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唐玄宗能讀懂李白的這首千古名作,或許就沒有“安史之亂”了

如果唐玄宗能讀懂李白的這首千古名作,或許就沒有“安史之亂”了

李太白是典型的表演系文藝男生,也是長安吐槽大賽的冠軍楷模。他可以假裝看不見,也可以偷偷地想念,更可以喝著酒、唱著歌、寫著詩,然後把一個人罵得五體投地,遍體鱗傷。汪倫只是個深深崇拜李白的農村娃,有點小錢兒,便好吃好喝地招待偶像,於是李白一首《贈汪倫》將他頌為了友誼的代表;李邕是長安城聲名顯赫的大師,只因嫌棄了李白幾下下,就被李白用一首《上李邕》把他狠狠摁在了恥辱柱上。

如果唐玄宗能讀懂李白的這首千古名作,或許就沒有“安史之亂”了

其實,李白把一切都看得明白,他只是不想過多招惹不在浪漫範圍內的事物,因為那必會影響這位詩仙的創作,所以他有時候只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著楊貴妃就是一頓“雲想衣裳花想容”,但面對魯地的儒生他卻大膽罵出“白髮死章句”。由此可見,李白之狂也會選擇時機發作,李白之通達明徹也會半隱半藏。唐玄宗天寶末年,大唐危機四伏,長安暗流湧動,昔日輝煌的帝國正面臨巨大變故,心思縝密的李白早已覺察到了這一苗頭,對大唐有著深切感情的他自然會擔憂。一日晚,李白獨自飲酒醉,看著天上之月陰晴圓缺來回變換,他有感於大唐命運,遂提筆寫下了這一首千古名作。

如果唐玄宗能讀懂李白的這首千古名作,或許就沒有“安史之亂”了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這首詩明面上全是寫月亮之事,而全然未提及大唐時運,但仔細解讀之後才知道,李白這是在赤裸裸的暗示!首先,這首詩可分為兩段,前8句為第一段,主要闡述了月亮的一些自然現象,後8句為第二段,李白透過月亮來暗諷某山,並藉此給大唐皇帝和子民提個醒。下面我們詳解之。

如果唐玄宗能讀懂李白的這首千古名作,或許就沒有“安史之亂”了

第一段沒什麼特別的,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七、八兩句“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由月亮自然會聯想到嫦娥、吳剛、桂樹以及玉兔,而李白對於玉兔整夜整夜地搗制仙藥產生了疑問:這些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很明顯,李白在這裡小小地嘲諷了唐玄宗一把,嘲諷或許不太確切,應該說是委婉的勸誡。唐玄宗執政後期,不再勤於政務,反而痴迷於美女與長生不老仙藥之間無法自拔,而嫦娥當初偷吃的正是此種藥,兩者一對應,李白之意彰然若顯。第二段的資訊量就大了!

如果唐玄宗能讀懂李白的這首千古名作,或許就沒有“安史之亂”了

先來看“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意為:傳說月亮上有一個大蟾蜍,是它把月亮漸漸吞噬殘缺了。“蟾蜍”是誰?兩層含義:其一是指月亮上的仙物,傳說月亮上有兔與蟾蜍;其二是隱指安祿山。“大明”是哪兒?兩層含義:其一是代指月亮,古意中大明有月亮之意;其二是暗指大明宮,也就是大唐。那麼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安祿山這隻蟾蜍正在禍害大唐!“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意思是:以前有位勇士叫做后羿,是他將天上的十個太陽射落了九個,才保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寧。李白這是啥意思?要知道,安史之亂髮生前夕,安祿山勢力做大,幾乎與唐玄宗平起平坐,而玄宗卻不管不問,任由其發展。所以李白將安祿山形容為另一個太陽,希望玄宗能夠將它射落。

如果唐玄宗能讀懂李白的這首千古名作,或許就沒有“安史之亂”了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月亮上的害人精越來越邪惡,已經把月亮汙染的再也無法觀賞;我感到憂心疾傷,這種感覺真是催人心肝啊!在這裡李白又將月亮隱喻為大唐,而“陰精”則是指安祿山,與前面的形容一致。李白對於大唐的感情是極為深厚的,那是他夢起航的地方,所以眼睜睜看著昔日盛景逐漸隕落,他的心裡能不難受嗎?然而更難受的是,天子卻是自我放棄。這首詩寫下不久後,安史之亂就發生了。評論家陳沆雲點評道:“憂祿山將叛時作。”蕭士贇點評說:“按此詩借月以引興。日,君象;月,臣象。蓋為安祿山之叛,兆於貴妃而作也。”嗚呼哀哉,只怪玄宗已昏,否則當他看完這首太白之作,必定會採取措施,將亂臣賊子的陰謀扼殺於搖籃之中。只可惜,大唐的月亮,已經不亮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