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1。 公元483年,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出生

2。 公元1610年,明朝萬曆年間旅居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逝世

3。 公元1904年,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出生

4。 公元1905年,音樂家冼星海誕生

5。 公元1939年,《黃河大合唱》首次演唱

6。 公元1949年,暹羅正式更改國名為泰國

7。 公元1949年,聯合國大會投票同意以色列加入聯合國

8。 公元1950年,我國與丹麥建交

9。 公元1986年,“一代詞宗”夏承燾教授逝世

10。 公元1994年,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總統

文章轉載自:浩然文史

16世紀後期的大明儘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內有農民叛亂,但在表面上依舊是“歌舞昇平”。誰也無法預料到僅僅幾十年後後金的鐵騎便會攻破山海關,與李自成的闖軍一起將帝國覆滅。

但此時的大明社會已經出現了一些徵兆與變化,即西方天主教傳教士第一次大規模地來華進行傳教活動,並將西方先進的科技與火藥技術帶到了中國,而這種現象在幾百年後會再次出現,不過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

暴力

的形式出現。

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上海徐彙區最大的天主教堂

1

傳教士來華之前的世界

15世紀的歐洲迎來了大航海時代,這個自希臘羅馬文明時代便開始利用海洋資源的文明再一次認識到了海洋的重要性,而且他們不再將目光聚焦於歐洲附件的海域,而是開始進行遠洋大探險。

毫無疑問,對財富的渴求對於這批“亡命之徒”來說是最大的誘惑,哥倫布就曾經說過:“黃金是一個奇妙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成為他想要一切物品的主人。”這句話可以稱得上是航海者的信條了。

1487年迪亞士率領船隊遠航,在暴風雨的影響下船隊偏離了原有的航線,但卻沒想到船隊在混亂之中竟到達了他們前所未到過的地區即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自歐洲西行,

發現

了美洲大陸,1497年達伽馬率領船隊到達印度,1519年麥哲倫開啟了環球之旅並在三年後返回歐洲。

這一個個前所未有的地理大發現使得世界開始連線成一個整體,而西方傳教士也隨著開始向歐洲之外的地方前進。

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2

傳教士利瑪竇

傳教士來華傳教,其面臨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能讓中國人相信並信奉天主教,畢竟生活了幾千年的中國人從來沒有接觸並瞭解過這個完全西方化的宗教。作為傳教士的重要代表,利瑪竇在進入中國後遇到的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十分關鍵且重要,如果能夠讓中國人相信天主教是值得信奉的,那麼這次傳教活動就是極為成功的。

利瑪竇與其他傳教士不同,他沒有選擇從底層百姓入手,他認為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用在基層佈道,不如直接從政府高層官員著手,一旦官員開始信奉天主教,那麼百姓也會跟著相信,這樣所帶來的效益是極高的。

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利瑪竇像

利瑪竇在進入中國之後結識了出身官宦家庭的瞿汝夔並與其結成朋友,作為接受過系統良好儒家教育的瞿汝夔深知天主教要想在中國得以傳播,必須與儒學相結合即採取“知識傳教”的策略。

在瞿汝夔的建議之下,利瑪竇將天主教與儒家的經義進行努力的融合即“以天補儒”,此做法立即使利瑪竇結識了一大幫中高層知識分子與官員,併成功地將天主教傳播下去,而他也從此進入士大夫的上層圈中。朝野中的眾多士大夫與利瑪竇交好,並被其帶來的西方科學知識所折服。

當時即有人撰詩稱讚利瑪竇:“西極有道者,文玄談更雄。非佛亦非老,飄然自儒風”,此詩不但將利瑪竇進行了高度的讚揚,而且十分明確地展現出利瑪竇“以天補儒”策略的正確性。

