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記載有大禹“家譜”,還有夏啟,夏朝未曾失落?

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知道,我國曆史悠久,簡單的說法就是“上下五千年”。但要具體一點來說,無論是遙遠的盤古開天闢地,還是三皇五帝,都是更多神話色彩的。但無論如何,比較信服的歷史,還是從夏朝開始。

但一個比較大的遺憾是,雖然我們都從歷史書籍中知道了夏朝是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但考古學至今還沒有找到真實的文字記載。於是,便有很多人認為,夏朝也只是一個“傳說”,和盤古開天闢地屬於一個型別。

關於夏朝的真實記載,或許我們現在還只能期待今後的考古進展,相信有朝一日定會找到確鑿的證據。

但關於夏朝的記載,在歷代文學典籍裡,也依然還是留下很多蛛絲馬跡。比如大名鼎鼎的《山海經》,就有很多和夏朝相關的記載。

《山海經》在許多認眼裡,那是是一部上古神話的書。但在更多人眼裡,《山海經》是我們華夏民族早期文化記載的佐證。

雖然書中的故事、情節,在現代人眼裡都有很濃厚的神話色彩,但誰也無法否認,“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古人那麼樸素的思維,誰能相信能憑空捏造出如此富有邏輯的“神話”?

所以,在我看來,《山海經》縱使未必能全信,也必定有足夠的事實作為依據,也就是說,是在一定的客觀事實上的藝術加工作品而已。

從文化的角度看,很多文化傳說的背後其實就是歷史。《山海經》裡的夏朝,和《史記》裡的夏朝,未必就不能平等看待。

在《山海經》裡關於夏朝的記載,有兩個方面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那禹的家譜,和夏啟的生平。

夏朝是夏啟所創立,但夏啟卻是大禹的後裔。大禹是什麼身份?那可是大禹治水的主人公。在《山海經》裡,黃帝軒轅氏生了駱明,駱明生了白馬(鯀),他是大禹的父親,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大禹家譜。

而《史記》對大禹一系的家譜則略有不同,記載黃帝生了昌意,昌意生了顓頊,顓頊再生了鯀。

兩部具有不同歷史地位的文學典籍,關於夏朝王室的血脈淵源有兩個共同點:始祖都是黃帝軒轅氏,大禹的父親都是鯀。可這個過程中卻又各不相同。

當然,我們現在也無法考證誰更準確,但去異求同的話,我們就能得到一個答案:夏朝的先祖是黃帝,夏啟創立的夏朝,夏啟的爺爺是鯀,父親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禹。

可惜的是,《山海經》卻沒有明確記載鯀和大禹的父子傳承。在《大荒南經》裡,鯀生了炎融,炎融生下了驩頭。而《海內經》則有“鯀復生禹”的神話故事。

鯀一開始被派去治理洪水,採取了堵的方法而毫無建樹,最後被帝俊處死在羽山,但身體3年不腐。最後是祝融用刀割開,肚子裡飛出一條黃龍,這就是大禹。

兩處地方的記載截然不同,但至少也還是能看到鯀和大禹的先後關係。

再之後,就是東西方都留下來的蓋世傳說——世紀大洪水了。在我們的文化記載裡,大禹治水是被廣泛接受並承認的。

在《山海經。海內經》裡,鯀盜取了帝俊的神物——息壤,用來築造堤壩治理洪水。但治水無功之後,帝俊下令祝融把鯀處死在羽山之上。

祝融剖開了鯀的屍體,大禹出生,並接替父親鯀未競的事業,採用“疏”來治水,最終獲得成功。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至今猶膾炙人口。

大禹並沒有自己創立夏朝,但《史記》明確記載,大禹只有一個兒子,那就是夏啟。而正是這個夏啟後來創立了夏朝,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朝代。

但在《山海經》裡,大禹還有一個叫“均國”的兒子,均國生役採,役採生修鞈。

兩種說法雖然略有不同,但誰能相信,一代禹王會只有一個兒子?所以在我看來,在這個方面,《山海經》的記載比《史記》更有可能接近真相。

很遺憾的是,《史記》對夏啟也是語焉不詳。作為夏朝的創始人,更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史記》也僅僅有啟伐伯益、啟伐有扈氏的記載。

但在《山海經》,夏啟卻受到了非比尋常的推崇,其形象隱隱有比肩大禹家族始祖黃帝的勢頭。《海外北經》記載,夏啟始創禮樂,在“大樂之野”譜寫了《九韶》和《九歌》。

《大荒西經》則記載,夏啟在“天穆之野”,雙手各拿一條青蛇,腳下踩著兩條龍,身邊還有3位神女侍奉。

《山海經。海內經》甚至還描繪了夏啟出巡的盛況,說夏啟在“大遺之野”出行時,驅使兩條龍,乘坐豪華巨輦,車廂有3層華蓋。夏啟坐在車上,左手拿著披風,右手拿著玉璧,身上懸掛著玉璜。這一畫面,是不是有很濃厚的古代宮廷風格?

透過對大禹家族的傳統家譜瞭解,以及大禹和夏啟之間的關係之後,您認為,夏朝是真實存在的、還是隻是一個神話呢?相信,時間會給我們一個確切的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