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2021年6月23日,侯耀文去世14週年忌日,郭德綱“掐點”發了篇飽含深情的打油詩,以告慰恩師在天之靈。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不出意外的話相聲界又要烽煙再起了,因為侯耀華前一天發了個朋友圈,懷念胞弟的同時還暗諷郭德綱是“人渣”。

時至今日,持續了整整14年的“侯耀文遺產風波”也該有個了斷了,由郭德綱一手掀起的整整17年的相聲界恩怨,也應該評論一下是與非了。把範圍再擴大一點,成名17年,也是時候對郭德綱做一番公眾客觀的點評了。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文章分兩個大的板塊,一塊是郭德綱的貢獻,稱之為“救贖”,一塊是郭德綱的過錯,命名為“罪惡”。

郭德綱的“救贖”

郭德綱對相聲界的貢獻是肉眼可見、有口皆碑的,他一轉相聲市場的頹勢,把行將沒落的傳統藝術再次發揚光大,並無限度拔高了相聲的商業價值,從這點來說稱郭德綱為相聲界的“中興之臣”並不為過。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細分起來,郭德綱的“救贖”大概可以分為5個部分。

1、“復活”傳統相聲

80年代初瀋陽文聯做過一個統計,傳統相聲連單口帶群口對口總共600來段,其中有400段左右是馬三立、張壽臣等大師挖掘整理出來的。傳統相聲是相聲業最精華最寶貴的部分,幾乎窮盡了一切相聲技巧、語言結構,是後輩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寶藏。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然而建國後傳統相聲可謂“命途多舛”,尤其“相聲淨化”運動以來,傳統相聲幾乎徹底被“封印”;8090相聲進入電視時代,演員以說“彙編相聲”為榮,講究針砭時弊,求新求快,視“傳統相聲”為恥辱。

就這一點而言郭德綱絕對是相聲界的一大“異類”,90年代成立“北京相聲大會”以來就主打傳統相聲,好多年久失傳的段子經郭德綱整理再加工得以重見天日。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比如說最經典的《西征夢》,老相聲迷一聽就知道是傳統段子改的,最早叫《打白朗》,張壽臣先生的段子。郭德綱之前《打白朗》幾乎已經沒人說了,會的人更是鳳毛麟角。郭德綱承“大面包”白全福賜教學會這個段子,加以改良後再次搬上舞臺,效果火爆。

郭德綱對傳統相聲的改編、創新更是讓人歎為觀止,一個《誇住宅》衍生出好幾個經典段子,《你要善良》什麼的其實就是《誇住宅》的變形版本。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2、振興小劇場

郭德綱之前小劇場就有了抬頭的跡象,不少名家如李金斗師勝傑年齡大了以後頻繁去小劇場演出,為小劇場的活躍提供了助力。

但真正振興小劇場的非郭德綱莫屬。“德雲社”火爆以來小劇場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苗阜的“青曲社”,高曉攀的“嘻哈包袱鋪”都是這個時候成立的。

說句“殺人誅心”的話,郭德綱的“叛徒”都成立了2個相聲劇團,也養活了不少藝人。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3、中興相聲

郭德綱之前相聲“誤入歧途”很久了,肉麻無趣的“歌頌型”盛極一時,最典型的就是陳寒柏的《今非昔比》,在他嘴裡農民富得都快能登月了。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改變這一現狀的正是郭德綱。說傳統段子一門心思搞笑的郭德綱賦予了相聲更蓬勃的生命力,靠實力和誠意為相聲贏回了觀眾。可以說現在的相聲演員能養家餬口買房買車,絕大多數都要感謝一下郭德綱。

4、豐富了相聲技巧

郭德綱極大豐富了相聲的語言結構、技巧以及包袱。在這方面郭德綱至少有三點貢獻,一個是提供了許多原創包袱,如“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等,被無數同行照抄借用;二個是豐富了相聲結構。郭德綱對“墊話”的挖掘與運用,令許多傳統段子“死而復生”,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三個是對傳統段子的改編與借用,對同行們有著了極大的啟笛意義。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5、提高了相聲的商業價值

