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鬧翻天?孩子這些行為讓父母頭疼,但對以後的發展很有好處!

關注陳老師講育兒,多一個育兒參謀,規避錯誤的育兒方式,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喜歡扔彈力球,見到洞洞就會把一個東西塞進去,把家裡的東西搬來搬去;喜歡動不動就爬到沙發背上,就連吃飯也嚷嚷著要在這裡;喜歡獨自待在一個空間,桌子下、紙箱子裡、牆角都是他的勝地;喜歡一次又一次地拋上去、跳下來,

“哦,原來世界是立體的。”

……

這些場景做父母的一定不會陌生,有他們在,家裡鬧翻天,父母搞的焦頭爛額。其實父母不必為小傢伙的調皮搗蛋而苦惱,這是小傢伙進入空間敏感期的表現,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很有好處,不要橫加干涉,讓孩子盡情釋放自己的天性。當然了,一定要注意安全,比如電源插座就不能讓孩子靠近。

空間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趣的一個。因為穿過時間和空間這兩扇大門,我們一下被界定在一個位置,早先時候,這個位置還是一個感覺的狀態,然而,就在下一秒,這個位置就會逐漸地被轉換秩序。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假如沒有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就不會發展出更為抽象的秩序。

事實上,孩子從出生那刻起,他們就從子宮摔落到一個大空間中了。在生命的初始,他們最先體驗到的就是這個空間,他們要學會使用自己的身體,然後超越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進一步地探索這個物質世界的空間,最終把自我和現實的物質世界完好地結合在一起。

一般來說,空間敏感期從出生就開始,一直持續到

6

歲,並呈螺旋狀發展。

最早的空間敏感期是這樣的:喜歡把一些東西從高處扒拉到地上,然後自我探尋,緊接著再重複回到高處,把東西扒拉到地上的過程,這是孩子最早的對空間的感受,因為他們發現了這一物體和那一物體是分離的,有了這種感受後,孩子又會發現:一個空間裡邊的能抖出來,而空間外邊的又能塞進去,所以他們才會不厭其煩地見了洞洞就會一個勁地把東西往裡塞,這種活動在

3

歲之前的孩子身上最為頻繁。

隨著孩子感知空間能力的發展,他們逐漸對壘高、推倒,再壘高、再推倒這一系列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孩子最典型的感知空間發展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也是孩子智慧發展的關鍵所在

。之後,孩子對狹小的空間開始非常感興趣,到大衣櫃裡玩

“捉迷藏”、到桌子底下玩耍,都是他們不斷重複的活動。

這個期間過去之後,兒童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喜歡上了從高處往下跳的活動,此時的他們不僅僅是在感受空間的大小,而且還在用自己的面板、肌肉、身體上的所有東西來感知這個空間,“它到底有多大?有多高?有多遠?”當他們發現自己從這個高度往下跳的時候,心理上可以承受,他們就會跳下去,這是對自己和客觀環境之間的評估。而且當他們經過一次次的嘗試,發現自己能夠把握這一空間高度後,就會再次去探索更高的空間。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

一個人對空間的把握完全取決於他在心理上能夠承受多大的一個空間狀態,而正是這一點決定了長大後的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能力,當然了,也為其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家長往往以愛之名,包辦、代替了孩子的成長過程。探索世界是人的自然天性,而這一天效能否得到發展則取決於能否得到及時、足夠的愛和能夠探索的自由。

所以,當小傢伙們不停地往下面扔東西時,對下水道井蓋上的洞洞特別感興趣,不斷地找東西往裡面塞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千萬不可忽視這一切的背後有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空間敏感期。對空間的探索是所有孩子的一個自我創造的過程、一個突破極限的過程。

關注陳老師講育兒,會有更多的育兒知識及感統知識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