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意境逍遙的五律,通俗平易,一讀就懂,充滿了悠閒和快樂之意

人世間充滿了苦難和憂愁,如果整天忙於工作和學習,就更加感到疲憊和痛苦,所以閒暇時就特別需要放鬆自己。沒有人不喜歡逍遙自在的生活,清代的袁枚就曾瀟灑地高歌,並激情吟誦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表達了自己喜歡不拘形跡的生活方式。

宇宙充滿了新奇,世界也如此美好,只有勇於放飛自己,才能敞開心扉,接納外界。逍遙是一種人生狀態,當身體放鬆、內心恬靜時,就能釋放自我、寵辱偕忘。就像朱敦儒那樣,詩萬首、酒千觴,做一個逍遙的清都山水郎。下面介紹兩首意境逍遙的五律,通俗平易,一讀就懂,充滿了悠閒和快樂之意。

兩首意境逍遙的五律,通俗平易,一讀就懂,充滿了悠閒和快樂之意

閒居遣懷唐代:姚合白日逍遙過,看山復繞池。展書尋古事,翻卷改新詩。賒酒風前酌,留僧竹裡棋。同人笑相問,羨我足閒時。

姚合是中唐著名詩人,其曾祖是宰相姚崇。他交遊廣泛,與劉禹錫、李紳、張籍等人都有往來。姚合擅長五律,詩風幽折清峭,其很多作品都展現出希望閒居山林、耕釣退隱的思想,但他又不捨仕途的榮華富貴,可見其內心矛盾重重。

兩首意境逍遙的五律,通俗平易,一讀就懂,充滿了悠閒和快樂之意

這首詩創作於其閒居期間,抒發了逍遙自在的心境。首句直抒胸臆,閒居時日子逍遙快樂,每天觀看山景,流連於池塘水邊。即使閉門不出,也毫不寂寞,或者展開書卷,與古人對話,在書海里徜徉;或者翻出泛黃的詩集,修改自己的舊作。

詩人工作繁忙時無暇遊玩,也經常與親朋減少聯絡。閒下來時,他又很善於調節自己,既不去想工作中的煩心事,也不為世俗人情而糾結。他覺得,既然無法像雄鷹那樣展翅高飛,那就安心地做一棵小草,也能自得其樂,心情爽快。

兩首意境逍遙的五律,通俗平易,一讀就懂,充滿了悠閒和快樂之意

詩人平時喜歡喝酒,朋友來了,可以聚飲歡歌;自斟自酌,只要盡興就好。囊中羞澀時,就賒酒買醉;在僧舍留宿時,經常對弈通宵。同事們笑著問他為何如此悠閒,雖然都紛紛羨慕不已,卻無法效仿。

其實姚合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他只是一位很平凡的詩人。他雖然也不能完全放下名利得失,卻能任運隨緣,看淡捨得,所以才能在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從而感到逍遙愜意。

兩首意境逍遙的五律,通俗平易,一讀就懂,充滿了悠閒和快樂之意

和渾興庵超然即事韻宋代:張繼先自得逍遙趣,從來樂靜居。水邊紅杏小,煙外翠篁疏。有物真常應,忘形內本虛。人間役塵慮,到此盡消除。

張繼先是北宋末年著名的道士,宋徽宗還曾親自為他賜號“虛靖先生”。他不善言辭,雖然得到了皇帝的恩寵,卻因為性格沖淡,又喜歡曠逸清淨的山林生活,於是便作庵於上清宮,為心齋坐忘之所,可惜羽化時只有36歲。

兩首意境逍遙的五律,通俗平易,一讀就懂,充滿了悠閒和快樂之意

詩的開篇也表達出詩人喜歡逍遙散淡的環境,更願意獨自安靜地生活於居所。其中的趣味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同時作者又強調“樂靜”二字,表達了修行者喜歡遠離塵囂、清靜無為的道家氛圍。

道士平時也經常出門溜達,大自然繽紛多彩、山林裡景色秀麗,讓詩人可以即興吟誦,“水邊紅杏小,煙外翠篁疏。”一紅一翠,顏色對比鮮明;一小一疏,也描繪出山林中光照不足,以及人跡罕至的特點。

兩首意境逍遙的五律,通俗平易,一讀就懂,充滿了悠閒和快樂之意

頸聯闡述詩人的感悟,“有物真常應,忘形內本虛。” 自然界的各種物體都按照固有規律生長、壯大,其中也暗藏著豐富的道理。只要細心體會,認真揣摩,就能從中獲得啟迪。作者認為,當人們不拘行跡,內心就可達到一種虛空淡泊的狀態。

最後兩句抒寫詩人的恬淡心情,人世間有很多煩惱和痛苦,還會顧慮重重。但只要來到大師的居所,就可以超凡脫塵,煩惱皆忘。尾聯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喜歡逍遙自由的生活,更讓讀者感到無限嚮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