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瀚談古幣:謎團重重的秦朝半兩錢

對於古錢幣圈內的人來說,秦朝半兩大家並不陌生,很多人會立刻想到這種錢幣比較厚實,有些人會想到上面有李斯的小篆,還有人鑑於它的價格,也就不再做過多關注了。但在文瀚樂拍看來,秦半兩錢上面仍然有許多的謎團值得去細緻評判。

文瀚談古幣:謎團重重的秦朝半兩錢

概念中的秦半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王朝,他承襲先王舊業,統一了全國貨幣,讓秦半兩成為了全國通用的指定貨幣,在繼續使用先秦半兩的同時,也鑄造了全新的秦朝半兩錢,以此來彰顯這個全新帝國的威儀。

儘管秦王朝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常見的秦半兩錢依舊可以明顯地分成前期和後期兩類。前期的時候,王朝剛剛實現了統一,國力強盛,這個時期的秦半兩錢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尺寸比較大,銅錢直徑超過了33毫米,重量在8-10克上下。

但是到了秦二世時期,由於農民起義和地方叛亂,國勢由盛轉衰,因此這個時期銅錢的減重現象非常明顯,銅錢的尺寸也降到了30毫米以下,重量直降至3克,而此時民間各種更加輕薄的私鑄錢也開始大量流通。

文瀚談古幣:謎團重重的秦朝半兩錢

這是眾所周知的秦朝半兩錢,但這就是全部了嗎?

不標準的重量

秦王朝雖然已經統一,但秦半兩的規制卻並沒有統一。依照秦朝時期度量衡尺度,1銖重0。65克,一兩為24銖,半兩約合現在的7。8克左右,但是從實際出土的秦朝半兩錢來看,更多的秦朝半兩都在4克上下,重量超過7。8克的秦半兩很少見。以至於很多人開始質疑秦半兩的貨幣性,甚至覺得秦始皇甚至沒有掌握銅錢的發行權,要不然秦半兩的重量也不會參差不齊。

在文瀚樂拍看來,這有兩種可能性:首先一種原因是鑄造不規範,王朝雖然統一,但秦王朝的法律規則與六國的法律完全不同,規章制度尚未完整建立,民眾尚未完全適應,因此在六國故地的鑄幣機構鑄造的銅錢,與朝廷的銅錢存在差異。

另一種原因則是貨幣的幣值太高,需要逐步適應經濟的發展規律,因而不得不在後期減重。先秦半兩原本是秦國的官方貨幣,流通範圍非常有限,後來在統一的過程中,隨著秦朝的軍隊,在10年的時間裡被快速普及。但實際上先秦半兩最初就存在著尺寸太大、錢幣超重的問題,後來秦王朝統一後,舊幣並未被廢除,因而為了更加有利於經濟貿易的流通,就有了明顯的錢幣減重現象。

文瀚談古幣:謎團重重的秦朝半兩錢

錢文的字型

網路中幾乎所有的文章,都認為秦半兩上的文字是小篆,而且是由李斯撰寫的,與標準的小篆相比,唯一的區別就是錢文筆畫採取方折樣式,字型端整而且筆畫粗細均勻。誠然,秦王朝統一了六國文字,讓小篆成為全國統一使用的文字,對比此前出現的金文大篆,你會發現小篆字型的筆畫更少,行筆圓潤,顏值也更高,出現在錢文上也無可厚非。

但是文瀚樂拍發現,秦王朝統一之後,伴隨著統一的文字並非是小篆,而是隸書。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在湖北的睡虎地出土了一批記載秦朝律法的竹簡,上面的書寫文字並不是小篆,而是書寫更為簡單的古隸書,儘管小篆的書寫已經大為簡化,但是隸書更加適合書寫,也更加適合辨認。

如今我們能看到秦朝小篆書法的場合,大多是朝廷的重要場合,而在私下裡,隸書卻成為了使用最為廣泛的字型。最為明顯的對比就是東漢隸書所刻的“漢故幽州書佐秦君之神道”,這上面的文字風格與秦朝半兩上的錢文風格幾乎相同,同樣是方折,同樣是簡寫,同樣可以輕鬆辨認。

文瀚談古幣:謎團重重的秦朝半兩錢

秦半兩錢上的謎團還有很多,以法家為指導的秦朝,為何會採用陰陽家的天圓地方說?朝廷為何會縱容私鑄幣的橫行,就不怕民間熔秦朝半兩再鑄造榆莢錢嗎?秦半兩最初為何沒有考慮市場流通的需求?……

秦朝半兩不僅僅是簡單的一種銅錢,作為後世銅錢制式的奠基者,它上面有太多太多的內容可以用來分析和解讀。雖然目前秦半兩錢的價格並不高,很容易就能輕鬆擁有,但文瀚樂拍覺得,不妨從透過這枚錢幣,感受秦王朝開天闢地的創新與無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