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成績好“有跡可循”?資深班主任:前5名多來自4種家庭

“分分分,孩子的命根”

,家長也希望孩子們可以無憂無慮地長大,不過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不得不在學習成績上有所要求。

孩子進入學校之後,家長也會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分成“三六九等”,都希望自己能因為孩子站在“塔尖”,但班級前幾名的名額就那麼幾個,事與願違的佔多數。

家長會是面“鏡子”,一下就能看出孩子差距

朋友小沈的兒子上小學三年級,前幾天老師通知到學校去開家長會,因為這學期剛換的新班主任,為了給老師留一個好印象,小沈特地穿的正式一點。

一進門老師就熱情地跟她打招呼,還沒說自己是哪個孩子的家長,就被老師領到前排了。小沈有些詫異,老師怎麼知道自己兒子學習成績好的?

還問老師:

“老師,我們第一次見面,你怎麼知道我兒子是前五名?”

老師笑了笑,小聲說:

“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從家長身上就能看出來

,我當老師這麼多年,一打眼就知道你家孩子學習成績好!”

小沈很快就為兒子這個新班主任折服了,一看就是一個資深老師,之前對換班主任影響孩子成績的顧慮,一下子就打消了。

小沈開完家長會回來還跟我說:“看著孩子穿校服都一樣,但一到家長會,看到形形色色的家長,

有的卻是能從家長身上,看出孩子的差距來!”

孩子學習成績好真的“有跡可循”?

都說“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終其一生都在治癒”,原生家庭的影響,對於孩子可以說得“刻骨銘心”的,優秀的孩子也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引導。

一個好的老師,可能讓學生們在某一學科成績優異,但孩子的性格、自信,還有追逐夢想的“原動力”往往來源於父母的影響。

我跟一個資深教師朋友曾經聊過這個問題,

他擔任了20年的班主任,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學霸”理論,孩子未來有沒有出息,一場家長會就能看的“八九不離十”了。

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查閱了一下資料,發現他的那套理論,

確實跟一些調查資料“不謀而合”。

對於他的那套“引以為傲”的理論,我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希望更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幫助。

20年資深班主任:前5名多來自4種家庭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曾對2萬名家長和2萬名中小學生進行了家庭教育相關問題的調查。

資料顯示,這四種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學霸”:

1)氛圍更民主的家庭

資料顯示:父母會聽取孩子意見的家庭,優秀子女佔比高達39。11%,子女成績比較差的佔比為19。9%。

這樣的家庭氛圍通常更民主,

家長會耐心聽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見

,而且會適當地加以肯定,會讓孩子更有主見,而且日常生活中更有自信心。

孩子可以更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於學習更加積極主動,成績好也不意外了。

2)父母經常看書的家庭

資料顯示:“閱讀型”家庭的子女優秀比例更高,父母平日裡有看書讀報習慣的,子女優秀的比例高達31。31%。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想讓孩子在學習上更積極,父母首先就要善於學習,想讓孩子經常看書,父母就要有看書的習慣。

想讓孩子變成“學霸”,

父母平日裡就要少玩手機多看書,給孩子一個正面的導向作用

,才能讓娃在學習和看書上更積極。

3)父母能陪孩子一起吃晚餐的家庭

資料顯示:父母經常組織家庭活動,孩子成績優異的比例為39。19%。

父母經常陪伴在孩子身邊,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一起玩遊戲互動,

還能提升孩子的各項能力

,對學習更有興趣。

培養出孩子的學習興趣,距離“學霸”就更進一步了!

4)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家庭

資料顯示: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參與做家務的,成績優秀佔比高達43。11%。

很多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都覺得孩子應該“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心讀書就好了。卻忽視了做家務帶給孩子的積極影響。

做家務可以讓孩子更有責任感

,雖然做家務是小事兒,但也需要合理規劃,

可以提升孩子的辦事能力

家長可以對照一下,以上四種“學霸”家庭佔了幾個,如果全佔,那麼恭喜你,孩子未來是妥妥的“小學霸”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