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三子、楊廣外孫,融合兩代雄主血統的李恪,真的很強嗎?

雖然我們常說“成王敗寇”,但在人們心中,悲劇人物往往更值得同情,甚至可以忽略他們本身的缺點。當我們吟誦“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時,恐怕都忘了楚霸王的優柔寡斷、殺人如麻。

今天要說的吳王李恪也是這樣一個情況,人們為他扼腕嘆息,多是因為他的冤死,和對李治、武則天的不滿。其實真實的李恪,並沒有那麼完美。

李世民三子、楊廣外孫,融合兩代雄主血統的李恪,真的很強嗎?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生母為隋煬帝的女兒,血統上可是融合了兩代雄主帝王!只不過外公作為前朝亡國之君,並不能為李恪的政治活動加分。

李世民一生共有14個兒子,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是長孫皇后所生,其他都是庶出。古代皇家繼承製度,一向嚴格遵守嫡長子繼承製,沒有嫡子的情況下才看年紀大小。

雖然二哥楚王李寬很早就過繼給了五叔李智雲,並且早薨無後,但只要那三個嫡出的兄弟在,李恪基本是跟皇位無緣的。

李恪才1歲時,就被李淵封為長沙郡王、湘州刺史,此後爵位頻繁變更,直到17歲時,才以吳王、都督安隨溫沔復五州諸軍事、安州刺史的身份到安州(今湖北安陸)上任。

可這位爺真不是省油的燈,一到地方就鬧出么蛾子,整日貪玩遊獵,踩踏農民的莊稼,被御史柳範彈劾。李世民削減李恪三百戶封邑,還免掉了他的安州都督職務。

到此為止,李恪就是一個被慣壞的紈絝子弟,並沒有體現出多少能力。不過這次罷官事件,確實給年輕的李恪上了一課,言行舉止逐漸開始有了改觀。

閒居一年後,李世民恢復了李恪的安州都督官職。之後,李恪頗有痛改前非的勢頭,以賢王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著,在地方上的官聲也很好,讓李世民非常高興。

按理說李恪循這條路走下去,一輩子估計會過著波瀾不驚,但卻不失富貴的日子。可沒料到長安城內風雲突變,李恪莫名其妙就被捲入一場政治漩渦。

李世民三子、楊廣外孫,融合兩代雄主血統的李恪,真的很強嗎?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謀反事發,引發政壇大地震!

原來,李承乾隨著年齡增大,居然鬧起了“青春期叛逆”,整日貪圖玩樂、行事荒唐,他最喜歡做的就是和叔叔漢王李元昌在府中各領士兵操練攻殺,還“哈突”搞cosplay,經常裝扮成突厥人。

與此同時,四弟魏王李泰卻處處乖巧,學李世民當年延攬十八學士那樣,在魏王府設文學館招募學士編書,頗得父親歡心。李世民對其寵愛冠絕諸子,見其肥胖,就允許他在宮中乘轎,他的府邸也遠超其他親王。

李世民的溺愛讓李泰有了非分之想,覺得自己做太子的唯一障礙就是大哥,只要把李承乾扳倒,儲君之位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就這樣,李泰籠絡朝中功臣子弟,形成“魏王黨”,公然與太子奪嫡。

如此情形,讓李承乾危機感劇增,在謀殺李泰的圖謀失敗後,李承乾乾脆鋌而走險,聯合李元昌、功臣侯君集等人,準備抄老爹當年玄武門之變的“作業”。

李世民三子、楊廣外孫,融合兩代雄主血統的李恪,真的很強嗎?

太子謀反,這個儲君是不得不換了。李泰本以為儲位手到擒來,這時候卻有一人突然擋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長孫無忌!李世民在位中後期,在朝政上最為倚重的就是長孫無忌,他的支援可謂舉足輕重。

早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長孫無忌,當然要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魏王李泰身邊,已經聚集了一群少壯派,一旦李泰上位,長孫無忌只能回家養老,權欲極大的長孫無忌怎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於是,長孫無忌是看中了年紀尚輕,又在朝中沒有多少勢力,跟容易控制的晉王李治。

面對這個半路殺出的競爭對手,李泰一面威脅李治,一面又在父親面前賭咒發誓,說一旦自己做了皇帝,臨終之時必然殺掉自己的兒子,讓弟弟李治即位。

這真是昏招迭出!一方面,李泰向父親表決心的話,被褚遂良揭穿:“連自己兒子都要殺害的人如何可能讓位給弟弟!”另一方面膽小的李治,又將哥哥的威脅告訴了父親。

就這樣,李世民終於回過神來,如立李治,則李承乾、李泰都能保全;如立李泰,恐怕另兩個兒子難逃殺身之禍!

李世民三子、楊廣外孫,融合兩代雄主血統的李恪,真的很強嗎?

那這些動亂,和李恪又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李治這孩子從小膽小懦弱,要說當個太平王爺沒什麼問題,真要把江山交給他,李世民還是猶豫的。父親都喜歡跟自己像的兒子,這時候,他把目光投向了文武雙全、“英果類我”的李恪。

但長孫無忌得知後堅決反對,振振有詞地說:“太子無過,豈可隨意廢立?”李世民想想也有道理,也就不提這茬了。

就這樣,李恪算是跟長孫無忌結了樑子。

按理說李恪原本跟皇位沒有關係,可能也根本沒想到自己能成為太子的候選人。但是,一旦知道了這件事,就多少有些意難平了。而阻礙自己成為太子的長孫無忌,當然就會被他在心裡罵上幾萬遍。只不過以李恪的能量,無法跟當朝第一權臣抗衡,所以他也沒采取什麼實際行動。

然而,長孫無忌可不是那麼想的。在他眼裡,李恪必然深恨自己,因此必須找機會將其除掉,免得將來成為心腹大患。

李世民三子、楊廣外孫,融合兩代雄主血統的李恪,真的很強嗎?

機會說來就來。

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死後,長子房遺直與次子房遺愛爭奪爵位,最終當然是更年長的房遺直繼承了梁國公爵位。而房遺愛的妻子,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陽公主一直心中不服,就在李治即位後的某天,跑到哥哥那邊,誣告房遺直非禮自己。

公主被“性騷擾”,那還了得!這時候,長孫無忌突然主動請纓擔任此案主審。長孫無忌會關心性騷擾這種屁事嗎?當然不會,他根本沒打算往那個方面審。

要知道,房遺愛當年可是魏王一黨,自己擁立晉王,早就看他們房家不順眼了。在長孫無忌的精心策劃下,一個普通的性騷擾案被升級成了謀反案。

實際上,有沒有謀反根本無法考證,可在不斷的屈打成招之下,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侍中宇文節、名將執失思力等重量級人物都被牽涉其中。最終,這些人或被殺、或流放,李元景、李恪二人被賜自盡。

李世民三子、楊廣外孫,融合兩代雄主血統的李恪,真的很強嗎?

這就是李恪的一生,他沒有打過什麼勝仗,沒有寫過什麼名篇,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父親的一句“英果類我”。但是也就是因為自己太像父親,莫名其妙捲入儲位紛爭,最後慘遭長孫無忌毒手。

而成為新君的李治,卻無法控制妻子武則天權勢的不斷膨脹。人們談及這段歷史,不免想象,如果當初即位的是李恪,或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其實,歷史無法假設,李恪如果真的即位,未必能做的很好,也難保不會出現另一個武則天。只不過,因為對他的同情和對李治、武則天的不滿,讀者們自動將李恪的形象完美化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