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大撤退!德意志軍團本可以大獲全勝,為何裹足不前?

宜將剩勇追窮寇。

阿道夫如果早知道這句話,二戰的走向或許會有很大不同。在1940年,德意志裝甲軍團已經在西歐戰場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法蘭西這個歐陸宿敵也已經臣服德意志,此時應該是阿道夫最志得意滿的時候。然而所有的失敗,往往都隱藏在成功的背影下。

敦刻爾克大撤退!德意志軍團本可以大獲全勝,為何裹足不前?

敦刻爾克大撤退,就為後來的諾曼底登陸埋下了伏筆,德軍當時已經可以對敦刻爾克展開合圍,卻在距離敦刻爾克幾公里的地方裹足不前,白白給了英法聯軍撤退的機會。這是阿道夫的網開一面,還是他的百密一疏?

就目前學者的研究來看,阿道夫並沒有直接下達讓德軍“停止前進”的命令,但阿道夫在對待敦刻爾克英法聯軍的問題上,卻始終在搖擺不定。在巨大的不確定下,敦刻爾克前線的德軍只能停下待命,而這恰恰就是一種決策。

敦刻爾克大撤退!德意志軍團本可以大獲全勝,為何裹足不前?

德意志軍團在當時已經是強弩之末,士兵們急需休息,油料也需要補充。而此時的敦刻爾克,英法聯軍依然手握重武器,擺開了防禦的態勢,以德軍當時的戰術水平,大縱深突防戰是拿手好戲,但攻堅戰並非是德軍的強項。阿道夫擔心就算德軍將敦刻爾克的敵人一網打盡,德軍也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阿道夫希望部隊可以停下來,以集結兵力發動全面攻擊,而前線的將領深知戰機的稍縱即逝,要求立即進軍。

敦刻爾克大撤退!德意志軍團本可以大獲全勝,為何裹足不前?

在對待敦刻爾克的問題上,德軍高層鬧得不可開交,而這似乎在二戰中是第一次,在接下來的東線戰場上,類似的場面還會屢次發生。

等到德軍決定進攻的時候,已經是3天以後了。在這寶貴的三天時間裡,盟軍加固了防線,讓德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鮮血的代價,而盟軍則開始調集大量戰艦,將這三十多萬人分批運回了英格蘭。值得一提的是,皇家海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對德軍發動的炮擊,這是德軍最難以承受的。

敦刻爾克大撤退!德意志軍團本可以大獲全勝,為何裹足不前?

阿道夫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盟軍計程車氣。彼時在敦刻爾克的盟軍猶如喪家之犬,而德軍則士氣高昂,如果一鼓作氣的話,敦刻爾克撤退就不可能實現。

這是德軍高層的一次集體失誤,而且只是第一次。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