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剛出,快看

杭州最近的天氣真的太糟糕了,每天都是陰雨天。

我喜歡的春天,是沐浴著陽光看花花草草,一走就是一整天的日子。可那只有短短的幾天,想抓都抓不住。

大片,剛出,快看

人在陰雨天裡待久了,情緒都跟著變得低落。我想給自己的生活手動灑上一點陽光,週末就去了一趟花鳥市場,想帶點春日裡的鮮花回家。

買完花以後,我發現市場最底下的一層是水生動物的世界,看著魚兒和烏龜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動,好似沒有任何生活的壓力,我也不由地鬆了一口氣。

沒想過養小動物的我,最後心動了,買了十來條小魚和一隻小草龜回家。

大片,剛出,快看

起初覺得自己是一時興起,可小草龜它總要爬出水面呼吸,很多時候在水裡遊累了,還會有點踉踉蹌蹌,要我把它撈出水面,放到桌子上晾一會。

越看它越像自己的小孩,我還給它取了名字,叫做「狗狗」,有了名字羈絆就更深了,越想了解它們的生活。

我不由地看起了關於水生生物的紀錄片,比如今晚在B站播出的這一部:

《追蹤海洋巨獸》

大片,剛出,快看

我養的小魚和小草龜,跟這部紀錄片的「巨獸」,看起來好像沒有半點關係。

可「大」和「小」的概念,永遠是相對的,我們所認為的「海洋巨獸」,你把它們放到汪洋大海之中,其實它們也是小的。

「海洋巨獸」跟我小魚缸裡面的小魚和小草龜,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本質上都是水生生物。

而在一眾關於水生動物這一塊的紀錄片裡,《追蹤海洋巨獸》的製作班底最為吸引我。

這部紀錄片彙集了很多優秀的紀錄片導演,其中James Reed是《我的章魚老師》的導演,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9。3,入圍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短名單。

大片,剛出,快看

他執導的另一部紀錄片《水下人生Jago》,豆瓣也有9。1分。

大片,剛出,快看

在點開這部紀錄片以後,吸引我的就不再只是製作班底了,而是深海里的一切。

海底裡有另一個世界是我們所不熟知的,多明尼加抹香鯨、座頭鯨和卡達鯨鯊等巨獸在裡面生活。

大片,剛出,快看

深海之下,還埋藏著各種秘密,我們都曾聽說「巴拿馬翻騰之海」、「黑夜歌手之謎」、「蝠鱝龍捲風」等傳說,但卻不知道它們為何會發生。

世間存在未知的傳說是常態,只是有些人並不滿足於知道傳說的存在,而是更渴望去了解傳說背後的真相。

比如,海洋探險家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他為此前往世界上最偏遠、最惡劣的地區,去探尋這些傳說背後的真相。

大片,剛出,快看

這股對真相追尋的力量,也讓我們更加了解自然原本的樣子。

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

要聊這部紀錄片,得先從海洋探險家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聊起。

它拍攝的就是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的海洋冒險之旅。

他的人生是跌宕的,可以分成追夢的後半生,以及安穩的前半生。

後半生的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是一名海洋探險家、電影製作人和拍攝鯨魚生活的攝影師,代表作有知名海洋類紀錄片《藍色星球2》。

大片,剛出,快看

常年跟「海洋巨人」同框的他,更是被大家稱為「鯨語者」。

頭銜聽起來很厲害,對吧?

但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的前半生,是一名華爾街律政精英。

大片,剛出,快看

追尋地球上最龐大的生物這個夢想,是在他過了而立之年之後才開始的。

這個轉換身份的決定,是一件極其需要勇氣的事情。

因為,這些野生動物時時在覓食非常危險,有時候甚至會發生可怕的事情。

然而,在帕特里克·戴克斯的內心,它們值得自己去冒險。

大片,剛出,快看

所以,如今年過40歲的他才會說出這句話:「此刻我比以往更接近我的夢想。」

這種熱愛是騙不了人的,它會變化成一個個行動。

像帕特里克·戴克斯說完「我看見它在海面下,就在我旁邊」,下一秒的舉動要麼立馬跳下海,要麼待在海洋巨獸旁邊一動不動。

大片,剛出,快看

看吧,行動永遠比語言更能洩露出內心的歡喜,他比從前在華爾街工作更加快樂。

我們難以體會這種冒險、追夢的快樂,只能透過眼睛去儘可能的感同身受。

座頭鯨的歌聲

當然,《追蹤海洋巨獸》不只是一個逐夢的熱血故事。

它的主角還是深海里的巨大生物,拍攝和探索與它們相關的傳說,就像是在開啟一個又一個的新世界。

第一個新世界,座頭鯨。

帕特里克·戴克斯去到戈爾戈納島,一個觀察座頭鯨的好地方,走進座頭鯨的世界裡。

大片,剛出,快看

這個島距離大陸很遙遠,幾乎完全沒有因船隻來往而發出的噪音,可以讓我們聽到座頭鯨的歌聲。

是座頭鯨獨特的歌聲,牽引我們走進它們的世界。

該如何去形容座頭鯨獨特的歌聲呢?

