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作者丨妙黛

“我是一名一無是處的天才”

他叫杜青雲,是一名天之驕子。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15歲那年,他以湖南省全省第二的成績考入北大,上了三年大學後卻主動退學。

2020年再次參加高考,並以全省第一的成績成功地考入了清華大學。

杜青雲的這番經歷,聽起來的確夠神的!但他退學的舉動,也一樣令人費解。

前不久,他終於在媒體面前吐露心聲,人們才有了答案。

杜青雲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服從,乖巧,馴化。

父母很少尊重他的意見,只是一味地幫他做選擇。哪怕上大學、選專業,也是父母給定的院系。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被束縛了多年,杜青雲想要飛,卻被拴住了手腳。

他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撕裂的狀態,腦子裡就像有兩個小人兒:一個是希望自己迎合父母的期待,做眾人眼中的好孩子;另一個是真實的自己,非常痛苦,瀕臨崩潰,無法繼續在北大待下去。

即使杜青雲跟父親說明了自己抑鬱的困境,父親還是根本沒有問他為什麼要退學,只是堅決表示:不可以。

沒人關心他的內心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

父母關心的,只有自己的面子。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到了大三的時候,他終於撐不下去。不得已,父親同意了他退學。

再次回到高三的教室,他就像重生了一樣。

這一次,他重新找回了自己,再次高考,他忠於了自己的選擇。

現在的杜青雲,不過是一個不到20歲的少年。可是他的人生卻經歷了蛻變與重生。

他說:我一直被馴化,十幾年都沒有反抗過。到了大學才上這門課,這時候反抗的成本已經很高了。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我們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考上名校,給他們的人生打一個包票。

可是,大學並不是人生的終點。

被父母裹挾的人生也許會暫時平坦一點,但是那終歸不是孩子們自己選擇的路,內心的糾結、衝突和痛苦將一路糾纏。

說到底,把孩子送入大學並不是教育的終點,培養出一個心理健康、能夠幸福的人才是。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考上大學後,他不知所措

杜青雲的經歷,並不是個例。

那些所謂的天才,那些吃過十年寒窗之苦的學子們,很多“死”在了大學裡。

他叫張非,被稱為“名校甩不掉的孩子”。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第一年高考,被複旦大學錄取,可是他一心只想上北大。

第二年,圓夢北大後,因為沉迷遊戲一年掛科7科,被北大勸退。

第三年,去了隔壁的清華大學,同樣因為掛科太多而被勸退。

第四年,再次回到清華,雖然還是沉迷遊戲,但是在父母的陪讀之下勉強撐到了畢業。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可以說他是天之驕子,稱之為神童也不為過。可是,他也實實在在是被家庭教育耽誤的孩子。

作為家裡的獨生子,父母給予他的愛可以說是溺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只需要搞好成績,什麼都不用管。

在清華陪讀的時候,母親沒錢住酒店,只能在校園長椅上過夜,被蚊蟲叮得渾身紅腫,張非卻一點觸動也沒有。

長期溺愛的環境,加上父母對他未來的操控,讓他變成了一個空心的孩子。

他說:我一直找不到動力去學習,去積極地生活,歸根到底,我沒有生活的精神支柱,我不懂,我活著到底追求些什麼……

像張非這樣的孩子,我們都知道他們是天才,是學霸,可是誰又去想過,他們只不過是一個個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孩子。

北大教授徐凱文曾經提出過一個“空心病”的概念,說的是孩子從小被功利與成績推著走,長大後會變成內心沒有尺度的空心人。

空心病的嚴重程度絲毫不亞於抑鬱症,抑鬱症是所見之物皆致鬱,空心病是所見之物皆迷茫。

我們總是告訴孩子,上了大學就好了。

但是真實的生活卻告訴他們,讀了大學並沒有變好,只會讓他們更加迷茫。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教育不是馴化,而是輔助

根據埃裡克森發展理論,12-19歲,一個人最重要的心理任務就是“完成自我同一性”。

也就是說,他們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誰,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可是現實狀況是,大多數孩子無法完成這一心理蛻變。我們都在告訴孩子,你考個好大學就行了。

他們根本不知道大學是什麼,大學對於自己有什麼意義,自己為什麼要考大學。

被父母拉著走了太遠的孩子,自己失去了行走的動力。

同事家的孩子曾經大學畢業後,本來打算留在天津發展。

可是同事覺得自己只有一個兒子,留在外地不放心。於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用了很多方法,要求兒子回老家過穩定的生活。

兒子確實聽他的話回來了,可是回來之後卻沒有去上班。每天就在家打遊戲,沒錢了就跟他要。

同事想要跟兒子談談,兒子就說:你不是要安排我的人生嗎,那你就養我到死吧!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孩子也是如此。

別人選擇的路再好,終究不是自己喜歡的。

自己選擇的路,即使是跪著爬著也有毅力走完。

李玫瑾教授的女兒是個“學渣”,初中的時候,120分的數學卷子,她只能考十幾分。

面對這樣的女兒,李玫瑾沒有開啟雞娃之路,而是開始跟女兒商量,咱們將來可以不從事數學相關的工作,要不然你鍛鍊身體將來當個導遊,或者開個做手工的店,再不行當個行政秘書也行。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這些路都被女兒拒絕了,李玫瑾繼續發掘女兒的興趣。

終於有一天,女兒對她說,我喜歡唱歌,我想當個音樂老師。

李玫瑾看到孩子有了自己喜歡的事情,非常開心地告訴女兒:那你就好好唱,當不了大學老師就當中學的,當不了中學老師就當小學的。

在自己的強大動力下,女兒考上了一所藝術院校,畢業後成為一名音樂老師。

把孩子的人生交給孩子,父母應該做陪伴者,而不是驅動者。

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培養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培養一個能夠幸福的人,而不是一個單純的“做題家”。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把孩子的人生還給孩子

自從為人父母后,我們總是有深深的焦慮感。

生怕自己哪裡不夠好,自己不夠努力,從而影響了孩子的人生。

可是,走出半生之後,我們環顧身邊的人會發現,學歷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格與心態,習慣與心理。

一個擁有幸福力的人,走到哪裡都幸福。一個發自內心想要成長的人,一定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可是,那些被父母安排好的人,他們可能什麼都有了,卻缺少了主動生活的體驗。

那個15歲考上北大卻選擇退學的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影后張艾嘉曾經也是一名焦慮的媽媽,她從小就把兒子按照精英的路子培養。

四歲就穿禮服、說英語,五歲被稱為天才,六歲成為炙手可熱的童星。

九歲的時候,張艾嘉的兒子被綁架了。後來雖然被救出來,可兒子卻患上了抑鬱症。

從那開始,張艾嘉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焦慮的媽媽,她把孩子的人生還給他自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有一次母子兩個去埃及玩,共同乘坐一頭駱駝的時候,兒子回過頭對媽媽說:媽媽,謝謝你。

張艾嘉哭了:

“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謝我。我讓他成為當紅童星,他沒有謝我。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沒有謝我。可在落日餘暉的大漠裡,他由衷地感謝我。”

孩子要的人生,也許就是這麼簡單。

真正內心強大的父母,既懂得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援,也能在該放手的時候,把孩子的人生還給孩子。

即使他們跌跌撞撞,走上了那條不太好走的路。

可那畢竟是他們自己的人生,方向盤在他們自己手裡的時候,他們才能給自己加油。

高考結束,中考也快到了。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明白,上大學很重要,但絕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標,培養出孩子的內驅力與幸福力,才是教育的真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