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開頭是“趙錢孫李”,結尾是什麼姓呢?

《百家姓》開頭是“趙錢孫李”,結尾是什麼姓呢?

孫氏宗親群

歡迎全球孫氏宗親!尋根、互助、傳承、發揚!

《百家姓》開頭是“趙錢孫李”,結尾是什麼姓呢?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第五言福,百家姓終。——《百家姓》

我們對於百家姓前幾句都比較熟悉,但是能背下後面內容的人少之又少。

《百家姓》開頭是“趙錢孫李”,結尾是什麼姓呢?

《百家姓》及姓氏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書生編撰的蒙學讀物。他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雖然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從而流傳開來。

《百家姓》的編撰很有講究,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有極大關係。如第一個作“趙”姓,是因為宋朝皇帝姓趙,是國姓;“錢”姓則是當時還存在的吳越國王錢俶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俶的正妃孫太真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等等。

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姓氏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中國早期出現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當時的姓氏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便產生了。夏、商時期,貴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較多。

在《百家姓》之前,有關姓氏的文字記載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戰國時有史官編著的《世本》, 記載黃帝至春秋時期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住地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經逐漸毀壞。這才有了錢塘書生編撰《百家姓》。

“第五”姓

最近比較火的“第五”姓就是百家姓最後一句裡面的姓氏。

第五姓來自於漢高祖劉邦。

鼎定天下後,為了增強關中的經濟實力,削弱山東地方門閥勢力,劉邦將山東豪族名門共十萬多人都遷徙到關中房陵(今陝西咸陽一帶)一帶定居。其中原齊國田姓貴族,族大人眾。

劉邦命以門第順序分其為第一至第八氏,例如田廣的弟弟田英為第八氏,其孫田登為第二氏,元孫田癸為第三氏……後來這些人就分別以第一到第八為姓氏。

隨著時間的流逝,除了第五姓之外,其他七姓慢慢消亡了,或改姓他姓。第五姓之所以能夠流傳到今天,是因為歷史上第五姓曾經出過不少官員學者,因此得以普遍流傳。像東漢大司空(即東漢宰相)第五倫、第五倫之子第五頡、第五倫曾孫第五種、第五倫族人第五訪、第五上、第五元先,都是東漢官員或名人。到了唐代,第五家族又出了第五琦,曾任唐肅宗時期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宋朝時期有第五均,也曾官至宰相。

“言”姓

“言”姓出自春秋時孔子弟子言偃,後世以祖名為姓。

言偃,字子游,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言偃才華出眾,曾任武城(今山東省費縣西南)宰。提倡以禮樂教民,名聲很大,他的後代就以其名字中的言字為姓,稱為言氏。

言姓名人有明朝成化年間舉進士言茅。

“福”姓

漢族“福”姓有兩個來源,一是出自春秋時齊國大夫福子丹之後,一是出自明朝大臣張福時。

張福時身居要職而兩袖清風,嘉靖皇帝贊其曰:“清不過福時,勇不過馬芳”。所以張福時就改以福為姓,以顯皇恩榮譽,又形成了一支福氏。。

少數民族的“福”姓則是漢化改姓,像滿族、達斡爾族都有“福”姓。

“百家姓終”,人們以為這只是結尾一句話,其實這四個字也是姓氏。

“百”姓

百,讀作(bǎi),也可讀作(bó)。“百”姓來源主要有兩支,其一來源於上古帝王栢皇;其二,來源於姬姓。

上古帝王栢皇屬於傳說人物,不過所有典籍裡面都記載他是黃帝的遠祖。栢皇氏的子孫有以“栢皇”為姓氏者,稱栢皇氏,後改“栢”為“佰”,省文為佰氏,再後簡文為百氏。

黃帝第五代孫伯益,也就是後來秦國和趙國的遠祖,擅長訓飼百獸,被號為“百蟲將軍”。後又輔佐大禹治水,被封於大敖(今江西上高)。大禹曾禪讓於伯益,伯益不受,大禹之子啟開始了家天下制。

伯益後裔有伯氏、百氏。

“百”姓的另一姬姓來源是春秋時期秦國大夫百里奚,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

百里奚以封邑名稱為氏,因其家居於虞國百里鄉(今山西平陸),稱其為“百里奚”。

後世子孫敬先祖百里奚之德,就沿用他的出生地虞國百里鄉為姓氏,稱百里氏。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記載:“秦大夫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於百里,因氏焉。”

百里氏後簡改為單姓百氏、里氏、奚氏。

該支百氏的姓氏讀音仍為古秦音,讀作(bó)。

百姓名人有戰國列子弟子百豐,西漢農民起義首領百政。

“家”姓

“家”姓來源主要有三。

一是出自姬姓,得姓始祖為周孝王之子姬家父。姬家父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家氏。

二是來源於春秋時魯莊公之孫名駒。據《姓苑》和《姓氏考略》所載,名駒字子家。後世子孫取名駒的字為姓。

三是出自複姓家僕氏。據《中國姓氏大全》載,周代晉國有大夫家僕徒,為家僕複姓之始。後改為單姓“家”。

家姓名人有宋朝文學家家定國、宋朝紹聖年間進士家願、宋末學者家坤翁、元朝詩人家之巽等等。

“姓”姓

“姓”姓第一個來源是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蔡國貴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末期,蔡國被楚國所滅。蔡國王族子孫散居到楚、秦、晉、齊等各國,或為大夫,或為平民。那時有幾位原蔡國的貴族很出名,分別叫做姬孫姓、姬射姓、姬丁姓,名字中都有個“姓”字。在他們的後裔子孫中,就以先祖的名字作為姓氏,稱姓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姓氏正宗。

“姓”姓另一個來源比較特殊。據史籍《姓氏尋源》中記載:“其人本無姓氏,因即以姓為姓。”

在春秋、戰國時期,寒門平民沒有顯赫家族的家傳的姓氏,還有些人因社會地位極其低下,或因犯罪被除去了姓名逐出家族,成為無姓氏的人。這些人後來便乾脆自定以“姓”為氏,並認為“姓”是最大的姓氏。

姓姓名人主要有漢大工商業主姓偉;宋官吏姓益恭;明貢士姓秉恭等。

“終”姓

“終”姓是《百家姓》最後一個姓氏。

“終”姓來源比較多。

其一出自高陽氏顓頊的後裔,以祖字為氏。據《元和姓纂》載,顓頊有重孫陸終,陸終的孫子以祖父的字為姓,稱為終姓。

其二,夏朝有太史令終古,他的後世子孫以其名字中的“終”字為姓,也稱終氏。

其三,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富父終甥,其後裔以先祖名字為氏,也為終氏。

其四,春秋時期楚國大夫陽令終的後代,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其五,出自先秦時期終黎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周郝王姬延五十九年(秦昭襄王贏則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滅東周朝後,將自己的一個兒子封於終黎(今山東濟南千佛山一帶),史稱終黎國,其後裔子孫以國名為姓氏,稱終黎氏。

終黎氏家族後來又分為單姓終氏、黎氏者,也有維繫複姓終黎氏至今者。

“終”姓也是名人輩出。

西漢時有漢武帝時期的終軍,曾奉命赴南越(今兩廣地區)招降,結果被南越宰相呂嘉殺死,死時年僅20多歲,被人稱為“終童”。

王莽新朝時期終帶,本是漢校尉史,後殺校尉,自稱廢漢大將軍。

唐朝時終鬱,縣官,和杜甫私交甚篤。

明朝終其功,鴻臚寺主簿,永樂年間曾出使朝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