它們的聲音很悠長,也很嘹亮。

每一次的叫聲從開始到結束,會在水中擴散很久很久,響徹大海整整32千米的範圍。

大片,剛出,快看

同時,也是動物中最複雜多樣的。

它們每一次的叫聲都不同,像是在呻吟,嗥叫,悲鳴,又像是在呼喚著什麼。

大片,剛出,快看

不過,吸引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來到戈爾戈納島的根本原因,還是「午夜深海歌王」的傳說,他想要解開謎團。

「午夜深海歌王」說的是所有座頭鯨的特性,它們在夜間會提高唱歌的音量,到目前為止沒人知道是為什麼。

大片,剛出,快看

為此,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想在夜裡下水跟這些座頭鯨共遊,看看它們在做什麼,以及它們為什麼會在夜間改變聲音。

要知道,在白天跟一頭13。6噸重的動物共處,避開比自身大3倍的鰭,已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

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卻勇敢地選擇在夜裡,發起拍攝座頭鯨的挑戰。

大片,剛出,快看

為了完全這項挑戰,他提前做了很多準備:

白天,他跟潛水員一起熟悉這片海域和這裡的座頭鯨,跟專門研究座頭鯨的生物學家溝通。

大片,剛出,快看

夜裡,他多次下海潛行,可都失望而歸。

換成一般人早就放棄,但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沒有死心。

終於,在他快離開的時候,等來了一個對自己有利的天氣,一個滿月、晴朗的夜晚。

他帶著微光照相機,一個自己從沒用過、藉助月光就能看清楚的裝置,在看到兩頭座頭鯨中的一頭遊走了,想都沒想就跳入海中。

大片,剛出,快看

這份不假思索,讓他成功地拍到在夜裡唱歌的座頭鯨。

驅使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立馬下潛的,是他的渴望。他好奇這些動物在夜裡發生什麼,希望科學能往前走一小步。

而這種渴望,也讓他的人生擁有了很多個不可思議的一步,其中的一步就是——

深海里的「白色幽靈」唱著歌,從他的身邊經過。

大片,剛出,快看

動物對人類的興趣

寫到這裡,大家發現一件事情沒有?

《追蹤海洋巨獸》是一個更全面的視角,很多關於海洋的紀錄片,重點要麼放在探索者身上,要麼放在海洋生物身上。

而它,二者都有。

這些重點交叉重疊,會產生出一些跟我們過去不太相同的認知。

其中讓我深刻改變的一點認知,是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用的一個很微妙的比喻:

「這就像鯨們的高速公路一樣。」

大片,剛出,快看

「這」指的是離哥倫比亞海岸48千米遠的戈爾戈納島。

他用「高速公路」這個詞,來形容在海洋裡遨遊的座頭鯨。

大片,剛出,快看

我忽然會覺得鯨們的生活,其實跟人類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只是人類聽不懂鯨語而已。

比如,對鯨拍打尾巴這個行為,人類認為是鯨們互相交流的一種方式,但誰都無法確定這點。

我們並沒有比鯨魚優越,只是被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框住了我們自己。

大片,剛出,快看

被框柱的還有視角。

我們覺得自己在跟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一起觀察鯨們,但

或許鯨們同時也在觀察人類,又或者它們對人類其實都不感興趣。

提到「興趣」這個詞,是因為它曾出現在紀錄片裡。

大片,剛出,快看

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在島上第一次見到座頭鯨的時候,他每次下潛,它們都會下沉消失不見。

對此,他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鯨對我感興趣。」

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會用到「興趣」這麼擬人化的表達,起初我是挺詫異的,慢慢地能理解他為何用這個詞。

大片,剛出,快看

那還是人類對自己定位的問題。

我們以為自己對於海洋,對於生物,處於主動的位置,是一個觀察者的角色。

可真正接觸自然之後,才能認清楚自己的主動其實是相對的。

我們靠近海洋的每一步,都需要得到這些海洋生物的允許,同時也還會被它們所觀察。

大片,剛出,快看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當鯨們不在意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的存在,讓他靠近它們游泳時,他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而我們,也不再會覺得那是理所當然,反而認為那是大自然對我們的饋贈。

寫在最後

最後,想說一個不重要,但是我認為特別浪漫的時刻:

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上船下船一整天,最後終於能夠跟鯨魚媽媽和鯨魚寶寶,一起在海里潛行。

那會,恰好是傍晚時分,太陽逐漸落入地平線。

天空和海洋不再是帶著冷意的藍色,而是泛著一層暖暖的橙光,他和鯨魚們的身上都鍍上了一層金邊。

大片,剛出,快看

我想,熱愛海洋的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他往後的人生裡應該都很難忘記這一幕吧。

而我呢,也希望人類和自然的相處,能永遠停留在這樣美好的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