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永生”契機?移植龍蝦基因後,人類或將突破基因限制!

永生、起死回生可以說是科幻電影中的“老套路”了,生命有限,所以我們才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但如果可以永生呢?又或者,

如果可以起死回生,你又希望“復活”做些什麼?

今天009就來和大家講講

一個能夠實現永生、死而復生的可能!

【細胞的56次分裂極限】

1965年微生物學家海夫利克基於對生命本質的好奇,著手展開了對人體細胞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海夫利克發現了人體細胞分裂存在極限,

一個細胞僅能進行56次的分裂

,在分裂56次後細胞則會因自產毒素消亡,而這個過程會持續120年,因此

臨床醫學上認定細胞分裂的56次極限,是致使人類衰老、死亡的關鍵因素。

而海夫利克的發現也被人們稱之為“海夫利克極限”,自它出現之後,無數科研人員展開了對人體基因的探索,然而無論如何研究,他們終究無法突破細胞56次分裂後死亡的限制,在這樣的情況下,

科研人員便希望能夠以研究其他生物基因的方式,解開這基因難題。

然而多年來,這項研究始終沒有進展,直至2007年牛津大學生物學家在研究龍蝦基因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物質,

而這一物質也成了當下人類實現“永生”的契機。

【人類發現永生契機】

在研究龍蝦基因的過程中,生物學家發現龍蝦的身體細胞無論如何分裂都充滿活力,好似不會衰老一般,而根據龍蝦的細胞分裂,生物學家推斷

它們理論上有著近乎千年的壽命,最後才會因細胞衰老而死亡。

究竟是何種原因使得龍蝦有著這近乎“永生”的能力?

事實上,這一切與龍蝦體內一種名為

“端粒酶”

的物質離不開關係。

“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你可以把它當做染色體的保護裝置,而它的作用就是保護染色體在功能片斷複製也就是分裂的時候不會丟失,這個保護裝置長短固定,但細胞每次分裂,它就會隨之縮短一些,

直到它短到一定水平時,便沒有能力再予以細胞進行分裂保護,細胞因此無法再次分裂。

而人體內的端粒在經過細胞的56次分裂後便會“消失”,屆時細胞也會逐漸衰老死亡。

反觀龍蝦卻不會如此,因其體記憶體在的獨特物質——“端粒酶”,

能使得細胞在進行復制過程中消失的端粒得到補充,所以龍蝦的細胞能夠一直進行分裂,從而達到“永生”。

當然,看到這或許會有人感到可笑,因為現實中已知最長壽的龍蝦也不過140歲,遠沒有科學家所說的能活千年這麼誇張,

但實際上龍蝦之所以活不長,與其身體結構有關。

龍蝦是軟甲綱的節肢動物,它們的甲殼用於儲存鈣質,除了能夠禦敵外更是能使得其在冬眠中保持一定養分,

然而隨著能量的攝入,龍蝦的肌體會不斷增長,這時硬化的甲殼卻不會因此增長

,而身體長大甲殼卻不增長就會使得它們“憋死”在自己的甲殼中,

因此它們就需要褪去舊殼,長出新殼。

可每次蛻殼對於龍蝦而言都是次“生死劫難”,蛻殼會使得其失去大量能量不說,新殼也因不夠堅固無法予以龍蝦保護,而在龍蝦長度達到一米時,

它們體內能量不足以支撐它們進行蛻殼,機體不斷增長下,結果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何龍蝦理論能活千年,實際卻大不如此的原因。

而相比龍蝦存在生理結構上的限制,無法實現“永生”,人類則沒有這一煩惱,

端粒酶若移植到人體內,人類是否就能實現“永生”?

