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算排放核廢水了?為何不學學切爾諾貝利事件?能否改變窘況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了9.0級地震。地震所引發的海嘯,直接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和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損毀。核洩漏的危機迫在眉睫。

當時日本政府所想到的辦法,就是向反應堆內注入冷卻水,的確可以解一時之困。不過這麼做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每天所注入的冷卻水,多達150噸左右,耗時耗力耗費物資。

第二,這麼多冷卻水,在核反應堆中汙染過後,該放在哪兒?這也成了個問題。

當時日本政府弄來了一些儲水罐來儲藏這些核廢水,但是儲水罐總有用完的一天。那麼這一天即將到來了。2020年秋天,日本曾經試探性地提出過,會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結果引起了全球的反對。

可能是反對之聲不夠激烈,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宣佈,將核廢水正式排入太平洋。這麼做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這讓我想起了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件。

日本打算排放核廢水了?為何不學學切爾諾貝利事件?能否改變窘況

從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得到靈感。

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在蘇聯的卡盧加州誕生了,它就是奧布寧斯克核電站。

當時的裝機容量為5千千瓦。

1967年,嚐到甜頭的蘇聯,打算在烏克蘭境內再造一座核電站。他們選定了烏克蘭基輔州切爾諾貝利區作為核電站建造地,所以就有了它的名字: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地理位置很特別,距離切爾諾貝利市18公里,距離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邊境有16公里。

1970年2月,為了方便核電站工作人員和他們的家人生活,他們開始在核電站附近2公里處打造了一個核能源城普里皮亞季市,有點石油小鎮的意思,這地方住了接近5萬人。

此外,距離核電站18公里的切爾諾貝利市還居住著1.25萬人,以核電站為中心,方圓30公里內,大概有10萬人左右。

從1977年到1983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一共投入建設了4座大功率大功率壓力管式石墨反應堆-1000 型反應堆。

1985年,當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發電量達到了1700億千瓦時。為了提高產能,第5座反應堆,當年正在趕工建設當中。

日本打算排放核廢水了?為何不學學切爾諾貝利事件?能否改變窘況

切爾諾貝利事故。

1986年4月26日,蘇聯在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這場爆炸導致了機組核反應堆積累的強輻射物質大體量洩漏。

事故發生以後,直接導致了31人當場身亡,203名相關人員被緊急送往醫院。那個時候大家對核輻射的概念還沒有那麼瞭解,所以大量消防員在野外滅火的時候,遭受了核輻射從而喪命。與此同時醫護人員也遭受了慘痛損失。

為了減輕該事故的危害,蘇聯政府立刻組織了一場規模浩大的移民活動。此次移民大概有13。5萬人,搬離了居住地。因為據估計,這裡的核輻射,將會在未來的70年,對當地人產生嚴重影響。

截止2006年,官方統計大概有4000人因為這一核輻射而去世。可是綠色和平組織以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的資料研究得知,截止2006年,因該核輻射去世的人多達9萬多人。

按照綠色和平組織的統計,切爾諾貝利事件造成了9。3萬人去世,27萬人致癌,經濟損失高達180億盧布。到目前為止,依舊還有被核輻射所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

日本打算排放核廢水了?為何不學學切爾諾貝利事件?能否改變窘況

如何解決問題?

這件事剛報到蘇聯中央的時候,實際上並沒有引起高層的重視。當時雖然成立了臨時委員會,但委員會人數太少,而且只打算在核電站附近的市鎮上停留兩三天時間,有點例行公事的意思。

等委員會成員趕到前線以後,在當地專家的介紹下,他們才意識到了情況的嚴重性,所以果斷採取了疏散策略。

僅僅3個小時的時間,接近5萬人都被撤出了普里皮亞季市。為了防止核輻射不斷增強,委員會派遣直升機朝著反應堆噴射沙土、紅黏土和鉛,希望能夠遏制住核反應堆外噴的現象。

可以說,當時所採取的緊急措施,還是相當給力的。至少轉移了大片人群,從理論上可以減輕他們遭受輻射的程度。

4月28日,當蘇聯高層還在開會的時候,核電站爆炸所產生的輻射雲已經擴充套件到了600平方公里的範圍,甚至連瑞典當時都已經察覺到了輻射雲。

當時趕赴前線的專家們,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向反應堆投入大量沙子、硼、鉛,此外嚴格監管大氣環境。為了保護委員會成員,該成員和專家們應該採取輪班制。