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利瑪竇身穿儒服與徐光啟交談

甚至在利瑪竇去世後依舊有眾多士大夫寫文以紀念,這也可以看出“知識傳教”策略的得當之處。

當時的另一位傳教士金尼閣曾對利瑪竇進行過評論:“生活在這樣一

個人

民聰明、智慧的民族,生活在這樣一個把外人統統視作蠻夷的國度裡,利瑪竇有如此高的聲譽,這是歷史上所沒有過的,也是不可能的。”此言可以十分形象地概括出利瑪竇的貢獻。

3

傳教士與中國士大夫

作為能夠決定國家發展前途與命運的群體,官員之間向來存在著眾多小團體,而對於天主教是否應該在中國傳播這個問題,官員之間也存在巨大的分歧。大體來說可以分為三種:

其一是入教者,以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為主要的三位,而這三位也被稱為明末天主教的“聖教三柱石”。在這三位之中又以徐光啟最為傑出,1603年考進士未中的徐光啟正式受洗入教,並獲得教名“保祿”。

作為明末非常重要的知識分子和天主教徒,徐光啟在自然科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與利瑪竇共同翻譯諸多西方科學著作,例如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撰寫的《幾何原本》,他還與傳教士熊三拔共同翻譯了介紹西方水利方法的《泰西水法》。

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油畫:利瑪竇與徐光啟的“文化盟約”

系統學習西方曆法知識之後,徐光啟開始主持《崇禎曆書》的編寫工作,而這本曆書也成為後來盛行中國數百年的《時憲曆》的藍本。而徐光啟最著名的著作當屬集中西方農業知識大成的《農政全書》。

除徐光啟外,李之藻與楊廷筠也是明末非常重要的信奉天主教的官員。李之藻官至光祿寺少卿,並與徐光啟共同參與了諸多書籍的翻譯工作。此外他還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的繪製者,這是中國第一幅出現美洲大陸的世界地圖,也開創了中國人繪製世界地圖的先河。

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坤輿萬國全圖

其二為反對天主教之人,其理由也多為一些傳統“衛道士”之言論,認為天主教是異端和蠱惑人心、歪曲儒學之說,此外還有信奉他教之人如信奉佛老之學之士大夫亦對天主教進行批駁,此類士大夫有王啟元、許大受等。

其三為對天主教有好感但卻沒有入教之人,如葉向高、馮琦等人,這一類人的特點便是被利瑪竇所帶來的西學所折服,而且在利瑪竇的“知識傳教”策略下對於西學並沒有很大的反感,但因一些問題,比如“婚姻”(天主教主張一夫一妻制),這些士大夫多有妻妾,所以儘管對天主教存在好感卻並沒有入教。

這兩類人中,第二種屬於直接反對者,雖然在利瑪竇時期這一部分人並不佔據主流地位,但當利瑪竇去世且清朝入關之後,這一批人立刻獲得了主導地位,開始對天主教進行猛烈的進攻,也由此產生了清朝初年的“曆獄”事件,對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雍正時期,隨著天主教與清政府的矛盾愈發增多,雍正帝下令禁止天主教在民間傳播,此後雖然傳教士依舊存在於宮廷,但民間已很少出現傳教士的身影,直到一百多年的鴉片戰爭,傳教士跟隨火炮重新來到中國的

土地

進行傳教。

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康熙時期的傳教士代表湯若望

4

評說

明末清初的天主教傳教士來到中國之後,採取了和平的知識傳教的手段進行天主教義的傳播,並致力於使政府官員與知識分子入教。

當時的大明雖然國力日漸衰頹,但依舊處於中華文明的巔峰時期,自信的中國官員並沒有排斥來自大洋彼岸的“異教”,而是選擇與其合作,以給中國介紹傳播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而清朝入關不僅結束了明的統治,也徹底結束了文明自信的時代,不得不令人嘆息。

歷史上的今天丨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為何皈依“洋教”?

▲鴉片戰爭使傳教士再度捲土重來

參考文獻:

1。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

,2006年版。

2。李業業:《在剛性史料中尋找軟性的情感:讀 《兩頭蛇 ———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 》,《中國比較文學》2007年第03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