直下,叛軍從節節勝利變成節節敗退。

歙州、睦州、衢州先後失守,方臘從富陽、新城、桐廬一路退到青溪縣,最後退守幫源洞。此時起叛軍尚有二十萬人,但戰鬥力大大下降,“與官兵力戰而敗。”最終方臘率餘部退守睦州青溪幫源洞和梓桐洞,後被叛徒告密,受傷被俘,同年秋被殺。

正史中的方臘起義,遠不是宋江所能比擬的,攻下北宋六州五十二縣

可以說宋江軍起義,不過是地方流寇作亂,隨心所欲,而且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更別說政體之類的了;但是方臘軍不一樣,不僅有政體、有組織,而且還有目標,加上宗教的協助,遠不是宋江軍能比的,但終究還是被北宋朝廷剿滅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