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媽媽不注意3件事,娃的“口糧”供不上,苦了寶寶坑了自己

本文由小編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老一輩的“下奶”方式往往讓寶媽很難接受,可能會有一點效果但寶媽的體驗很不好,沒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讓自己很鬱悶。

對於想要母乳餵養的人來說,母乳量是自己和家人時刻關心的問題。多數母乳媽媽都會有類似的疑惑,為何自己每天喝湯,奶量就是不見多呢?

01母乳量少,很多人做得不正確

實際上與喝湯多少相比,母乳餵養時的日常習慣也很重要,寶媽和家人總是用“大補”或多喝湯的方式催乳,但效果並不理想。

很多人都是從產後2~3天才開始注意給寶媽催乳,因為剛生完寶寶母乳還沒有“下來”,其實這是多年來的誤解,母乳媽媽奶量少也許從一開始就做錯了。

02母乳媽媽不注意3件事,娃的“口糧”供不上

以下3個大家常犯的錯誤,都是導致寶寶“口糧”供不上的原因,若是打算母乳餵養一定要了解。生娃寶寶不注意細節,喝再多湯的效果也不大。

★不注意產後儘早哺乳

多數人聽過生完寶寶前3天“沒有奶”的說法,卻不知前3天是開奶的最佳時期。

研究表明,新生兒的吮吸能刺激媽媽產生更多母乳,產後即使沒有大量母乳分泌,也要及時讓寶寶吮吸。

從前大家都不太重視這件事,直接在寶寶出生前幾天餵奶粉,過3天左右才開始餵母乳,這是最大的誤區。

★不注意讓母乳持續分泌

新手寶媽容易犯的另一個錯誤是經常“攢奶”,她們總是想讓寶寶多吃到一些母乳,以為時間長不哺乳奶水就會存在胸部,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哺乳期寶媽體內泌乳素分泌的多少和寶寶的需求量有關,當寶媽因為攢奶而故意不餵奶,大腦接收到的訊號會誤以為寶寶不需要這麼多母乳,導致母乳分泌得越來越少。

同時,因為母乳停留時間過久容易造成寶媽堵奶,一旦發炎不僅自己疼痛還耽誤哺乳。

★ 不注意情緒問題

大家往往把母乳量和寶媽吃飯喝水聯絡到一起,飲食確實會影響泌乳量,但偶爾吃得少了不至於導致回奶。反而是當寶媽不注意情緒時,母乳“說沒就沒”。

寶媽想要保證母乳量充足,有一個舒暢的心情非常重要,尤其注意不要生氣或過於悲傷,這些負面情緒都會使母乳量減少。

03保證寶寶“口糧”充足,該如何提升母乳量?

女性哺乳期的母乳量多少和遺傳有些關係,天生遺傳了媽媽體質雖無法徹底改變,但靠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提升一些母乳量。

1。 儘早進行哺乳很重要與其花高價請催乳師幫忙不如讓寶寶儘早吮吸,如今許多醫院在剛剛接生完新生兒時,就會將寶寶抱到媽媽懷中進行簡單吮吸母乳,對想要母乳餵養的人起到很大幫助。

2。 該餵奶的時候別等待

母乳媽媽該餵奶時就要喂,當漲奶很多寶寶又不餓時可擠出來一部分但不必完全排空,這樣才利於母乳的持續分泌。

3。 充足休息有利於母乳分泌

除了保證有一個好心情之外,母乳媽媽要注意別熬夜,長期休息不好會導致體質變差從而影響母乳分泌。

晚上寶寶睡著後就跟著寶寶一起休息,如果寶寶半夜哭鬧,家人和丈夫儘量幫寶媽輪流哄娃。當寶媽有足夠的休息也緩解了焦慮的情緒,母乳量就不會減少。

母乳量多少與喝多少湯的關係並不大,有時湯喝不好反而會導致寶媽和寶寶拉肚子上火。

寶媽平時注意別喝太油膩的湯,也不必經常喝“大補”的湯,保證水分攝入喝些溫開水也是有利於母乳量提升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