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已滅亡108年,乾隆七世孫還不忘皇族身份,身穿龍袍公然祭祖!

《清帝退位詔書》中言:“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正式宣佈退位,清朝滅亡了,皇室尊貴的日子到頭了,統治了兩百多年的愛新覺羅家的輝煌不再。此後,愛新覺羅的後人隱姓埋名,分散於各地,成為了普通人中的一員。

但也總有一些例外,他們以滿清皇族後裔自居,用愛新覺羅家族的身份炒作和斂財,一如自稱乾隆皇帝七世孫的愛新覺羅 恆紹。在大清滅亡108年後的今天,他穿龍袍、公然祭祖,這又是怎樣一回事呢?

大清已滅亡108年,乾隆七世孫還不忘皇族身份,身穿龍袍公然祭祖!

一、清皇室的滅亡,愛新覺羅族人何去何從?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統治不得人心,列強入侵,革命四起。最終,1911年,各省相繼爆發了革命並宣佈獨立,在全國呼聲下,清政府無法再維持自己的統治,為了儲存最後的體面,溥儀代表清政府宣佈退位,結束封建王朝的統治。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了,而清朝的歷史則是畫上了句號。隨著清朝的覆滅,滿清皇族和八旗子弟再無法過著紫禁城內的貴族生活,那麼這些皇室貴族又都去了哪裡呢?

按照溥儀遜位時簽訂的條款,其中規定了愛新覺羅族人都需要改姓,大多數是取滿語中的“黃金”之意改姓為“金”。

而這些皇室貴族在改姓後也都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有的人透過渠道移民到海外;有的則是繼續留在北京城,以其他的方式謀生;還有的是整支的族人遷到了深山中,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大清已滅亡108年,乾隆七世孫還不忘皇族身份,身穿龍袍公然祭祖!

時至今日,清朝的皇室後裔也都過上了不一樣的生活,有的人選擇了低調的生活,而有的人則是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愛新覺羅 恆紹便屬於後者。

事實上,皇族後裔的囊括範圍是比較大的,其一是近親宗室,八旗子弟中與皇室關係較近的;其二是宗室的嫡系子孫,也就是皇帝的直系子孫;其三便是一些閒散宗室。因為愛新覺羅的後人基數大,分佈廣,且歷史的原因使得無法查訪太多。

但根據比較出名的“愛新覺羅”後人,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便是“嫡系的皇族後裔很少冠以愛新覺羅氏,而旁支卻很喜歡這麼稱呼自己,尤以書畫界為懾。”

諸如溥儀的弟弟,末代皇弟溥任,作為家喻戶曉的皇室後裔,溥任從未用家族的姓氏為自己謀一分利,在清朝滅亡後,他只是一心撲在教學事業上,為傳承文化盡著自己的一份力。

大清已滅亡108年,乾隆七世孫還不忘皇族身份,身穿龍袍公然祭祖!

而一些從未在史冊中有過記載的皇室後裔卻是恢復清朝裝束來強調自己的身份,又或是透過祭祖活動來追憶祖先,這說的便是乾隆皇帝的七世孫——愛新覺羅 恆紹。

二、乾隆帝七世孫?不忘皇室身份

愛新覺羅 恆紹出生於1958年,屬“恆”字輩,是清朝乾隆皇帝的七世孫。

在愛新覺羅 恆紹的人生中,他是以自己的姓氏為榮的,所以他從未藏匿過自己的身份。並憑藉家族的底蘊和傳承,他成為了一個知名度很高的中醫,曾獲得美國諾貝爾醫學研究院醫學博士學位,目前就職于吉林的中醫研究所。

這樣的成就在愛新覺羅的後人中並不是最突出的,但愛新覺羅 恆紹的名聲卻遠遠要響亮得多,原因便在於他對自己“皇室後裔”這個身份的高調。

在早前,愛新覺羅 恆紹曾經上過一次鑑寶節目,他所要鑑定的是一枚乾隆皇帝的玉扳指。在經過文物專家的鑑定之後,證實了愛新覺羅 恆紹擁有的這枚玉扳指確實是清朝時期的文物,且材質十分珍貴,可以稱得上是國寶級文物。

