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中,倘若“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混戰,誰能活到最後?

引言

世人皆知蜀漢“五虎大將”威名,卻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知道曹魏“五子良將”的來歷。這並不奇怪,從我們閱讀《三國演義》伊始,無形之中就已經被灌輸了一種蜀漢才是大漢正統地位的思想觀念。而作為《三國演義》中主線矛盾的劉備曹操,二人自然是為了奪取天下而不斷招兵買馬擴充實力,而“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幾乎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是雙方陣營最為強大且精銳的戰鬥力。

三國之中,倘若“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混戰,誰能活到最後?

01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蜀漢和曹魏之間精彩的對決感到好奇與詫異,實際上,這也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所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倘若在戰場上較量,雙方陣營裡誰能活到最後?“五虎上將”雖然在知名度上高於“五子良將”,但是戰場上捉對廝殺的情況下,是否勝面更大呢?

拋開其他不確定性因素,我們可以簡單透過以往的歷史記錄和戰役交手情況來簡單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劉備之所以能夠平定荊益之地,從而進軍並穩固漢中平原一帶戰略緩衝,毫無疑問仰仗的是蜀國五虎首屈一指的戰鬥力,雖然有人也會說自古益州之兵以驍勇善戰而著稱,但是,如果一群兇悍計程車卒沒有一個同樣合適的領導帶領的話,終究也無法在戰場上爆發出多大的戰鬥力,至少千百年來這是不爭的事實。

三國之中,倘若“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混戰,誰能活到最後?

在“五虎上將”中,關羽作為上將之首,自然應該是引起關注最多的那一個,誠然,縱觀整個《三國演義》所呈現的畫面,他“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以及“單刀赴會”,可惜最後在東吳和曹魏夾攻下敗走麥城而亡。

以關羽為首的“五虎上將”其戰鬥力自然不必多說,幾乎每一個都是擁有能夠獨立領兵作戰並實戰經驗豐富的將領,而在曹魏“五子良將”之中,以知名度最高的張遼為例,張遼曾經是丁原和呂布帳下頭號戰將,在投奔曹魏後也是立下赫赫戰功的男人,比如逍遙津一戰,張遼幾乎生擒吳王孫權,後有“張遼止啼”作為典故以威震東吳。但是,張遼在和關羽的對決中,史詩裡評述幾乎清一色認為關羽是絕對要強於張遼的。

三國之中,倘若“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混戰,誰能活到最後?

02

除去雙方陣營裡排名第一的總大將戰鬥力對比,再看看雙方陣營中其他人的實力,蜀漢這邊有張飛、趙雲、黃忠、馬超,而曹操身邊則坐擁樂進、徐晃、張郃和于禁。兩相對比之下,毫無疑問,蜀漢這邊四位人物在戰史上要略勝一籌,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曹操損失50多員大將。

此外,張飛曾振臂一呼竟然嚇死夏侯傑,使得曹操百萬大軍竟然停滯不前。黃忠在定軍山一戰善用法正計謀賺得夏侯淵的人頭。馬超就更不用多說,在投靠劉備之前就已經在“潼關之戰”中打出了自己的身價和威望,可見五虎上將個個都是人中龍。

三國之中,倘若“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混戰,誰能活到最後?

反觀“五子良將”的戰績,于禁在“宛城之變”中擔任後軍穩住了曹軍潰敗的後方樂進、曾經跟隨夏侯惇擊敗過呂布,徐晃在“官渡之戰”中偷襲故市得手奠定了烏巢勝局,張郃在“白狼山之戰”中跟隨張遼擊破烏桓人。

凡此種種,雖然“五子良將”也有諸多可觀戰績,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在這些戰功之中,很多都是他們隨同他人指揮下打出的結果,所以,在參考價值上並不如五虎上將那般含金量高。在實際對決中,武將一對一單挑比拼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武藝和智力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

三國之中,倘若“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混戰,誰能活到最後?

結語

如果非要進行一場對決的話,“五虎上將”在個人能力和經驗上佔有巨大優勢,但是如果是協同作戰,“五子良將”顯然更有發言權,雙方在捉對廝殺的情況下,關羽獨一檔的戰鬥力將會非常適用於戰場,而張飛、趙雲、黃忠以及馬超等人雖然各有本領但要和關羽比起來還是差了一些。而“五子良將”這邊,張遼的勇力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于禁擅長於在防禦戰中進行有限反擊,徐晃則長於偷襲也難有太大作為。雙方一旦進行大規模混戰或者單挑對決,最後勝出的五個人不出意外應該是五虎上將中的四位加上五子良將中勇冠三軍的張遼,黃忠由於年紀較大,很難從張遼手上佔得先機。但如果說誰能活到最後成為“王中之王”,這個結果恐怕也就是五虎上將剩下當中的任意一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