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曾國藩斂財多少?

“刺馬案”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案犯張文祥竟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兩江總督馬新貽在重重護衛下成功刺殺。奇怪的是,刺殺得手後,兇手非但沒有逃跑,反而仰天長笑,高呼:“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為天下人除一惡賊!”隨即他被侍衛當場捉拿。

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曾國藩斂財多少?

《投名狀》根據“刺馬案”改編

案發之突然,影響之巨大,在官場和民間掀起了軒然大波。在民間,吃瓜群眾連張文祥都不清楚是誰,也不知道他為何要取馬新貽性命。大家猜測,是怎樣的不共戴天之仇才能讓張文祥冒死去刺殺馬新貽,亦或是被人指使,精心策劃了一起謀殺案件?而朝廷呢,在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是覺得顏面掃地。被刺殺的可是朝廷的一品大員,刺殺地點還是在自己的府衙門口。最可笑的是,行刺者居然是一介草民。這分明是蔑視朝廷的權力,公開與朝廷為敵。

眾所周知,在我國曆朝歷代的封建社會之中,處處體現著森嚴的等級制度,包括官級的分類也是如此。總督一職建立於明朝,但在逐漸衰落的晚清時代,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的地位和權力都是不斷提高的,他們手中的軍政大權是也可想而知。在清朝的官職中,任何一個地方上的官職都無法超越總督。就是這樣一個一品大員,居然被一個小人物刺殺了。

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曾國藩斂財多少?

金城武在《投名狀》中扮演張文祥

訊息迅速傳入了皇帝耳中,皇帝聽聞後,只說了四個字:“不勝駭疑”。總督輕而易舉就被刺殺了,那皇帝的安危是不是也隨之受到了威脅。

慈禧太后為了維繫她搖搖欲墜的統治,親自出面處理此案。她安排曾國藩與刑部尚書鄭敦謹牽頭,會同朝廷諸多大員共同來審理此案。

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曾國藩斂財多少?

李連杰在《投名狀》中扮演馬新貽

在開審前,鄭青天特意與曾國藩私下交流,想探探他的口氣。誰知,曾國藩居然東拉西扯,總是不願透露自己對此案的看法。這一點讓鄭敦謹甚是奇怪,但他也未曾放在心上。

但隨著案件審理的一步步深入,越來越多的線索都將此案的主謀指向了曾國藩,或者說是湘軍。鄭敦謹發現這個案子背後所隱藏著巨大的政治軍事秘密。據清代史料記載,太平天國運動歷經數年,形成一個虎踞東南的強大政權,嚴重威脅到了清廷的統治,並且當時的“聖庫制度”(即所有搶奪的財富都必須交由首領處置)讓農民軍首領洪秀全聚斂財富無數。

清廷為了儘快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派曾國藩領導的湘軍前去鎮壓。後來,由於鎮壓有功,朝廷封曾國藩為一等毅勇侯,當上了兩江總督。而曾國藩攻陷天京後收繳了全部金銀,但卻上奏朝廷說根本沒有發現所謂的“聖庫”,所上繳朝廷的數額也是少之又少。

於是朝廷便有傳言說曾國藩有野心,為了制衡湘軍勢力,慈禧太后一怒之下便將曾國藩調離江寧,接著召見了自己的親信馬新貽,升其為兩江總督。而就在上任的同時,馬新貽便在慈禧太后密旨的授權下,展開了對湘軍的財政調查。就在此時,馬新貽即將把太平天國財富去向弄清楚的時候,“刺馬案”突然發生了。

當然,也有傳聞說是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私吞了所有財富,而曾國藩並不知情。但這種種也都是猜測而已,並沒有什麼真憑實據,案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到底張汶祥是不是被人指使呢?案件沒有任何突破性進展,半年過後,案子最終仍被定性為張文祥勾結海盜,“挾私報復”。案子審理完畢後,曾國藩又重新擔任上了兩江總督。

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曾國藩斂財多少?

曾國藩

有很多地方將張文祥寫成了“張汶祥”,那到底是“文”還是“汶”呢?其實應該是“文”。這來源於清廷對罪犯的一直蔑視,官府將服刑的犯人名字故意進行汙衊,為其取惡名。

歷史的真相如何?只能靠後人自己去判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