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還是溼疹?一眼辨明對症護理, 寶寶好得快!

氣溫慢慢上升,小寶寶的面板也開始跟著不安分了。

氣溫高,讓寶寶的面板裸露在外比較多,不僅出汗多,而且還有很多小蟲子要跑出來湊熱鬧,面板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了。

總是時不時的出一些紅紅的疹子,看著都嚇人啊,更何況是長在寶寶嬌嫩的面板上。

是痱子還是溼疹?

那麼這些紅疹子究竟是何方妖孽呢?

有人說這些是痱子!

有人說這些是溼疹!

瞭解了情況,

才能讓寶寶免受皮肉之苦~~

溼疹VS痱子,

傻傻分不清楚?

雖然這兩位乍眼一看都是小紅疙瘩,但是實際上還有區別的。

痱子

首先痱子是由於汗腺的堵塞,造成汗液無法排出,而滲透到汗腺周圍的面板組織形成的。所以在外形上,是一顆一顆的小小水泡形狀,顆粒連成一片,有些還看著亮晶晶的。

痱子的形成的條件是,有汗且汗不容易排出和蒸發。

在這些情況下,寶寶比較容易長痱子:

肉嘟嘟的寶寶們,身上的褶皺比較多,這些地方不利於汗液排出,容易長痱子。

環境悶熱的條件或者衣服穿的過多,也是容易長痱子。

月齡較小的寶寶,尤其是新生兒,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育完全,排汗系統在生長中,這個期間也是屬於痱子的高發人群。

溼疹

溼疹的形成就與體質有關。面板作為第一道保護屏障,可以抵禦外部的刺激。但是幼兒的面板屏障還不穩定,遇到外界的侵襲時,就產生炎症反應,形成溼疹。

外形上,溼疹都是片狀成群生長,形態不規則,中間最為嚴重,逐漸向周圍蔓延擴散。

溼疹發生的原因就比較多:

乾燥

:寶寶的面板很嬌嫩,一旦太乾燥,面板中的水分流失,面板屏障遭到破壞後,細菌、刺激物等趁機鑽入面板,感染和炎症就來了。

過敏

:寶寶可能對某種食物,或者對空氣中的漂浮物、寵物身上的毛髮等過敏,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幫孩子儘量避免。

出汗

:出汗不僅能長痱子也有可能長溼疹,汗液的刺激下,在面板的褶皺處比如:脖子、臂彎、腿彎等地方,會出現溼疹。

遺傳

:父母有溼疹病史或是過敏的體質,寶寶更容易患上溼疹。

痱子和溼疹,怎麼護理呢?

如果是痱子,這種就比較好處理了!開啟空調,降低溫度,增加散熱,痱子自然就會散去。

溼疹的護理,就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首先要給寶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修剪指甲。髒指甲在抓撓面板的時候,細菌也會進入身體,造成面板的二次感染。

遠離過敏源,決定過敏源就儘量避免與這類物質接觸。

智鬥溼疹,日常護理要做好:

01水溫不宜過高

溼疹寶寶的洗澡水溫在28°~32°之間,過高的溫度會洗掉寶寶面板自帶的油脂保護膜,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超過10分鐘。

02少用沐浴露

沐浴露使用太頻繁,可能會把身上的面板保護膜洗掉。即使沐浴露沒有香精、色素,仍然要減少使用頻率,溼疹寶寶能用清水就用清水。

03日常飲食

寶寶溼疹,與溼有關,而寶寶溼氣重,又和脾胃有直接關係。所以飲食調理需要重視起來,清熱利尿、祛溼消腫,提高孩子的身體機能狀態,才能避免疾病的捲土重來。

哺乳期的小寶寶,媽媽要注意多喝祛溼健脾的湯水和食物,對寶寶同樣有作用。

年齡較大的寶寶,在膳食調理中合理新增:金銀花、蒲公英、馬齒莧等煮水煮湯,喝湯不吃渣。

溼疹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面板病,往往反覆發作,長期的呵護才是硬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