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副攻:被忽視的進攻手,她們將是李盈瑩持續進步的關鍵

女排副攻:被忽視的進攻手,她們將是李盈瑩持續進步的關鍵。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副攻只是輔助性的攻手,排超二年決賽第二場,王媛媛和鄭益昕雙雙得分上20,但是,李盈瑩狀態不好,最後還是輸。青銅一代的副攻進攻也很不錯,但是,主攻線太軟,所以,很難取得好成績。大體上,副攻進攻成功率必須到50%才不賠錢,低於45%則無法忍受,教練必須對自己的戰術安排進行檢討,找出解決的辦法。成功率低的原因大體有兩條,一條是過分依賴副攻進攻,被盯防,好比青銅一代。另一條是磨合不夠,好比18年,教練搞什麼大國家隊,提速後,連主攻線都存在磨合不夠的問題,何況是副攻。副攻的進攻以快為主,往往忽視力量,也就是打出去球的速度偏慢。

力量不夠,一旦被防起,很容易送防反,這和歐洲那些大力亂掄女不同,她們的球因為力量大,即使被防起來,質量也不佳,對方不容易組織有效防反,這是副攻成功率必須高才不賠錢的一個原因。副攻的進攻是以犧牲邊攻的進攻為代價換來的。簡單點說,主攻接一傳,到底是保證一傳質量,還是控制自己的重心,以準備進攻。歐洲,選擇控制重心,中國則選擇保證一傳,因為中國很重視副攻的進攻。保證一傳,忽視控制重心,這就是犧牲主攻的進攻。當然,這是有形的犧牲。還有就是無形的犧牲,主攻必須多練習一傳,一傳不好的主攻不用,選擇四人一傳體系等等措施保證一傳質量。這是副攻進攻成功率必須高的另一原因。李盈瑩剛進瓜隊的時候,一傳動作可規範呢!李盈瑩後排接,前排不接,這樣既能接好一半一傳,也能保持體力和精力用於進攻。如果安排李盈瑩接六輪一傳,天津四強比賽遇到強隊必敗無疑。

但是,後來學乖了,作為主要得分點,首先是要保持好自己的重心,然後再追求一傳質量。這一改變,你明白點什麼!有些崇洋媚外的球迷看到外國經常採取側身接一傳,便以為是新技術,引領著時代潮流,要中國隊也跟著學習。中國球員要這麼接,別人我不知道,下來肯定要被第一贏黑訓斥,側身接一傳,重在保持自己的重心,並不特別關心一傳質量。一傳無法保證,還打什麼多點開花?這不是和教練作對嗎?副攻想改變輔助的命運必須掌握其他技術,提高下球能力,適應能力。袁心玥這樣的身高,會打半高球比會打背飛好。可惜了,沒有碰到因材施教的好教練。如今,即使快攻練到出神入化,也難逃快攻自身的缺陷,只能夠是輔助性攻手。歐洲球隊不重視副攻進攻,把她們稱為攔網手,事實也是這麼用,所以,歐洲邊攻很累。

中國則相反,過分重視副攻進攻,反而削弱邊攻的進攻實力,同樣不可取。副攻的使用,最合理的是里約週期,但這與當時的主教練無關,是當時排球環境逼出來。四年後,排球環境變了,教練還是那個教練,豪無掩飾地犧牲邊攻的進攻,來保證副攻進攻,18年,19年,不都是這樣嗎?俄羅斯的副攻,打的半高球,能夠一定程度彌補主攻弱點,當然,歐洲保姆,尤其是俄羅斯保姆,都有一定的進攻實力,即便如此,卡輪也很正常,何況是楊藝。天津女排全錦賽能夠成功,還有一個原因,王藝竹前排多一輪的進攻機會,有三輪。女排副攻:被忽視的進攻手,她們將是李盈瑩持續進步的關鍵。這麼打只有2輪,也就是李盈瑩王藝竹同時在前排的時候,除了姚迪,換誰都會選擇傳李盈瑩,因為進攻實力差別太大了。如此一來,李盈瑩的進攻不是70次,而是80次,90次。六輪被追發的一傳,再這麼高負荷的進攻,一傳也很容易崩。

對此,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