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我們經常聽見這句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甚至還有人將其改編成自私的金錢觀——“你不愛財,財不愛你”。

但大家熟不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裡所說的“道”可是理解為“畏法度者最樂”,即賺錢要合法合規,還可以理解為賺錢也要講究道義,更可以理解為“財和道的高階結合”。

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一個人,家財萬貫,獨享富貴,是成功嗎?不是!一個人名利雙收,德高望重,受人尊敬,名垂青史,才是真正的人生成功!

所以,真正聰明人的往往都是輕財得以聚人,大舍大得,千金散盡還復來,不求名利,但名利自來!

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就是說:聖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的功業。同理,一個真正富有且成功的人,嘴裡和行動上不那麼愛財,才能最後在無形中成就其“富有”——精神富有和物質富有!

曾國藩說過一句話——輕財得以聚人,非常有道理,它不僅是做人做事大智若愚的集中體現,而且深受企業家推崇。比如,李嘉誠曾經叮囑兒子說:“你和別人合作,假如利潤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這便是輕財得以聚人表現之一!

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那麼,“輕財得以聚人”到底有那些真真切切的好處,或者是大智慧呢?下面琢磨君為大家盤點一下!

第一,給人以好感,

人類的趨利本性亙古不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甚至是在親戚朋友之間也是如此。比如戰國縱橫家蘇秦沒有成功前,父母以及妻子都看不起他,後來他衣錦還鄉了,家人都跪在地迎接了,於是蘇秦感嘆道:“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同樣是我這個人,富貴了親戚就敬畏我,貧賤時都輕視我,其他一般人更不用說)

所以,我們可以抓住人性的這個弱點,散財與人,不那麼斤斤計較,繼而獲得他人好感,收穫好人脈,讓人生路越走越寬。千金散盡還復來,何必計較那些雞毛蒜皮的利益呢?做人,眼光要放長遠點,要想成大事,有大作為,就要首先學會輕財,因為輕財得以聚人!

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第二,上天降福於你,

人在窮苦時候,不吝嗇,懂得輕財於他人,人事通達,人緣也好,機會越多,自然福氣多,上天也會因為你的“人和”而降福於你,畢竟“天命盡在人事之中”!

人有好福氣的時候,一定不能獨吞,要多記得分享一些好福氣於眾人,因為這才是求缺惜福之道,更能延續好福氣。

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曾國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進士,道光二十年(1840年)當上翰林院檢討(從七品),一直到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8月才升為授翰林院侍講(從五品),一共花了5年時間。他深知好福氣的來之不易,誠惶誠恐,一則感恩皇恩浩蕩,二則感謝祖上積德,所以為了求缺惜福,他將朝廷賞賜的1000兩白銀全部郵寄回家。

在家書中,曾國藩是這麼安排的:

“男前次信回,言付銀千兩至家,以六百為家中完債及零用之費,以四百為饋贈戚族之用”。

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曾國藩讓家人用600兩還債,其餘400兩贈送給親戚族人,分享點好福氣於眾人,一則是惜福之道,二則是讓曾家在當地樹立威望,讓家中祖父母、父母更加德高望重。

果然,曾國藩的這招很管用,沒多久,他繼續升官發財,繼承往家裡郵寄貨物和錢財,繼續饋贈親戚朋友。所以說,“輕財得以聚人”是個良性迴圈,你好大家也好,大家好,上天降福於你也越多!

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第三,日後有人幫忙你,

雖說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為他人付出了也會使自己快樂,但實則是幫助他人不僅手有餘香,還可以積德,有助於日後有人幫忙自己。如果你懂得輕財,讓他人得到了好處,他人有求於人時,別人也會對你鼎力相助,這就是將心比心!

東吳大帝孫權的祖父孫鍾,只是個瓜農,但是他懂得輕財得以聚人的道理,每每路人口渴時,免費贈人西瓜吃,時間長了,四里八鄉的人都感謝他,孫家在當地也積累了很好的口碑。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鐘的兒子孫堅乘勢起兵,江東父老感念孫家的好,也都支援孫堅,和他一起打天下,繼而有了後面的三國鼎立之東吳。

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曾國藩經常饋贈錢財給親戚族人,所以等待自己創辦湘軍的時候,親戚朋友也大力支援他,而這些都是他前期“輕財得以聚人”的結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今日你懂得散財與人,幫助了他人;日後你有困難,別人記得你的恩德,也會鼎力幫助你!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輕財得以聚人!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一個人,越懂得輕財,福報越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