同日安託什金將軍指揮80架直升飛機前往前線滅火。士兵們在200尺的高空,徒手空投80公斤的沙包。從4月28號到5月10號,相繼空投了5000噸混合物。

在5月6日,終於得到了一個好訊息,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急劇下降。這麼來看,情況的確得到了控制。

日本打算排放核廢水了?為何不學學切爾諾貝利事件?能否改變窘況

如何除去放射性汙染?

情況得到了控制,不代表危險就這麼解除了。如果不能夠除去放射性物質,就無法根治這場災難。

因此蘇聯國家水文氣象和自然環境監督委員會,開始繪製放射性汙染圖,

並且做到每日彙報。5月1日,國防部化學兵部隊,也已經進入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地區,在這裡建立了16個去除放射性汙染的工作點。

此外撤離工作進一步擴大化,從過去10公里禁區,擴充套件到了方圓30公里禁區。在5月4日,將方圓30公里內的所有居民都撤離現場。

事情得到控制以後,蘇聯派出了大量人力物力,給當時炸燬的4號反應堆,修建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的石棺,將其永久封存了起來。

但是核洩漏所造成的影響,卻一直沒有消散。

事故發生20年後,4號反應堆外面的石棺表面,照射度依舊高達750毫倫琴。

也就是說,這一事故的處理結局,其實並沒有那麼理想,至今依舊令人頭疼。不過已經大幅度降低了輻射強度,這似乎是目前最有效的辦法。

日本打算排放核廢水了?為何不學學切爾諾貝利事件?能否改變窘況

為何會發生這場核洩漏?

影響範圍如此之大,造成了如此多的損失,事情總歸要調查清楚。所以在事故暫時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必然是要查清楚原因的。

其實早在4月28日,委員會趕往現場的時候,專家們就已經提出了初步的可能性:

下層箱中的氫發生爆炸,致使鈾棒受壓上衝,撞破頂蓋。

顯然這種說法無法服眾,很多人對核電站員工的操作行為產生了質疑。

所以蘇聯政府也讓燃料能源綜合體委員會、動力和電力化部和蘇聯科學院三方面協作,共同分析研究這一事故發生的原因,並且需要就原因提出防範措施,以此避免其他核電站出現類似危機。

其實蘇聯方面想要達到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大家,硬體裝置沒問題,應該是個人操作出現了偏差。結果到了5月5日,此前的“氫爆炸”原因就立刻被推翻了。

取而代之的便是人為原因。這裡麵包括了人員操作不當、試驗計劃不合格、反應堆設計存在問題、核電站的管理存在鬆懈、核能安全監督系統也沒發揮作用等等。

最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前站長布魯漢諾夫被開除黨籍,大量能量、動力相關的高官,都在這次事故後遭受了處分。

日本打算排放核廢水了?為何不學學切爾諾貝利事件?能否改變窘況

推論:日本福島核洩漏,難道不能參考切爾諾貝利嗎?

這次福島核洩漏,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基本和切爾諾貝利相當,都被歸類為7級,屬於特大事故。為什麼日本非要把廢水排到太平洋呢?

難道日本就不能參考一下切爾諾貝利事件的處理方式嗎?完全可以在洩漏的核電站上部加蓋鋼筋混凝土,厚度可以持續增加,直到將核輻射保證在一個安全範圍之內。

此外已經產生的大量廢水,也可以連同儲存罐一起轉移到某個沒有人的深山老林之中,永久封存起來,這難道很難嗎?排入海洋,將會對全世界造成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