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河沿岸有個底蘊深厚的風渡口村,原屬郯城縣,現歸羅莊區

前陣子,作者和朋友從臨沂市蘭陵縣來到鄉城縣李莊鎮。導航地圖帶著我們沿著沂河快速行進,中途經過羅莊區青墩鎮。

涑河沿岸有個底蘊深厚的風渡口村,原屬郯城縣,現歸羅莊區

是朋友開車,作者坐在後面。初夏,沂蒙大地已是一片濃烈,因此在漫漫征途中,作者情不自禁地望了幾眼窗外的風景。

透過青墩鎮駐地後,我們按照導航方向行駛,繼續向東行進,逐漸靠近大河。而大河東岸不遠處,就是沂河的幹流。就在這個時候,車窗外一塊閃亮的石碑引起了作者的注意。

涑河沿岸有個底蘊深厚的風渡口村,原屬郯城縣,現歸羅莊區

筆者趕忙在導航圖上看了一眼,發現上面有這樣一個地名:風渡口。這名字聽起來很有詩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黃河上的風陵渡——金庸武俠人物的俠骨柔情之地。風陵渡很有底蘊,那麼,風陵渡的典故是什麼?筆者心中有些疑惑,於是就叫朋友停下腳步,到村裡去看看。

從刻有三個大字的石碑上往北走,是這個村莊的南北主要道路。沿著馬路往前走,不遠處有一塊功德碑。題詞中,不僅記錄了捐獻修路的愛侶名單,還簡述了風渡的歷史。

根據碑上的記載,唐貞觀年間,風渡因北依風渡嶺,南靠宿河渡口而成為名副其實的風渡。

涑河沿岸有個底蘊深厚的風渡口村,原屬郯城縣,現歸羅莊區

由於青墩鎮在歷史上大多屬於鄉城縣,後來又劃歸羅莊區管轄,因此風渡的名稱來源於《鄉城縣誌》。

縣誌對風渡的解釋基本上與功德碑相同,但也有一點提及:風渡嶺上原為大唐盛世的唐碑。這也是唐代先民活動的重要證據。

風渡的歷史底蘊,不僅體現在名稱的來源上,還體現在村落原有的古蹟上。實際上,在鄉村文化牆上,有一些關於這個歷史遺蹟的介紹。這座古蹟,就是清代修建的仁義橋。

涑河沿岸有個底蘊深厚的風渡口村,原屬郯城縣,現歸羅莊區

如今的須河道與風渡口村相距不遠,但到了清代,其故道卻緊挨著風渡口村。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曾到過這裡,當時這裡沒有橋樑,交通十分不便。因此,上諭讓沂州知府在此建一座橋。

涑河沿岸有個底蘊深厚的風渡口村,原屬郯城縣,現歸羅莊區

當時,修路建橋條件有限,需要投入大量資源。聽說附近三十個村子都是靠花錢蓋橋來維持生計的。這座橋的名字是為了紀念這一經歷。

經歷了數百年的變遷,滄海桑田,仁義橋已不如當年。直到幾年前,在發展鄉村旅遊的背景下,當地政府決定沿河故道重新規劃和建設景點。聽說此事,附近許多村民捐出了大量的物資。這一情形,猶如仁義橋美談的再現,讓人感受到沂蒙大地淳厚的民風。到此遊覽,不但能欣賞沿河古道的景色,還能學到人文歷史知識。在這方面,渡船不愧是一處底蘊深厚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