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人偏愛垂釣?細說古代的“釣魚文化”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釣魚”文化,遍佈古代詩詞、故事傳說之中。“姜太公”的釣魚神技,即使直鉤下水,仍有無數魚自願上鉤,其眼光之長遠讓人自嘆不如。而“釣魚”文化也不只吸引這種深謀遠慮的成年人,胡令能的一首《小兒垂釣》,可見“蓬頭稚子”也沉迷其中。如此風靡的“垂釣”,難道只是為了釣到的魚嗎?其實並不是,今天就讓筆者為大家細說中國古代“釣魚”的背後蘊含著什麼。

為何古代人偏愛垂釣?細說古代的“釣魚文化”

一、捕魚的起源

在智人時期,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人類會選擇在附近挖野菜、捕獵物作為食物。而靠近海邊、河岸的部落,就多了一條選擇,他們可以依靠簡單的器具去岸邊抓魚,也算是“捕魚”的起源了。

之後,堯舜禹時期,人類有了分工,部落會安排專人負責捕魚。由於魚作為那段時期重要食物來源,加上魚骨成為了最初的裝飾品,人類走出了“審美”的第一步,等價交換中“魚”的價值也有了提高,因此捕魚人的地位也隨著水漲船高。直到種植業興起並發展壯大後,才逐漸結束了這種情況。

為何古代人偏愛垂釣?細說古代的“釣魚文化”

二、釣魚的發展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學習掌握了織網技術,開始使用“漁網”來捕獲魚蝦,其效率遠不是使用簡易魚叉可比。而後來,又出現了用餌料引誘魚蝦的“釣魚”方式。但相比“漁網”,“釣魚”的效率可以說是非常的低,甚至還不如魚叉,這樣子費時費力的方式又為何會流行起來呢?其實,釣魚一開始只是無金錢之憂的貴族的飯後消遣方式。在姜太公的傳說流傳開來後,一時之間,文人們紛紛效仿,期冀自己能向姜太公一樣深謀遠慮、運籌帷幄,得周文王般人物賞識。

而釣魚真正普及開來,是在宋朝時期。真宗和仁宗兩代皇帝十分熱衷“釣魚”,不僅經常在皇宮舉辦“釣魚”活動,甚至組織大臣們一起比賽。為了投其所好,一眾大臣開始人手一根魚竿,“沉迷”於釣魚。之後,釣魚活動傳到民間,百姓們也紛紛效仿,“釣魚”也就隨之普及開來了。

為何古代人偏愛垂釣?細說古代的“釣魚文化”

三、釣魚的寓意

中國地域廣闊,江山代有才人出。正如韓愈的《馬說》裡寫到的那樣,“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被人識得,出人頭地的機會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多自認才華橫溢的能人,卻常懷才不遇。這些人無力改變現實,又不肯同流合汙,只能遠離官場,寄情于山水。或像陶淵明般“採菊東籬下”,或如柳宗元般“獨釣寒江雪”。這一釣,釣的不是魚,而是“欲”。是重回官場馳騁的“欲”,是得有心帝王賞識的“欲”,是不甘墮落的名聲。所以,遠離官場,一甩魚鉤垂釣于山水的灑脫,並不是真正的灑脫。而是鬱郁不得志的無奈和企盼有人知的孤獨。

結語

“釣魚”本只是為了生存的謀求,為了消遣的娛樂方式。文人們的加入,卻給予“釣魚”更多的特殊含義。他們賦予“漁夫”們更高大的形象,以寄託自己的豐富情感,襯托自己的無私。漁夫,靜坐於岸邊,獨立於江雪中,是他們在濁世中的最後寄託。他們有意在朝大展拳腳,卻無意於同流合汙,安坐於此是為以退為進,重返官場,一展宏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