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五個故事,每一個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

簡單來說,北京好人可以一邊哭一邊笑,最後一課可以哭得梨花帶雨,神筆馬良有時笑有時感動,天上掉下個UFO笑一笑,回鄉之路面無表情。

《北京好人》是最有中國味的,因此也最貼近生活,自然最具備感染力,表達含蓄內斂反而更觸動內心深處,在立意上也多出一層,既縮小了我,也縮小了家鄉,其實對家鄉的眷戀其實是對家鄉人的眷戀。雖然這樣的表達沒有引導,容易造成跑題的嫌疑。

《最後一課》總是莫名其妙地打動我,讓我在電影中第二次淚眼模糊,人是物非,每一幕對過去的回憶都像我那已常埋土下的老鎮,轉頭卻是嶄新的樓房和建築,這一切惘然都歸於人,那些或長大或過時的人仍然是家鄉中最寶貴的遺產。

相比北京好人,最後一課對家鄉人的定位更加具體直觀,但是其他許多方面不盡人意,比如電影的結構安排不合理,鋪墊老師真實生活過長,況且本來時間很短,運用很多晃動盡頭來提供抒情鏡頭卻沒有時間照顧細節刻畫,使得範偉不留痕跡的表演少了很多發揮空間,其次在擬造老教室時,也是在該有笑點時沒笑點,該到淚點時缺乏說服力,使最後見面孩子的場景有些莫名其妙。

《神筆馬良》算是典型的開心麻花小品,很好笑也挺好哭,人物塑造得也還算特色突出,不過過於符號化的表達以及笑點與內涵的關聯缺失的確使它比前兩者低了一層。《天上掉下個UFO》太唐人街探案了,這未免讓我覺得不必吧,而且電影剪輯也很混亂,使整個故事推動比較畸形,笑點也蠻土的,缺乏新意。

主題也缺乏深度,總之缺乏說服力。《回鄉之路》的確看得我噁心,尤其是後半段高潮。明擺著鄧超的角色有反轉,導演也乾脆不鋪墊了,攤牌時也沒有驚訝的表情了。閆妮的人設很不接地氣,鄧超的角色更是無語。

混淆綠化與經濟植物的常識不說,你因為慈善負債真的就是活雷鋒唄,債主的感受不必考慮唄,你踏馬低調就給我規規矩矩坐位置上唄,明知道自己容易被cue就別他媽搞特殊還有個隱士出山封爵賞地的儀式,這真的不低調ok?

交代種樹的艱難環境時沙塵特效假,摔跤滾幾圈也不看看你那坡度,一切一切都歸結於一個詞——自我感動,這個詞背後是另一個詞——自戀,在這種自戀的表達下,別說是家鄉命題了,就連跟角色產生共情就夠嗆。雖然說鄧超俞白眉發揮穩定,但一開始麻煩總導演不要接他倆好嗎?最後還有總體通病,每一部電影都多少有依賴BGM的問題,悲情音樂一響,準備抒情,BGM才是主體,這套路化的操作遲早淘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