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為何在天下未定

劉文靜是唐朝宰相、開國功臣。原為晉陽令,後聯絡裴寂與李世民,協助李淵起兵反隋,並奉命出使突厥。後隨軍南下,擊敗桑顯和、俘獲屈突通。唐朝建立後,劉文靜出任納言,成為宰相。武德二年,劉文靜與裴寂產生隔閡,並於酒後狂言,結果被小妾告發謀反。唐高祖聽信裴寂讒言,將劉文靜處斬,抄沒其家。

劉文靜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為何在天下未定

劉文靜,字肇仁,京兆武功人。隋朝末年,劉文靜擔任晉陽縣令,與時任晉陽宮監的裴寂是好朋友。617年,李淵擔任太原留守,一家人來到了晉陽。李淵次子李世民,非常熱愛結交朋友,與劉文靜關係很好。劉文靜看出李世民志向遠大,就經常在裴寂面前誇李世民是漢高祖劉邦、魏太祖曹操一樣的人物。裴寂卻不以為然。

不久,劉文靜因為與瓦崗軍李密有姻親關係,受到株連被關進監獄。李世民前去探望他,詢問他對時局的看法。劉文靜詳細分析了當前天下局勢,趁機鼓動李淵、李世民父子從晉陽起兵,“乘虛入關,號令天下,不盈半歲,帝業可成。”這番話,深深地打動了李世民。

在劉文靜的介紹下,李世民又認識了裴寂。他們三人經常在一起策劃起兵事宜。但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不,李淵。他們深知,太原起兵離不開李淵。只有李淵加入進來,憑藉他的威望和能力,才能夠聚集起足夠的人馬。沒有李淵,他們什麼都不是。

然而,他們三人對李淵的想法很不清楚,不敢貿然將起兵的計劃告訴給他。怎麼辦呢?劉文靜、裴寂、李世民策劃了一個“美人計”。一天晚上,由裴寂出頭請李淵喝酒。趁李淵酒醉之後,將幾名晉陽宮女送到李淵床上。第二天,李淵酒醒後,發現床上有幾名陌生美女,整個人都是懵的。裴寂走過來威脅他,如果不答應起兵,就將李淵強迫晉陽宮女侍寢的事情報告給朝廷。李淵無計可施,最後一想,反正橫豎都是死,不如……於是,就有了轟轟烈烈的“太原起兵”。

劉文靜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為何在天下未定

除了策劃太原起兵後,劉文靜又冒著生命危險出使突厥。我們知道,突厥一直是中原政權的心腹之患。他們來自北方,動不動就揮師南侵,劫掠財產和人口。太原地處邊境,時刻面臨突厥的威脅。李淵、李世民父子從太原起兵,逐鹿中原,後方必然空虛。那時候如果突厥趁機入侵怎麼辦?如何保障後方穩定呢?

劉文靜向李淵建議,保持與突厥的良好關係,並主動請纓出示突厥。劉文靜來到突厥後,極力遊說突厥首領始畢可汗,約定一旦攻克京師,“人眾土地入唐公,財帛金寶入突厥”。始畢可汗很高興,滿口答應,借了2000騎兵給劉文靜,還贈送1000馬匹。

對於缺人缺馬的李淵來說,這真是一個豪華大禮包啊。李淵高興壞了,對劉文靜:“非公善辭,何以致此?”

618年,李淵在長安登基為帝,建立大唐王朝,是為唐高祖。策劃太原起兵,以及出使突厥,使得劉文靜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極為特殊的功勞。因此,劉文靜被任命為納言,成為宰相。當年8月,李淵在《褒勳臣詔》中寫道:“尚書令秦王李世民、尚書右僕射裴寂、納言劉文靜恕二死”這就意味著,劉文靜得到了免死兩次的特權。

不過,因在征伐薛舉之戰中失利,劉文靜一度被削職除名。不久,隨李世民征討西秦時再立功勳,得以恢復爵位、封邑,被拜為民部尚書。可是,劉文靜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是因老朋友裴寂而引起的。裴寂在太原起兵中的作用不及他,官職卻越升越高,官拜尚書右僕射,遠在劉文靜之上。李淵對他很尊重,每次上朝時,必定請他同坐。上朝結束後,又將他一個人留下,討論事情,言聽計從。

劉文靜對裴寂獨自受寵很不滿。這種不滿又不能向李淵發作,只能發洩在裴寂身上。上朝時,只要裴寂發表意見,劉文靜立即表示反對,公然唱對臺戲。長此以往,劉文靜和裴寂這對曾經志同道合、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變成了劍拔弩張的敵人。

劉文靜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為何在天下未定

誰也想不到,劉文靜突然被捉拿下獄了。起因是劉文靜家中發生幾次鬧鬼事件,劉文靜弟弟劉文起請巫師到家中做法。巫師在夜裡披髮銜刀,作法驅邪。事有湊巧,那幾天劉文靜有一個愛妾失寵,將這件事告訴了兄長。兄長見妹妹在劉家也沒啥前途了,索性告發到朝廷,稱劉文靜打算謀反。

