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呂不韋的死和私生子關係不大,導火索是嫪毐叛亂,深層原因是君權與相權的衝突、秦國舊貴族勢力的反撲

呂不韋生年不可考,卒年是公元前235年(秦始皇十二年),學界普遍推測他與子楚年齡相仿或者稍長几歲,估計他離世的年齡約在五十歲。嬴政的父親莊襄王當政只有三年,呂不韋以丞相身份輔佐朝政。公元前246年,莊襄王去世,嬴政“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

一、呂不韋的功績

呂不韋在嬴政繼位到親政之間的九年時間裡,依靠自身才能手段,以及與太后趙姬的特殊關係,個人擁有遠比前任丞相更大的權力地位,這期間秦國的軍政大事,大都由他主持進行,呂不韋才是秦國九年間實際的統治者。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呂不韋的前半生是一位膽識過人、成功轉型的鉅商,人生後十五年則是一位多謀善斷、政績卓越的政治家,他為秦國統一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一是抓軍事,戰功卓著。

嬴政親政前的九年時間裡,在呂不韋主持下,秦國每年都組織對外戰爭,幾乎都取得了勝利,給各國軍事有生力量予以有效打擊。軍事行動的一項突出成果是:秦國在新佔領的黃河以東區域,以濮陽為中心建立了東郡。東郡的設定割斷了楚國與北方諸國的連線,建立起秦國橫貫東西直抵齊國的軍事走廊,提升了秦國軍事威懾和行動效率,達到了北震三晉、南壓荊楚、東連齊國的目的。東郡就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插六國正中央,秦國可以向任何國家直接發起攻擊,這是秦國統一戰略推進中的巨大勝利。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二是強統治,推行入粟拜爵。

入粟拜爵是政府迅速聚攏財富,維持王權凝聚力,拓寬社會階層上下流動的有效手段。指個人把穀物捐給官府,以穀物的數量換取相應爵位的制度,違法犯罪者也可以此方法減免刑罰,這項制度起於呂不韋,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秦始皇四年,由於瘟疫流行,百姓流離失所,官府財政空虛。為了度過難關,呂不韋制定了入粟拜爵制度,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石既是重量單位、也是容量單位,據林甘泉主編的《中國經濟通史-秦漢經濟史(上)》:漢代1石為20升,1鬥為2升;以實物測量所得資料,1鬥可以盛約2。7市斤粟,1石約為27市斤粟)商人、手工業者以及其他職業者可以金錢財貨、助國義舉記功,功績累積到定數,也可以拜爵。這種財物交換得到的爵位,政府不承擔俸祿,不安排職務,只以王命特書正式拜之,其聲勢禮儀往往比官員晉爵還來得隆重,主要是彰顯聲譽榮耀,這也是願意入粟拜爵之人想要得到的。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三是興文化,組織編寫《呂氏春秋》。

呂不韋在經商期間穿行各國,深刻體會到一個國家只有匯聚各類人才,採用適合的政治體制與生產方式,才可能興旺發達。他擔任丞相以後,仿效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趙平原君、齊孟嘗君等“戰國四公子”的好客做法,聚攏人才,豢養門客。憑藉秦國經濟軍事的強盛,最高峰時門客達三千餘人,其中很多都是當時各國名士與大儒及其弟子。這些門客集聚在一起,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兼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等理論學說,按照八覽、六論、十二紀綜合排布,編輯了二十餘萬字的一部皇皇鉅著,因為此書收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故名《呂氏春秋》。

這本書是戰國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時代文化進步的里程碑,我們甚至可以說,此書對時代歷史發展的貢獻,甚至超越呂不韋的政治軍事成就。當書成之日,呂不韋將此書懸掛至咸陽城門,公開徵求意見,並稱“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這就是“一字千金”成語的由來。當時懸掛數日,無人敢來增損一字,後人評價為“非不能也,畏其勢而已”。《呂氏春秋》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集體編纂的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學術著作,內容繼承多餘創新,其中“德主刑輔”、“耕戰結合”的政治思想,是比較符合秦國完成統一後形勢需要的,但是由於呂不韋的敗亡,嬴政繼而否定了《呂氏春秋》,對其治國思想棄之不用,結果又造成了嬴政的悲劇,呂不韋苦心造詣的文化成果也置之高閣。,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二、嫪毐之禍,引火上身

