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沒有幾個父母意識到,在當前教育理念下,父母跟孩子是雙輸的

大概沒有幾個父母意識到自己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現在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不用我多說,幾乎都是控制孩子的教育方式。

你比如說孩子作業磨嘰,父母就會說:別磨嘰了,趕緊寫;孩子早上起不來,父母又說:別賴床了,趕緊起;孩子房間亂,父母又會說:房間這麼亂,就不會整理下……絕大多數的父母是不是都在這麼教育孩子?這是不是在控制孩子?

我稱這樣的教育理念為“否定式教育”,就是父母更多地關注孩子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缺點問題,然後要求孩子改正。絕大多數的父母,包括古代的父母,都是採用這樣的教育理念,要不然也不會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

但是使用這種教育理念的父母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種教育存在的問題,可以這麼說,這種教育理念下是沒有贏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都是輸家。

為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因為這樣的教育理念是在打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沒有贏家的“否定式教育”

什麼是自我效能感呢?

自我效能感是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指的是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

這樣說你可能不理解,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讓孩子從一個1米高的地方跳下來,有的孩子敢做,但有的孩子不敢做,這反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的高低。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他對自己有信心,認為自己可以做到,因此就會敢於去嘗試;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則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自己做不到,所以不敢嘗試。

那我為什麼說否定式教育會打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原理很簡單,因為你在否定孩子的能力,打擊孩子。

你認為孩子做得不對,做得不好,然後要求孩子改正,要求孩子做得更好,這是不是就是否定孩子當前的行為,否定孩子當前的付出,這是不是在打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就比如說孩子打掃衛生,本來孩子很開心很積極地打掃衛生,結果打掃完之後,父母不僅沒有表揚,還批評指責孩子打掃得不行,這裡不乾淨那裡不乾淨,這是不是會打擊孩子打掃衛生的自我效能感?如果打擊的次數多了,你覺得孩子會認為自己擅長還是不擅長打掃衛生呢?

簡單地說,父母每強調一次孩子的問題,批評否定孩子,就是打擊一次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父母強調得越多,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就越低。孩子自我效能感越低,他對於解決問題的期望值就越低,就越是問題。

即使說最終孩子在父母的強制要求下,按照父母的要求改正了,但這也是讓孩子付出自我效能感的結果,他對自我的評價就會降低。

還是拿打掃衛生來說,孩子會認為自己打掃的很乾淨,而父母認為打掃得不乾淨。當然孩子受制於自己的能力,他們可能打掃得並不乾淨,因此父母肯定可以找出問題。那孩子在事實面前,無話可說,最終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改正問題。但即使孩子改正了,你認為孩子會覺得自己變得擅長打掃衛生嗎?不會的,孩子只會覺得自己真的是不行,真的打掃不乾淨。

換句話說,在這種否定式教育下,表面上看父母的教育很成功,自己的教育目的達到了,讓孩子認識到了自己問題並改正了,但是卻打擊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能力產生懷疑,使得孩子對自我期望值降低。

父母用批評否定糾正了孩子打掃衛生問題,換來的是孩子對自己打掃衛生能力的懷疑 ,認為自己不適合打掃衛生。

父母用批評否定糾正了孩子的作業磨嘰問題,換來的是孩子對自己作業能力的懷疑,認為自己不擅長寫作業。

也就是說,表面上看父母贏了,其實是父母輸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被剝奪了,從長遠看,他們失去了對自我對信心。

而如果父母的教育失敗,沒有成功糾正孩子,表面上看是孩子贏了,對抗父母成功,但是孩子的問題沒解決,因此其實孩子也是輸了。

所以在“否定式教育”下,無論父母教育成功與否,有沒有糾正孩子,從長遠來看,最終的結果其實是父母跟孩子雙輸,這就是“否定式教育”的尷尬。

而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放棄“否定式教育”理念,採用更加積極的“肯定式教養”理念。

“肯定式教養”理念

與“否定式教育”理念不同,“肯定式教養”理念是建立在信任孩子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點,然後給予孩子肯定表揚,從而讓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越來越強。

還是以孩子打掃衛生為例,儘管孩子打掃的衛生不是很乾淨,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們不關注孩子的問題,而是關注孩子打掃衛生中表現出來的好的地方,比如說孩子認真、勤快等。這樣的肯定表揚就會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擅長打掃衛生,那麼孩子下一次打掃衛生就會更加的積極。而原本孩子打掃衛生中表現出來的問題,孩子在積極的打掃中就會去克服,於是孩子就會打掃得越來越乾淨。

在這樣的“肯定式教養”理念下,父母跟孩子實現了雙贏:父母實現了自己的教育目標,最終糾正了孩子的問題,而孩子也沒有被剝奪自我效能感。這才是最正確的教育方式。

當然,肯定式教養理念沒有我上面說得這麼簡單,它畢竟與父母以前的“否定式教育”理念截然不同,因此需要一些獨特的技巧和方法,限於篇幅,我這裡無法詳細展開,想學習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專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