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 人生的關鍵時期不是青春期, 而是12歲前的成長經歷

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我們人的一生當中,都會經過許多階段:幼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而在這些階段當中,人們的內心也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在現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似乎青春期對於孩子而言是最關鍵的時期,然而

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人生的關鍵時期不是青春期,而是12歲前的成長經歷。

李玫瑾坦言: 人生的關鍵時期不是青春期, 而是12歲前的成長經歷

點選載入圖片

早些年間,我國著名育兒專家

李玫瑾

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中這麼說:

性格比能力更能決定孩子將來的命運,孩子十歲之前最重要的不是玩具、不是成績、更不是補習班,而是孩子心理教育和性格的培養,十二歲之前做好這些事情,孩子後面的人生就會很順利。

十二歲前做好哪些事對孩子有好處?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上為大家深度剖析了這幾個事情,家長們不妨一起看一看。

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正所謂

"良言一語三冬暖,惡語一言六月寒"

,語言暴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甚至於在家庭當中,可能家長們在無意見的一句話語就可能觸碰到了孩子的內心。

孩子12歲之前,

他們的自我價值觀、自信心以及自尊心都是依靠他人評價來建立的

,而12歲之前,他們所接觸最多的則是父母,

如果12歲之前家長過度打壓孩子,則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自我認知。

李玫瑾坦言: 人生的關鍵時期不是青春期, 而是12歲前的成長經歷

點選載入圖片

對於現如今許多家庭採用的“打壓式教育”,李玫瑾教授則表示:

適當打壓式教育可以,但是一定要適當適度!你也不能讓孩子太壓抑了。

在孩子做對事情之後,

一定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孩子的自信心逐漸增強

,讓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有勇氣再次面對困難,同時

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只要孩子有了不服輸的性格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一定能夠積極面對生活,隨時保持著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正所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培養孩子

對學習的興趣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遠比讓孩子上一個又一個補習班更加重要。

李玫瑾坦言: 人生的關鍵時期不是青春期, 而是12歲前的成長經歷

點選載入圖片

心理學家德西就曾經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群孩子在老人門前嬉戲打鬧,老人難以忍受便給了每個孩子一個硬幣,並且對孩子們說“感謝你們陪伴孤獨的我,讓我這個孤獨老人覺得熱鬧極了”。

第二天,孩子們又來了,他則給了五美分,第三天只給了兩美分,孩子們卻再也不願意來了,而老人則迴歸到了寧靜的生活。

這個老人就是將孩子們吵鬧的

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吵鬧”轉化成了外部動機“為了錢而吵鬧”

,而老人

掌握著這最核心的關鍵:錢,自然而然也就操縱了孩子的行為。

同理,許多家長鼓勵孩子考滿分就給多少錢,而95分則依次遞減,

其實這樣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反而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溺愛孩子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現在已經逐步進入了全民小康社會,生活條件也在穩步上升,

日子好過了,問題也就逐漸出現了。

許多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而面對這個家庭唯一的香火,

家中的長輩一般都會十分愛護孩子,孩子們往往也是家中呼風喚雨的存在。

李玫瑾坦言: 人生的關鍵時期不是青春期, 而是12歲前的成長經歷

點選載入圖片

李玫瑾教授則表示:“三到五歲的孩子,他要東西就得給,不給就哭的話,這樣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家長一定要不能溺愛孩子。”

李玫瑾坦言: 人生的關鍵時期不是青春期, 而是12歲前的成長經歷

點選載入圖片

一般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

他們在步入社會後往往會驕縱跋扈

,由於在家中呼風喚雨,步入社會後

他們對於不順心的事情往往也會出現激烈反應甚至可能做出一些無法挽回的事

情,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糾正孩子,孩子可能會一步步走向歧途。

教育要有底線、有方法

我們提倡“底線教育”的同時也應該知道,

一個合格的教育者應該用幾十種方式去教育一個孩子,從中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方法,而不是用一種別人成功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幾十個孩子。

教育孩子永遠不要生搬硬套,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對比其他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鼓勵孩子成為自己,讓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發光發熱,照亮我們。

教育並不是為了生活做準備,教育就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正如《阿甘正傳》中的一句話: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麼樣的生活,不論是大人亦或者是孩子皆是如此。

李玫瑾坦言: 人生的關鍵時期不是青春期, 而是12歲前的成長經歷

點選載入圖片

真正的教育便是自己教育自己,

聽說過和經歷過完全是兩碼事,有些事情要自己經歷過才能夠成長

,給孩子機會,讓他們敢於去嘗試、去經歷、去戰勝困難之後走向更好的人生。

欣媽說

孩子的未來歸根究底孩子取決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許若干年之後,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也不是物質條件,而是像李玫瑾教授所說的:良好的性格決定孩子醫生的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