嫪毐叛亂徹底改變了呂不韋的命運,在嫪毐叛亂之初,嬴政並沒有對呂不韋有太多猜疑,他甚至任命呂不韋作為平叛統帥之一,如果嫪毐死於戰事,則呂不韋后來的政治生涯或許會延長數年。但是嫪毐卻被生擒了,自古所有反叛行為皆屬於重罪,必定要嚴加細緻審訊,估計嫪毐全盤供出了他如何成為呂不韋的門客,呂不韋如何費盡心機將他以假宦官的身份送入太后宮中,以至於後面發生了一系列事情。

嬴政由此斷定:嫪毐能夠淫亂後宮,最終叛逆謀反的真正根源是呂不韋的自私與放縱。

如何處理“仲父”呂不韋?這個難題擺在剛剛親政的嬴政面前。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呂不韋侍奉先王功勞巨大,自己從小就在呂不韋的照顧培養中成長,呂不韋十餘年的丞相做的也十分稱職,對外軍事戰爭節節勝利,內部政治清明百姓安居,對自己也算是忠心耿耿,呂不韋於國於民於己都有大恩。

但是呂不韋膽大妄為,為一己之私弄虛作假欺瞞國君,送男寵獻媚太后禍亂後宮,雖然治國安邦、平叛嫪毐有功勞,但這次嫪毐犯上作亂,呂不韋還是難辭其咎。

司馬遷用了“剛毅戾深”形容嬴政性格,意思是性格剛強堅毅,做事暴戾嚴酷,他把自己母親都能夠囚禁,怎麼會放過呂不韋呢。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秦王政九月,車裂嫪毐,夷毐三族。

又等待了十三個月,到第二年十月,雖然很多賓客名士都來為呂不韋求情,嬴政最終決定免去呂不韋相國職務,讓其回到洛陽封邑。

呂不韋因嫪毐叛亂的牽連似乎已經結束,死裡逃生回到封地,終於可以頤享天年。

但是現實總是比想象的要殘酷。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三、功成身退,自殺而亡

呂不韋回到洛陽後,作為聲震六國的秦國國相卸任,立即成為各國政野關注的焦點,六國使者賓客絡繹不絕前往洛陽,拜訪呂不韋,甚至還有人邀請呂不韋移居他國入朝拜相。

六國爭搶“奇貨”的事情,很快傳到了嬴政那裡,嬴政本就對呂不韋怨恨未消,此時又擔心呂不韋為別國所用,成為秦國對手,嬴政決定再給呂不韋一次懲處。

嬴政給呂不韋寫了一封恩斷義絕,刻薄寡情的書信,在信中責備到:“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給你封地洛陽,食十萬戶?你與我有什麼親緣,竟然號稱‘仲父’?你還是不要在洛陽居住了,迅速攜帶家人遷徙到蜀地去吧!”

蜀地在當時是秦國流放罪犯的地方。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呂不韋痛心不已,自己二十餘年來,為嬴政父子上位、為秦國民生大計、為征戰開疆擴土而披荊斬棘,嘔心瀝血。此時不僅權力地位被沒收,而且所有的功績,與嬴政的感情都被徹底抹殺,以自己現在實力和處境,已經不可能再獲得嬴政的信賴和重用了。

呂不韋瞭解嬴政隱忍殘暴的性格,擔心遷徙蜀地以後,嬴政還會窮追不捨,或許再被賜死,自己家族都受到牽連。對於他這種位極人臣,縱橫天下的英雄人物,離開政治舞臺本就是生不如死,呂不韋最終決定自我了結,於是飲鴆而死。