【永生能否實現?】

事實上,這一想法並非全無可能,但以目前的基因技術而言,

排異現象是個繞不過去的難題,畢竟生物體會對非己的物質產生排斥性的抗體

,若沒有克服這一問題直接進行移植,那麼人體可能會出現器官衰竭等不可逆的急性病症,對生命有著嚴重的危害。

當然,對於這一有可能幫助人類實現“永生”的物質,科研人員自然不會棄之不顧,在“端粒酶”的靈感激發下,科研人員於人體內發現了另一種神奇的基因物質——

殭屍基因。

【死亡其實是“假象”?】

在大眾的認知中,人死不能復生,人在死亡後大腦不再擁有思考能力,心臟會停止泵血,腦細胞也會因缺氧而在短時間內死亡,在這個時候人就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近日國際科研雜誌

《科學報告》

上刊登的一則最新科學研究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美伊利諾伊夫大學科研人員在對人體細胞進行研究時發現,

人在死亡後的數小時內腦細胞並不會全部死亡,部分腦細胞仍處於活躍狀態,甚至還有些腦細胞“反其道而行之”,細胞的基因仍在產生功能性RNA!

而科研人員將這些基因稱之為“殭屍基因”。

基於這一發現,科研人員再次收集了“新鮮”的腦組織,多次模擬出人死後不同時間段的腦組織,以此觀察腦組織裡細胞的變化,結果如同起先發現的一般,

位於大腦神經膠質細胞裡的殭屍基因仍不斷產生功能性RNA。

對於神經膠質細胞想必大多數人都不曾瞭解過,

它主要有著支援、滋養神經元的作用

,同時它也具備吸收和調節某種活性物質的功能,而殭屍基因則在人死後能使得神經膠質細胞持續數小時工作,

對此你可以理解為這時的人並未完全“死透”。

不僅如此,殭屍基因除了能讓大腦細胞存活時間更長外,還有著諸多神奇作用。

【起死回生的可能】

據科研人員介紹,人體內殭屍基因的發現,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當下醫生們更加了解老年痴呆、以及精神分裂,甚至在治療癲癇症上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或許有人會問,人體死亡後殭屍基因都能存活,

具備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它是否存在著抗癌,亦或是讓人起死回生的功能?

其實關於這一點,早就有研究。

事實上,“殭屍基因”並非人類獨有,

大象身上也存在著這類基因。

大象作為當下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身體大就意味著其有遠高於人類的細胞數量,同時細胞數量多,分裂次數多,意味著分裂過程中出錯的可能性變大,

而癌細胞是由一個細胞突變累積到一定程度,開始失控複製後形成的。

那麼按理來說

大象患癌的可能性應大於人類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2015年,科研人員收集了36種哺乳動物的屍檢資料,以此估算癌症在不同物種上發生的機率,大象就是其研究目標之一,然而資料顯示,

調查中的644只大象遺體,僅有3%受到癌症困擾致死,反觀人類因癌症死亡的至少有16%,這是為何?

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科研人員調查發現,大象體內也存在著一種

“殭屍基因”TP53

,它有著抑制癌症的作用,能夠在識別DNA無法修復的情況下,攻擊這類DNA使其死亡,大幅度降低了大象患癌的可能,而由此我們不難推斷,

“殭屍基因”在抗癌上有著一定的功效。

不僅如此,有些“殭屍基因”甚至有著

“起死回生”

的能力。

據科研人員調查發現,斑馬魚和小鼠體內也存在著類似“殭屍基因”一樣的物質,這類物質在兩種生物死後,

會在短時間使得其體內mRNA數量持續增加,讓1063個基因仍保持著活性,

而在生物死後的四天裡,這些基因的表達會完成一個初步減少到不斷增加的過程。

隨後細胞活性提高,

讓“胚胎髮育”類似基因重新啟用,試圖以此挽救其他細胞組織,讓其重新發育

,但可惜的是,它們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起死回生”。

而動物身上的“殭屍基因”能在毫無外力幫助的情況下做到這點,那麼人類體內的“殭屍基因”是否可以?同時在藉助醫療裝置的幫助下,

又是否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復生”?

對於人類而言,人體基因仍存在著許多未知,如今想實現“永生”或是“復生”,憑藉當下的科技水平,仍有許多不足,當然若是科技有著進一步的發展,

人類並非沒有可能迎來勘破基因奧秘實現“不老不死”的一天。

那麼最後,對於人體基因存在的諸多秘密,你有何看法,歡迎於評論區中與009進行探討,如若想了解更多科學,點贊轉發關注,之後就讓009帶你們去漲見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