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曹操,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

三國時期的曹操,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

“英雄”還是“奸雄”?這個問題讓人們爭議了一千多年,而在三國魏晉那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曹操一生的功與過確實是可以讓後人爭議不休。從時代背景來看,漢室衰微,君主尚少,整個社會處於一個高壓狀態,匈奴、烏桓、鮮卑、羌等部族對漢虎視眈眈,像魏蜀吳實力較強的三國更是躍躍欲試,後來曹操挫袁紹、平呂布,逐步統一黃河流域,官拜丞相,封魏王,曹操的出現是偶然,漢的滅亡是必然。

從文化角度來看,漢重儒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皆有著明確的界限,朝綱倫常在漢末以形式存在,儒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等價值標準在人們腦子裡根深蒂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為破壞倫常,是為“奸”。

三國時期的曹操,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

論英雄

曹操在歷史上一直頗受爭議,一是說他為“英雄”,與曹操同一時期的許劭,稱其為:“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許劭在《人物誌》中對英雄是這樣定義的:“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與雄,故能成大業也”。李瓚這樣說:“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非常之人,超世之志”,而曹操也自詡為英雄。

三國時期的曹操,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

論明秀,曹操出身卑微卻有鴻鵠之志,問鼎中原後,向北屯田,興修水利,遷徙人口,招募有識之士而不問出處,任人唯賢,善詩歌好音律,作有《龜雖壽》、《觀滄海》等,宋文學家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稱其:“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曹操本人尚節儉,史書記載他:“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

論膽力,曹操十歲便能潐水擊蛟,陳留起兵戰董卓,官渡敗袁紹,他專研兵書陣法,深知軍事謀略,作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驅逐烏桓鮮卑等,固守漢中,最後形成“漢地有十,魏佔之有九”的局勢。在當時的時局,曹操確也是個英雄,從現在的角度看他,曹操當時所帶動的經濟文化是十分巨大的,且他本人文韜武略皆有所成,他提出的:“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使得當時政治清明,可稱之為英雄。

三國時期的曹操,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

論奸雄

另一說是他為“奸雄”,東晉史學家孫盛在《異同雜語》中這樣評價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有後者說孫盛是篡改了許劭對曹操“英雄”的評論,而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斷曹操為“奸雄”。有不少學者查閱孫盛所著的史書,並仔細觀察推敲發現其堅持尊重事實,秉筆直書,客觀公正,具有良好的史德,唐人《晉書》本傳表彰孫盛說:“《晉陽秋》詞直而理正,鹹稱良史焉。”

且不止孫盛一人評價曹操為“奸雄”,三國當中的劉備、孫權說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後世的戲曲話本子當中皆說曹操是“梟雄”、“奸雄”,明朝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當中把曹操“奸雄”的形象發揮得淋漓盡致,並且在民間廣為流傳。有學者推敲“奸雄”二字,說“奸雄”之“奸”,主要意義不僅指為人處世方面之“奸賊”,具體而言,著重指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想竊取劉家江山。

三國時期的曹操,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

如果曹操生於堯舜禹那個賢者即位、採用禪讓制的時代,他或許會受人推崇,那時是天下共和,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可他偏偏生於亂世,受儒文化浸透徹底的家天下時代,自然就成了“奸雄”。曹操少時便狂放不羈,後誤殺對其有恩的呂伯奢,並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狂語。公元194年曹操徵徐州期間,所過之處皆大肆殺戮,一路上可謂“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三國時期的曹操,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

曹操後期還押陳琳、殺孔融,更為人詬病的是他殺害了“神醫華佗”,曹操有腦疾,華佗建議開顱取“風涎”,操多疑遂將其殺害。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大多數人秉承的都是“學而優則仕”,華佗自是如此,南宋史學家范曄在《後漢書·方術列傳》中是這樣評價華佗的“為人性惡,難得意”,曹操對於殺華佗這件事說是“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華佗想借此來提升自己名氣而抬高身價,曹操自是不允如此“要挾”,從以上種種來看,曹操亦是奸雄。

王帆的《曹操“奸雄”考》,說從字義上考查,“奸”乃能幹、幹練,並非是一個完全的貶義詞。曹操為“雄”是不可爭辯的事實,那是“英”還是“奸”?各派眾說紛紜,由多數史學家考證,更側重孫盛的“奸雄”的說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