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魏政權的最後柱石,如若不死,司馬炎不敢稱帝

《三國志》:“高貴公才慧夙成,好問尚辭,蓋亦文帝之風流也;然輕躁忿肆,自蹈大禍。”

司馬懿的行動

司馬家族最終能夠取代曹魏,建立晉朝,是幾代族人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們瞭解這段歷史,就會發現似乎上天都在幫助司馬氏,這才使得司馬炎能夠最終稱帝。縱觀這幾十年的朝中爭鬥,司馬氏族人都做了什麼樣的努力呢?

要知道,司馬懿成為曹操的部下,是曹操極力爭取的結果。在一開始,司馬懿鄙夷曹操的為人,是不屑與他為伍的。但是,礙於曹操的強權逼迫,司馬懿最終還是成為了曹魏的臣子。曹操一方面敬重司馬懿的才智,另一方面又對他頗為提防。在《晉書》當中,記載了曹操告誡曹丕的這樣一段話:“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在曹操心中,司馬懿不是寄人籬下之人,要時刻盯防著他。

然而,看起來曹丕並沒有將父親的這番話放在心上。我們都知道,曹丕和曹植爭奪王位的時候,司馬懿不僅堅定地站在了曹丕這一方,還為曹丕想出了不少計策,這使得曹丕非常重視司馬懿,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左膀右臂。等到曹丕日後稱帝以後,司馬懿的地位更是接連上升。

曹丕也算是一代明主,因此在此期間,司馬懿即使心中有想法,也肯定不敢透露出來。或者說,這一時期的司馬懿,應該還沒有想過要取代曹魏。畢竟對於他而言,能夠成為一個一人之下的臣子,也算不上是一件壞事。然而,有時命運就是這麼古怪,似乎就要推著司馬懿繼續向前進發一樣。

曹丕於公元220年稱帝,可他卻沒能當上幾年皇帝便因病離世。曹丕臨終前,為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了四位輔佐大臣,他們分別為曹氏家族的曹真、曹休以及門閥勢力的陳群和司馬懿。曹叡雖然同樣頗有能力,可他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同樣是一個短命帝王,登基沒多久便一命嗚呼。再加上這個時候,託孤大臣曹休以及曹真也先後去世,整個朝政似乎都落入了司馬氏家族手中。

面對年幼的皇帝曹芳,整個朝中出現了兩股勢力,一方是以曹氏家族為代表的曹爽,另一方則是以司馬氏家族為代表的司馬懿。雙方經過一番較量過後,司馬懿獲得了這場競爭中的勝利,為自己的後人掃清了眼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看起來,天下似乎已經就在眼前。

然而,此時此刻曹氏家族卻又出現了一位能人,他是曹魏政權的最後柱石,這個人便是年幼的皇帝曹髦。

曹髦的反抗與失敗

司馬師立曹髦為帝時,對方不過還是個13歲的孩子。或許在司馬師的眼中,年紀小的帝王更便於掌控。然而他和司馬昭都沒想到,眼前的這個孩子竟然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阻力,甚至多年的努力差點都功虧一簣。

曹髦從小便天資過人,成為皇帝后便想著復興魏室。此時的朝政被司馬家族掌控,幾乎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卻沒人敢主動說出來。但是,年幼的曹髦卻直言不諱地對眾人表示:“司馬昭的野心,就連路邊的行人都看得出來”,這句話後來則被衍伸為那句著名的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知道,自己如果不奮起反抗,終有一天會被罷黜,什麼都做不了。因此,他手持寶劍,率領侍衛一同前往司馬昭的宮殿,想要徹底做一個瞭解。然而,在宮殿的門前,曹髦卻被自己的舍人成濟刺殺。原來,曹髦身旁的人早就已經被司馬昭收買,他的此次反抗幾乎就是一個死局。

曹髦死後,曹氏家族徹底失去了敢於反抗司馬家族的人,試想一下,曹髦如若不死,司馬炎不敢稱帝。由此可見,曹氏家族的覆滅,幾乎是多個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司馬家族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最終換來了一個屬於他們家族的天下。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司馬家族擅長宮鬥,這才使得晉朝後期爆發了大規模的內亂,最終導致了整個古代中原地區的動盪。從這一點來看,似乎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