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煙花更好看的,傳承500多年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

比煙花更好看的,傳承500多年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

暖泉位於河北蔚縣西部,始建於元代,發展興盛於明清,是河北的歷史文化名鎮。暖泉除了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建築外,最負盛名的,就是當地傳統的社火民俗文化:打樹花。

打樹花的傳統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最初是新年社火的一種表演形式。它的操作方式就是把鐵燒至1500攝氏度的高溫,使之融為鐵水,用特製的木勺將鐵水用力潑打到城牆上,迸發出光彩奪目的朵朵鐵花,表演者不停的舀出鐵水潑打,鐵花綿綿不絕,象徵新的一年好運連連。其表演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表演者熟練的手段和過人的膽量。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打樹花。

比煙花更好看的,傳承500多年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

蔚縣暖泉的打樹花習俗的形成有其特殊歷史原因

為什麼暖泉會有打樹花這一民俗傳統呢?還要從暖泉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說起。明朝時,蔚縣暖泉歸屬於大同府,大同府和宣化府屬於邊防重鎮,我們看明朝歷史,裡面經常提到的宣大就是指這兩個地方。元朝滅亡後,蒙古勢力退出中原,重回漠北。雖然其內訌不斷,屢遭重創,但是軍事實力仍然不容小覷。蒙古瓦剌部還曾經在土木堡擊敗明軍,俘獲明英宗朱祁鎮,造成歷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變”。

雖然蒙古在對明朝的戰爭中取得過一些勝利,但是就整體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來講,無法全面進攻明朝。而明朝也由於種種原因也無法攻勝蒙古,於是,蒙古勢力和明朝在宣大一帶形成對峙。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雙方的邊境貿易隨之開展起來。蔚縣暖泉因為地處明朝蒙古交界地帶,商業往來頻繁,城鎮也逐漸興盛發達起來。

在明朝對蒙古的貿易中,鐵器是重要的種類。雖然明朝限制向蒙古出售鐵器,但是巨大的經濟利益使得政令如同虛設,鐵器的交易從未斷絕,甚至後來的後金也透過這一地帶採購鐵器。暖泉在當時最多的就是鐵匠作坊,蔚縣又是煤炭產地,這就為打樹花提供了基本的原材料。

封建社會的手藝人地位低下,收入不高。在商賈雲集的暖泉古鎮,到了過新年時,富家大戶們都裝扮一新,除夕之夜燃放大量的煙花爆竹除舊歲迎新年。富人有富人的樂,窮人有窮人的招。新年是大日子,窮人們也要趁著節日喜慶喜慶,一年的辛勤勞作,收穫無多,有聰明的鐵匠就將廢鐵熔為鐵水,潑到城牆上,自制“煙花”,誰知道效果出奇的好,無論是富家子弟還是平民百姓都喜歡觀看,慢慢的,打樹花就成為了深受大眾喜愛的社火形式,流傳至今。

比煙花更好看的,傳承500多年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

打樹花操作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表演者極大的智慧

打樹花看上去太簡單了:把鐵融化成鐵水,拿勺子舀起,回首潑,打到城牆上濺散開來,完活。越是看似簡單的事物,越是包含著大智慧。

打樹花所需的物件,無一不是精心準備的。舀鐵水的木勺是用柳樹根製成。這柄木勺需要在水中浸泡幾天,之後再用慢火將勺子的表面細細烤乾,這樣勺子才能耐得住鐵水的高溫,勺子把也不至於燙傷人手。燒製鐵水也需要特殊的技巧,鐵水中儘量不能有雜質,鐵融化成水後倒進已經熱好的鐵鍋中,方便打樹花的人使用。

打樹花很是危險,沒有經過教授訓練是萬萬不可嘗試的。打樹花之人,頭戴斗笠,身上反穿羊皮襖,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潑打的技巧把高溫鐵水迅速潑到冰冷的城牆上,一勺接一勺不停頓。鐵水迸發成朵朵金花,綻放出奪目的色彩。打樹花的傳承人們很容易被燙傷,整個打樹花的過程,考驗的是團隊的協調性,操作者的臂力、勇氣以及祖祖輩輩總結下來的經驗技巧。在他們給我們帶來歎為觀止的奇景的同時,我們也對他們表示深深的敬佩。

打樹花不僅僅是經驗的積累,更是中華民族樂觀、勇氣和智慧的傳承。

比煙花更好看的,傳承500多年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

打樹花傳承的現狀

最初的打樹花是在正月裡進行的一項戶外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旅遊業的發達,交通的便利,只在正月裡才能看到的打樹花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現如今也走進了室內劇場,成了人們時時可以看到表演節目。

和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情況一樣,打樹花也面臨著傳承艱難的問題。據說暖泉古鎮裡會打樹花的師傅只有幾個人,年輕人更是鳳毛麟角。現在的年青一代更願意走進城市,從事賺錢多,危險性小的工作,而且打樹花表演的本身也對傳承人有著一定的要求,這就造成了打樹花傳承人不多的局面。

鑑於此種局面,政府方面大力扶持打樹花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隨著旅遊業的越來越紅火,打樹花表演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商業化運作的表演形式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學習繼承這一傳統民俗活動。我們也希望打樹花能一代代的傳承下去,讓我們的日子永遠紅紅火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