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說“喜則氣緩”,理解了,才能更好地修身養性

《黃帝內經》:“喜則氣緩”,該如何理解?

在“喜怒憂思悲恐驚”其中情緒裡,“喜”可以說最有正能量的一種情志。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簡而言之,“喜”就是開心、快樂。

在《黃帝內經》說:”喜則氣緩……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矣”。

內經認為,在七情裡,各種情志都“過用”,都可能導致疾病,但是唯獨“喜”很少有這個弊端。因為“喜”能夠使機體的氣血通暢、和緩,也就是使身體恢復正常。

所以,歷代養生家都提倡“笑口常開”,有的甚至說”笑能治百病”、”笑是治病良藥”。這是由於笑就是喜的外在表現,透過笑就可以使得機體氣血通暢,自然百病不生。

當然,客觀點說,喜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例如《黃帝內經》也說“喜傷心”。也就是說。如果“喜”的情緒太過嚴重,這也是對人體不好的。

這裡所說的“心”,主要就是指中醫臟腑理論裡“心藏神”的意思。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長期都是處於一種過於歡樂的心態,那麼就可能會心神散換、不能集中精神了,這就可以導致心神的疾病。

《黃帝內經》更說:“暴喜傷陽”。

假如突然的歡樂太過,那就可能“樂極生悲”了。范進中舉的故事,就是“喜傷心”的代表。

我們可以仔細想想看,身邊或許總會有一些朋友,他們是常常笑面迎人,即使是一些很小的事,也能讓他笑個不停。

這種型別的人,他們的性格往往都是比較隨意的。從正面的角度來說,他們平素為人比較隨和,跟人相處很容易也很輕鬆,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轉變,是別人眼裡的“老好人”。

但是從負面的角度看,這種人大多有意志不夠堅定,人生的目標不夠清晰,容易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等等。

這也完美體現了“喜”的正常與太過的兩種情況。

更仔細地說,“喜”與“怒”是相對兩種情緒。而“怒”本來是一種向上、擴充套件的能量。如果一個人多喜,那麼他就必然會少怒,這也是多喜的人意志力不夠堅定的原因,因為“喜”而欠缺推動做出決斷的魄力。

如果一個人缺乏”喜”,那就會成”悲”了。從基礎層面上來說,喜是正面積極的,而悲則是負面消極的,既然缺乏正面,那麼他的精神世界裡就可能以負面為主流了。

所以,要消除悲傷、解除負面思想,最直接方法很簡單,就是找點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來做。從中醫的理論來闡述,那就是“喜克悲”。

總而言之,“喜”還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情志。因為快樂能提高機體氣血的執行,幫助我們身體趨於健康,即使是生病的時候,只要能抱著正面積極的態度,也有助順利康復。

但是,我們也要記住,不要得意忘形,“喜樂”也要有節制,那樣才不會成病。

總的來說,儘管喜怒哀樂乃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會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遭遇而產生各種心理情緒,但有些人卻總是難以獲得、或者感受到真正的快樂,這又是為什麼呢?

《大學•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由此可見,歡笑都是短暫的,“喜”也是相對短暫的。而想要獲得長久的快樂,最好的辦法還是保持平靜的內心。

只有各種情緒不至於隨便濫發滋生,我們才能感受到內心的安靜與祥和。對於養生與健康來說,氣血平和即是安。平靜祥和的內心,“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不發,這就是最好的“緩”,才是最利於養生與長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