因此,愛新覺羅 恆紹更加認為這枚玉扳指最是能夠代表他皇族的尊貴身份,一直從未離手。

愛新覺羅 恆紹對於自己的皇室血統,是非常驕傲的,並認為愛新覺羅這個形式是尊貴的象徵。儘管清朝已經滅亡,但祖先是名留青史的乾隆皇帝依舊讓他自豪不已。

因而,他想盡辦法來模仿清朝時期皇室的生活。愛新覺羅 恆紹的家中所有的傢俱樣式和擺設的方式都是參照了皇室的,而日常吃穿也是極盡仿照,生活中只能夠穿戴明黃色的衣服裝飾,他的妻子也必須穿著清朝樣式的旗袍……

大清已滅亡108年,乾隆七世孫還不忘皇族身份,身穿龍袍公然祭祖!

如此種種都可見愛新覺羅 恆紹的對皇族生活的緬懷,儘管他從未見過那個畫面,卻是始終在追求皇室的生活。更甚者,他還曾身穿龍袍,以皇家的禮儀公然祭祖,引來了無數目光。

三、穿龍袍、公開祭祖

2015年4月25日時,在吉林省的烏喇公園,愛新覺羅 恆紹在這裡舉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4名穿戴如滿清勇士的人揮舞鋼鞭,並有抬號角、八旗儀仗的人,其次便是身著清代服裝的四百多人列陣排開……

接下來便是便身穿龍袍、龍靴,佩戴乾隆朝珠、乾隆扳指的愛新覺羅 恆紹在眾人的注視中緩緩入場,眾人向著祖先紛紛行三跪九拜之禮。

如此場面可謂是盛大非凡,在傳開後更是引來了無數人的議論。

大清已滅亡108年,乾隆七世孫還不忘皇族身份,身穿龍袍公然祭祖!

而對此,愛新覺羅 恆紹是這樣解釋的:“祭祖的服裝實際是無所謂的,我們只是祭祀祖先,感謝祖先賜予我們的生命之恩。且透過祭祖,我們能夠領悟生命的珍貴,珍惜生活。我生於清朝皇室,血液裡流淌的是龍族血脈,祭祖便該是這個規格。事實上,這個排場與大清的時候相比已經簡易許多,從300多道工序縮減成了如今的15道,目的在於能夠讓眾人領略皇家風采,感受皇家祭祖的氛圍。”

字語間不難可見愛新覺羅 恆紹對皇室的緬懷,其祭祖的目的或許也是在於讓世人記住愛新覺羅家族曾經的輝煌。

除了每年舉行祭祖活動外,愛新覺羅 恆紹還熱衷聯絡分散各地的族人。前面已經提到了,在清王朝滅亡之後,為了不被人歧視,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人便紛紛隱姓埋名,分散在全國各地,過著低調的生活。而愛新覺羅恆紹則是想要將這分散在各地的14萬愛新覺羅子孫匯聚起來,進一步發揚皇家的文化和禮儀。

據專家的研究:過去,因時代背景的緣故,皇族的後裔對愛新覺羅這個姓氏“避之不及”,生怕會引來災禍。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愛新覺羅後裔以家族為自豪,正是說明了現代社會人的寬容。

大清已滅亡108年,乾隆七世孫還不忘皇族身份,身穿龍袍公然祭祖!

小結

清王朝統治中原近三百多年,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也算得是長壽的一個王朝了。但任何事物都其發展和衰落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封建王朝再無法適應社會潮流,必然為其淘汰。清朝和愛新覺羅家族輝煌的消逝又何嘗不是如此?時至今日,中國大地上,再無愛新覺羅家族,也無皇室,有的只是,在文化交流中,融入了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份子。

而對於愛新覺羅的後裔來說,祖先的輝煌已經過去,可自豪,可緬懷,卻不可守舊,在今人冠以百年前人的榮耀又有什麼意義呢?莫讓本該自豪的家族成為炒作的手段,正視現在的社會,為傳承傳統文化出一份力又有何不好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