郭德綱之前沒人敢想一張票能賣到800甚至1000,郭德綱做到了。正如“學區房”對房價的帶動,德雲社的火爆也拉動了其他小劇場的門票。不止如此,郭德綱還一手把相聲帶進了娛樂圈,令相聲演員也能在熱錢遍地的貴圈掙一筆錢,這點尤為可貴。

說完“救贖”,就該說一說老郭的“罪惡”了。俗話說“滅高人有罪”,這裡我們就不說那麼細了。

郭德綱的“罪惡”

郭德綱對相聲界犯下的過錯,可以分為4點。

1、敗壞同仁名譽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首當其衝的就是姜昆。郭德綱之前姜昆可謂聲名鼎盛,極受老百姓尊重。因為“反三俗”事件郭德綱炮轟了姜昆,將其塑造成打壓民間藝人、無才又無德的黑暗“官僚”。從此姜昆風評瞬間變差,如今在網路上幾乎“人人喊打”。

姜昆要是真那麼差就不會在70年代脫穎而出,成為力壓侯耀文媲美恩師馬季的相聲先鋒,更不會擁有如此高的社會地位。姜昆若真有那麼惡毒,也不會在李文華行將就木之際為其舉辦“拜師會”,圓了老人家的夢。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其次是侯耀文,或者說侯家。

“遺產風波”之前侯家門生遍地,是相聲界第一大家族。郭德綱一手挑起“遺產風波”,炮轟侯耀華挑唆叔侄對立,使侯家整整14年都淪為網友的笑柄。

2、傳統糟粕沉渣泛起

郭德綱極力鼓吹的拜師儀式“擺知”,本質上是舊社會藝人為“護食”、合理化“剝削”而編造的“私法”。在法律健全的當下,企圖再用私法取代公法顯然是逆歷史潮流的。

此外,郭德綱帶起的好多戲曲小調也過於爛俗低階,比如《探清水河》就是典型的“窯曲”,《送情郎》的格調韻味也難登大雅之堂,《太平歌詞》更是早就被老先生淘汰的陳詞濫調,年輕人不懂這些還以之為榮,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3、拉低了行業藝術水準

郭德綱火了之後,“墊話”成為相聲藝人重點挖掘的部分,但郭德綱能耐大水平高,“墊話”堆包袱“正活”也精彩,小後輩們沒這個水平又想成名成腕,就整天挖空心思玩“墊話”,一進正活就“泥”,搞得相聲不像相聲,更像二人轉。

“墊話”的本質是暖場,過去叫“圓粘兒”,等觀眾注意力吸引過來了找個切口進正活,這是老先生早已有過的公論。“墊話”沒有主題的限制當然可以很精彩,但“墊話”取代“正活”成為重點表演內容就“喧賓奪主”了,極大破壞了作品的完整度和耐聽性。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郭德綱的火爆也讓不少年輕藝人“誤入歧途”,20來歲的小孩一副“小老藝人”的做派,看起來是“娓娓道來”實際上死氣沉沉,令人乏味。

相聲是很微妙的藝術,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表演方式,20歲的人呈現出50歲的狀態恰如“沐猴而冠”,十分滑稽。

4、帶壞行業風氣

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帶壞粉絲。所謂的“德雲女孩”們,說著“黑話”唱著“窯曲”揮舞熒光棒聽相聲,張嘴閉嘴“姆們角兒”,行事做派宛如“邪教”。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另一方面,郭德綱對同行的攻擊、揭短,也讓相聲這個行業某種程度上“汙名化”,各種未經證實的謠言滿天飛,指名道姓地編排某些藝人。在這場“紅黑大戰”中,不少小演員為了流量公開站隊,紛紛爆料行業“內幕”,搞得相聲界烏煙瘴氣,彷彿這個行業沒好人了。

一手挑起相聲界17年恩怨,論郭德綱的“罪惡與救贖”

總結

郭德綱有本事有魄力貢獻極大,使得不少人對他產生了盲目崇拜,對相聲的認知產生了極大的偏差,這是急切需要糾正的。承認郭德綱貢獻的同時,也要看清郭德綱的過錯,造神封神大可不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