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年橫掃東南亞,為什麼打不過印度?看看印度有啥“本領”

說起二戰時期,日本攻列印度的這場戰役,真是冒失的開頭,輕率的結尾。想當初,日本可是在東南亞叱詫風雲,依靠自身優越的作戰條件,攻下了眾多地區。

可這樣的好運氣在印度一點兒也沒顯現,反而落得十萬日軍被不滿兩師的印度士兵打的落敗而逃的結局。這極具反差色彩的結果真讓人瞠目結舌。

日本當年橫掃東南亞,為什麼打不過印度?看看印度有啥“本領”

該戰爭發生於1943年,史上名為英帕爾戰役。當時軸心國在世界戰爭中漸漸失勢,日本雖攻下了緬甸,但太平洋戰爭的陷入還是讓他們焦頭爛額。於此同時,他們的“友軍”——德國在歐洲板塊的日子也很不好過。

於是,德國與日本商議,希望能在亞洲地區開闢一塊新的戰場,好牽制住當時世界戰爭中的各方勢力。攻下印度後,日本便可直穿印度,與德國在歐洲會合,奪取最後極具輝煌的勝利。多麼完美的計劃,多麼誘人的戰利品,在日本看來印度是那麼的弱小,勝利指日可待。

日本當年橫掃東南亞,為什麼打不過印度?看看印度有啥“本領”

可就是這樣看起來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束手就擒的印度讓日本狠狠“摔了一跤”,就此之後再也不敢侵犯印度領土。那麼問題來了,日本當年橫掃東南亞,為何卻打不過印度?原因很簡單,看看印度究竟是有啥“本領”?簡言之,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日本當年橫掃東南亞,為什麼打不過印度?看看印度有啥“本領”

日軍征服欲過於急切,都沒仔細研究下印度的基本資訊,好巧不巧地挑了個雨季來打仗。這老天連續不斷地下雨,讓超過三萬數量的外來日軍染上了霍亂等一系列急性傳染病,藥物又不足,只能躺在叢林地裡等死。此為印度的“天時”。

不僅天氣如此,印度的地形似天然屏障,牢牢地守護著它。如果日軍要攻取印度,首先就要穿過一大片的叢林地帶。車輛無法進入叢林,只能單純靠騾馬、大象、人力來行進。且不說這叢林地帶單人輕裝上陣都穿行困難,何況還有大量的軍用設施、軍糧需要拖運。

而時不時來自空中的轟炸,也是讓日軍成了活靶子。軍糧運輸困難,由最先的每日六兩逐漸降到每日0。3兩,加上疾病的影響,一時日軍損失慘重。此為印度的“地利”。

日本當年橫掃東南亞,為什麼打不過印度?看看印度有啥“本領”

說是日本和印度打,實際上卻是日本與英國的較量。日本是有著先進的軍事實力,可英國也不差啊。日本士兵每日都吃不飽,還被疾病死死纏繞,這戰還未完全打響,日軍就已處下風。

英國的幫助、日軍指揮官的錯誤指揮、印度人民的奮起反抗無一不是勝利的重要元素。此為印度的“人和”。

日本當年橫掃東南亞,為什麼打不過印度?看看印度有啥“本領”

這三大本領就是讓日本落敗而逃的原因,讓日軍就此成為笑話。更為搞笑的是,當日軍戰敗逃往緬甸時,為了強要面子,特地提前休整了一段時間,然後趾高氣昂地進入緬甸,彷彿他們是凱旋而歸的英雄。這樣的前後對比,只能讓人苦笑不得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