謀反是一件很嚴重的控告。李淵將劉文靜捉拿下獄,然後讓人進行審理。不知道李淵出於什麼心理,竟然安排裴寂和蕭瑀為主審官員。蕭瑀與劉文靜沒啥過節,但裴寂明顯與劉文靜不對付,他審理這件案子,劉文靜能有什麼好果子吃?經過審理,蕭瑀認為這不是謀反。李世民也站出來為劉文靜說話,說他不過是發洩不滿情緒而已,“非敢謀反,極佑助之”。

就在這關鍵時刻,裴寂出來插了老朋友後背一刀。他說:“文靜才略,實冠時人,性復粗險,忿不思難,醜言悖逆,其狀已彰。當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敵,今若赦之,必貽後患。”什麼意思呢?裴寂說劉文靜確實很有謀略、才能,但性格猜忌陰險。如今天下未定,如果輕易赦免劉文靜,恐怕會有大患。

應該說,裴寂這些話都是誅心之論,卻打動了李淵。李淵本來就很猜忌劉文靜,聽裴寂這一說,立即就殺掉了劉文靜。這時候,離李淵承諾“恕二死”還不到一年。劉文靜臨死前感嘆說:“高鳥逝,良弓藏,故不虛也。”

劉文靜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為何在天下未定

劉文靜的死在當時可以說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因為這一件事情,李淵背上了謀殺功臣的罪名。那麼事情的真相又是什麼呢?難道說真是如劉文靜死之前所感嘆的“鳥盡弓藏”一樣嗎?李淵僅僅是因為現在他已經沒有用處了而且他功高蓋主就將其殺害了嗎?劉文靜是唐朝得以建立的最大功臣,如果沒有他,唐朝的建立可以說會遇到很多的阻礙。作為開國的功臣,在李淵稱帝之後,劉文靜自然也是等到了很多的賞賜,並且當時還得到了李淵的重用。然而在當年晉陽起兵的另一個核心的人物裴寂卻更加的收到了李淵的尊敬與重用,還公開的稱讚他是開國的第一功臣,這樣的差距讓劉文靜有了很強的失落感。

面對了朝廷對他的種種不公平的待遇,劉文靜心中的不滿也是日益的增加,他認為裴寂的才能和功勞都是在自己之下的,而他處在的位置和受到的尊重卻遠遠的在自己以上。事實上劉文靜和裴寂的關係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挺不錯的,在晉陽的時候他們就是多年的好友。但是昔日的好友在權力和榮耀的年前卻逐漸的成為了對手,劉文靜也開始漸漸的將朝廷對他的不滿轉移到了裴寂的身上,兩個便對立起來了。

劉文靜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為何在天下未定

劉文靜的壓抑和不滿漸漸的變得顯而易見了,但是事情的導火線卻出在了一個女人的身上。原來,劉文靜有一個小妾,這個小妾也因為得不到劉文靜的寵愛便對他懷恨在心,想要司機報復劉文靜。在有一次,劉文靜和自己的弟弟喝酒聊天時,因為自己的情緒不好,劉文靜便借酒消愁喝得爛醉如泥。醉酒之後,他將自己心中的不滿大聲的宣洩了出來,隨後便拔出了自己的劍,向著房柱亂砍並且叫道定當取裴寂的首級。不巧的是,他的這一個舉動剛好被他的小妾看到了,這個小妾一看自己的機會來了,便將他所看見的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他的哥哥,並且慫恿他的哥哥去告發劉文靜。

不久之後,劉文靜就被以謀反的罪名被捕關進了監獄之中,而審理這個案件的人表示裴寂和當時的中書令。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事件,劉文靜表現得也是非常的冷靜,他認為朝廷對自己很不公平,在起義的時候,劉文靜是司馬而裴寂是長史,他們兩個人的官職還算相當的。而如今他的功勞並不比裴寂少,而他的地位卻遠遠的在裴寂之下,劉文靜承認了對此他的心中有一些怨言,可能是酒後發了幾句牢騷而已,並沒有謀反的意思。

劉文靜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為何在天下未定

當時的宰相李綱和中書令都認為劉文靜是酒後失言了,並沒有什麼謀反的跡象,不應該以謀反的罪狀論處。而當時李世民也為他求情說,他沒有謀反的跡象,但是這個時候裴寂的一番話卻讓李淵下定了決心,他說,劉文靜這個人心高氣傲,手段也是非常的陰險,他口吐狂言,已經表現出了謀反的跡象。而如今天下未定,危機四伏,如果不借此機會殺了他,放虎歸山之後,必定會後患無窮啊。

到了武德二年八月的時候,李淵最終還是下令以謀反的罪名處死了李淵,而他的弟弟也因為參與了這件事情被處死了。轟動了一時的劉文靜案件就以開國功臣劉文靜被處死而告終了。但是這個事件留給後人的思考並沒有就此而結束了。關於這一個案件可以說是疑點重重,眾說紛紜的,已經成為了唐朝歷史中的一樁疑案了。我們縱觀這個案件的開始與結束,其中的疑點有兩個,一個就是劉文靜到底有沒有謀反,二就是李淵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在沒有充足的證據下就處死了劉文靜。而這個案件有一個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做給李世民看的,他想給蠢蠢欲動的李世民一個警示,不要以為有才有功的人就可以任意妄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