這位秦國政壇上的風雲人物,讓六國貴族咬牙切齒的敵人,在秦統一六國的前夜,平穩的把所有權力交給他了陪伴長大的嬴政,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因為呂是自殺而死,秦國不為其舉行國葬。呂的門客用民間禮儀偷偷將其與已經離世的妻子,合葬於洛陽往北邙山大道的西側,民間稱陵地為“呂母冢”。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四、是什麼造成呂不韋的悲慘結局

呂不韋是一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以經商起家,憑藉極高的政治謀略完成了“奇貨投機”,每一步行動決策幾乎都取得了預期成功。他把子楚、嬴政送上了王位,自己封邑洛陽、門客三千,官至國相、權傾四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料風雲突變、恩寵盡失,最終以被迫自殺的悲劇告別歷史舞臺。

呂不韋下場悽慘,錯在哪裡呢?

一是親手培養了反對力量嫪毐集團。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嫪毐無德無才,依靠呂不韋的安排平步青雲,在獲得太后寵愛後,野心急劇膨脹,不僅侵奪呂不韋的相權,而且覬覦王位。嫪毐集團在後期,已經成為秦國唯一可以與呂不韋集團對抗的政治力量。

在秦國內部嫪毐集團與呂不韋集團之間相互爭權奪利已經進入公開化、白熱化,各國甚至利用兩者之間的矛盾,做出外交決策。各國對強悍的呂不韋充滿仇恨,甚至希望有太后支援的嫪毐集團能夠挑戰呂不韋集團,相互內耗,擾亂內政,各國可以漁翁得利。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二是相權與君權之間存在天然矛盾。

宮廷鬥爭史大都是君主與丞相,君主與兄弟,宦官與朝臣,丞相與眾臣之間的權力紛爭。一般都是起於某起事件、終於相對實力的動態平衡過程。

呂不韋善於獲得權力,卻不懂得何時該離開權力。他以自己是嬴政的“仲父”自居自處,他也確實是嬴政在父母之外最親近的人。但是在嬴政心中,他認為自己的父親早亡,呂不韋的教導培育是呂不韋的本分,管教過嚴則是對自己的干涉限制。嬴政在親政以後,如果不罷免呂不韋,自己內心被壓抑力量如何釋放,自己在朝臣中的權威如何樹立。

相權過大,勢必壓縮君權空間。呂不韋在嬴政親政後,應該及時隱退,交權放手,主動表明忠心,或許可以平穩落地。呂不韋被驅逐出朝,回到洛陽封地後,依然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存在,曾經風光無限的王侯重臣,很難讓心靈歸於平靜,能夠悄然隱居鄉里。

我們可以認為呂不韋對嬴政父子絕對忠誠,六國使者的拜訪未必能夠使呂不韋動心出山,但是這種與敵國使者會見的不檢點做法,必定會激發多疑殘酷的嬴政對呂不韋的怨恨,所以嬴政又一次發出了治罪威脅,這個威脅,是壓垮呂不韋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三是秦國舊貴族勢力的反撲。

秦國傳統上有重用外來客卿的傳統,從百里奚、由余,一直到商鞅、張儀、范雎都獲得秦國重用,但是秦國舊貴族從不甘心軍政大權被外國來客把持,他們密切關注著客卿們的舉動,時時刻刻盼望對手犯錯倒臺。呂不韋牽連到嫪毐叛亂後,舊貴族勢力必定推波助瀾,為自己在清除呂黨勢力中能夠多分一杯羹,而從各個方面影響嬴政的決策,外來客卿與舊貴族勢力之間的爭寵爭權矛盾很難調和。

呂不韋入世是成功商人、入朝是優秀政治家、入學是思想集大成者。他憑藉自己的智慧謀略獲得時代的成功,也以自己的欺人自負而命赴黃泉。

自盡身亡_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不韋?

那個時代的知名人物,都胸懷建功立業福萌子孫的渴望追求,憑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精神力量,參與君主王權無情殘酷的生死鬥爭,體會富貴得意落魄潦倒的須臾轉換,成就壯懷激烈兒女情長的千秋大業。

正是這些人、這些事構成了江湖朝堂的精彩,歷史演進的脈絡,國家民族的興亡。

千百年來,呂不韋總是讓人唏噓不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