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撲克牌手來簡單解釋“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從撲克牌手來簡單解釋“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出自何處,作何解釋?這兩句話出自《禮記·中庸》。上半句出了個名人,就是白居易。下半句出了個成語:“行險徼倖”。原文是:正已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正已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說的是我們學習君子風度,要嚴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不去向別人乞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人沒有這種妄念,就不會產生怨恨。對上呢,不會怨恨老天不公平,對人呢,不會怪責別人對你不公平。但是這並不等於安於現狀,白吃等死。“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君子的“居易”並不是指居住簡陋,而是指“居心”平正溫和,“俟”是等待的意思。所以上半句是說,所以君子居心平正坦蕩等待上天使命。天命來了怎麼辦,當然是抓住機會,一舉成功。“小人行險以徼倖”,“行險”就是和“居易”相對應的行為,指把自己置身於險境。為什麼小人要這麼做呢?因為小人見識不夠,看不到真正的機遇,總是心存僥倖,以為很多事情可以涉險過關。

從撲克牌手來簡單解釋“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小人會不會成功?當然也會,因為世事就是有僥倖的。但是僥倖相對於大資料來說,是一種很小的機率。那麼我們在處理這種低成功率的行為的時候就要詳細做出回報率的預測。而君子的態度則是看穿事物背後執行的規律,只在大勢到來的時候出手,馬到功成。講理論比較泛泛。其實最好解答這兩句話的事情就是玩紙牌。南方人的“跑得快”,三家打牌,如果出牌方讓另外兩家一張牌都沒有出,那麼就叫“春天”,贏得的籌碼翻倍。如果只是先把牌出完了,就只能有下一把的出牌權。當我們拿到一手很有可能關另外兩家“春天”的牌的時候,不過又可以計算到有很小的機率不會成功,因為有可能牌抓偏在一家手中,我們發出去的牌一旦被管住,可能就連上游(最先出完牌)都當不了。但是這種機率很小,很可能兩人都要不起,籌碼全部翻倍,關他們兩的“春天”。那麼,我們該如何做?賭“春天”還是謹小慎微地避開那個可能失去上游的機率,讓兩個對手每人出一到兩張牌(不是春天了,籌碼不翻倍了),讓自己牢牢把握住下一把的出牌權?

從撲克牌手來簡單解釋“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這個時候就有兩種人。一種人就是“愛拼才會贏”的人,只要有春天的機會就會去“博”,博中了,收入翻倍。一旦博錯了,就失去上游的位置。這種人就是上面那句話中的“小人”,行險徼倖。另一種人不在乎這一把的籌碼收入,安安心心地先過掉自己沒辦法處理的牌,然後當個上游,等待下一把出牌的機會。不是絕對的“春天”牌,堅決不去嘗試。哪怕最後清理牌,還原現場真的是“春天”牌,他也不後悔,不遺憾。因為他掌握了下一把出牌權,還有機會。這就是“居易”,“俟命”則是“牌風來了,擋都擋不住”,手上的牌肯定可以出春天,那麼這種人也絕不會浪費機會。這種人就是上面那句話中的“君子”,居易俟命。道理說起來簡單,大家都知道,贏到最後的肯定是牌中“君子”。因為他會打順風牌,而且越打越順。而牌中“小人”則會因為僥倖而狂喜,同時因為不僥倖而失去主動權,進而失去順風的牌勢,越打越不順,最終輸得精光走人。當然,這只是個娛樂性的比喻。真的“君子”,可能根本不會參加這種需要運氣的活動。他們平淡如水,但是心中有數。很遺憾的是,大部分人都是懷抱僥倖心理之人。還有一種人,分析起來頭頭是道,道理都懂,但是真正往牌桌上一坐,就理智全失,手腳失靈。最遺憾的就是,作者就是第三種人,所以,遠離是唯一出路。

從撲克牌手來簡單解釋“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