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明朝皇室後裔,不反抗,還主動亮明身份,卻被康熙凌遲

康熙年間,許多人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高喊“反清復明”,與清廷對抗。此事曾讓康熙一度頭痛不已。那麼,“朱三太子”究竟是何人呢?

崇禎育有七位皇子,二、六、七皇子早殤,只留下太子朱慈烺、三皇子朱慈炯、四皇子朱慈照和五皇子朱慈煥。不過,朱慈煥是崇禎和周皇后生的,是兩人嫡出的第三個兒子,所以,後來在反清復明運動中,對人們稱為“朱三太子”。

此人是明朝皇室後裔,不反抗,還主動亮明身份,卻被康熙凌遲

朱慈煥生於崇禎六年(1633年),他十歲的時候,被封為定王。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起義軍攻陷北京城,時年12歲的朱慈煥出逃失敗,成為李自成的階下囚。

後來,清軍入關,李自成兵敗。朱慈煥趁亂逃走,如驚弓之鳥一般,四處逃匿,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當朱慈煥流浪到安徽鳳陽的時候,遇到一位姓王的老爹。王老爹見朱慈煥生得儀表不凡、氣質高雅,於是與他攀談起來。才13歲的朱慈煥見王老爹和藹可親,對自己又頗為關懷,感動之餘,便將自己的身世一一道出。

王老爹聽後,唏噓不已。原來,他是前明舊臣,一直對前明有著很深厚的感情。現在見高貴的皇子竟落到這樣的境地,心裡百感交集。於是,他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收留了朱慈煥,給他改名王士元,讓這位落難皇子和自己兒子一起讀書。

朱慈煥19歲的時候,王老爹病逝了。

隨著王老爹的去世,怕擔禍的王家人,再也不敢收留朱慈煥,朱慈煥不得不離去,再次四海為家。

朱慈煥流浪到浙江餘姚一帶時,出家做了和尚,準備隱姓埋名度一生。

寺廟附近有一胡姓鄉紳,也算風雅之人。平素喜歡來寺裡與方丈下棋聊天,看到朱慈煥氣宇不凡,有心結識。

胡姓鄉紳欽慕朱慈煥學識,認定他絕非凡人,於是勸他還俗,並將女兒許他為妻。

如此一來,朱慈煥好歹安了家,並開館授業,以此為生。

此人是明朝皇室後裔,不反抗,還主動亮明身份,卻被康熙凌遲

朱慈煥婚後,育有三男二女,生活負擔極重。幸得老岳父胡姓鄉紳資助,才得以度日。可是,隨著胡姓鄉紳的離世,朱慈煥的家境每況愈下,不得不四處去有錢人家做家庭教師餬口。儘管如此,卻還是常常面臨著揭不開鍋的窘境。

生活的重壓,讓朱慈煥不堪重負。然而更讓他擔憂的,還是他的出身。他一直以“王士元”的名字生活,一旦發現風吹草動,便帶著家人倉皇而逃。

無論生活多麼困窘,朱慈煥終究還是在大清的天下,努力地活到了七十歲。

康熙四十四年,朱慈煥在寧波授業時,認識了一個叫張月懷的人。兩人一見如故,相談頗為投機。三杯兩盞後,朱慈煥不免有些醉意,竟和對方說起了自己是前明皇子的秘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張月懷早與一個叫“一心”的和尚密謀反清復明,正苦於找不到前明皇朝後裔。得知朱慈煥的身世後,立刻打起“朱三太子”的旗號,起義抗清。隨之,全國各地紛紛響應,發生叛亂。

朱慈煥卻不願意參與,眼見身份敗露,害怕被清廷抓捕,趕緊遷居到了浙江湖州一帶,繼續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

此人是明朝皇室後裔,不反抗,還主動亮明身份,卻被康熙凌遲

然而,康熙深感“朱三太子”不除,清朝政權不寧。可是他數次尋找“朱三太子”,都不能成功。為找到“朱三太子”,他親自前往南京,拜謁明孝陵,下詔要大臣“訪察明代後裔,授以職銜,俾其世守祀事。”

朱慈煥見康熙又是拜謁明孝陵。又是查訪亡明後人,還說要給予官職。於是,朱慈煥認為康熙一定是個清明之君,為了能堂堂正正安度晚年,便向官府承認了“朱三太子”的身份。

官府得知後,知道事態嚴重,馬上上奏康熙。又因摸不清康熙是真要讓亡明後裔守陵,還是要他的命。於是先將朱慈煥軟禁起來,對他倒也非常客氣。

康熙得知後,迅速讓早已投降清廷的幾個明朝老太監辨認,結果,老太監看過朱慈煥後,均稱“不識得”。

康熙不死心,後又經多方辨識,再加上抓捕一心和尚等人,幾經對質,終於證實朱慈煥確為亡明崇禎後人,不過的確無反清之心。康熙也在大殿上不禁感嘆:“朱三者,乃明代宗室,今已七十六歲。父子游行教書,寄食人家。”

感嘆歸感嘆,對於七十六歲的垂垂老矣的朱慈煥,康熙不光不提守明孝陵之事,反而將朱慈煥父子全部拘捕。

朱慈煥家人聽聞訊息後,知道大禍臨頭,婦兒老小紛紛上吊自縊,朱慈煥父子也於第二天被處以凌遲和斬首。

(參考史料:《明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