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生前的這個安排,如果能被崇禎重視,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朱棣本來只是一個王爺,後來透過靖難之役,從侄子建文帝手中搶來了皇位,這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個汙點。客觀來說,朱棣的能力的確很強,從他在位期間的所作所為來看,不失為一代明君,不論是魄力還是貢獻,都不是建文帝能相提並論的。

登基稱帝后,朱棣命人在曾經的封地北平建造宮殿,意圖非常明顯,就是為遷都做準備。果不其然,一切完成之後,朱棣下令遷都北平,儘管有個別大臣提出發對意見,卻改變不了朱棣遷都的決心。

朱棣生前的這個安排,如果能被崇禎重視,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然而,朱棣卻做出一個安排,原來都城南京的一切都保持不變,包括行政機構的設定,與新的都城北平沒有任何差異,六部制度也沒有變化,這一情況持續到大名滅亡。從某方面來說,朱棣有意或無意間,為後來的皇帝留下一條路,如果能被崇禎重視,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當時南京是以陪都的形式存在,甚至地位還要高於陪都,而且南直隸經濟繁榮,即使在明朝末年依舊沒受到太大的影響。李自成快要打到北平的時候,崇禎不是沒考慮過南遷,只是他太過優柔寡斷,只記住“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卻忘記“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導致了身死國滅的悲劇。

朱棣生前的這個安排,如果能被崇禎重視,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有人說,即使崇禎把都城遷回南京,大明也逃不過滅亡的命運,只是早晚的問題。這種觀點沒毛病,王朝的更迭是歷史的必然,但至少能像南宋那樣,且不說撐個上百年,幾十年應該沒啥問題,絕不是信口開河,簡單分析一下就明白了。

崇禎要是強硬一下,儘早下定南遷的決心,就算內閣首輔也攔不住,不至於吊死在煤山。此時,會同時存在三股勢力,即南方的崇禎、北方的李自成和關外的滿清,局勢對於崇禎來說,還是非常有利的。

朱棣生前的這個安排,如果能被崇禎重視,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憑藉南方的富庶,軍餉、糧食補給充足,李自成也不敢大舉南下,畢竟要提防著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以及滿清軍隊。當時的吳三桂還沒有投降於清軍,如果崇禎不死,估計他會死扛到底(備註:吳三桂是在崇禎皇帝自縊後投降的。)

吳三桂不投降的話,會有兩個選擇,一是主動放棄山海關,帶兵直接與李自成開打,取勝後原地待命;二是死守山海關,阻止滿清的進攻。退一萬步來說,即使吳三桂擋不住清軍,至少也能讓清軍損失慘重。

朱棣生前的這個安排,如果能被崇禎重視,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假如清軍打敗吳三桂,接下來面對的是李自成,暫時對南方的崇禎構不成威脅。估計李自成不是清軍的對手,但也能讓削弱其戰鬥力,畢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一系列戰役過後,清軍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佔,想要在短時間內打敗崇禎,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