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長能夠養出優秀的孩子?心理學實驗告訴家長錯在了哪裡

1。讓孩子變得更優秀的心理實驗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學校,說要進行7項實驗。

他們從一到六年級各選出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場名為“未來趨勢測驗”。

隨後他們把一份“最有發展前途”的名單教給了老師和校長,並讓他們保密,確保實驗的正確性。

8個月之後,羅森塔爾和他的助手對名單上的孩子們進行復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事上了名單的孩子們他們的成績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這些孩子性格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

事實上,羅森塔爾和助手撒了一個謊。他們提交的那份名單上,孩子們並沒有所謂的天賦,這些孩子只是從這18個班級中隨即選擇出的。

雖然老師被要求保密,但是羅森塔爾認為,老師的期望已經在有意無意透過語言、態度、表情、讚許等給孩子傳遞了更多的期望,學生也給老師的期望及時反饋。讓這些隨即選出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2。一群窮孩子的實驗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報道。

十年前,北京市的一個民間組織針對一群窮孩子設計了“青雲計劃”。

參加這個專案的孩子需要滿足兩個要求。

第一個必須是農民工的子女;第二個,這些孩子都是高智商。

青雲計劃的發起人有企業家、中科院的心理專家以及北京市八中少年班的退休班主任。

專案的發起人在那一年跑遍了整個北京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從八九百名學生中選出了24名學生入選了第一屆的青雲班。

這些孩子將接受不同於傳統的應試教育。他們的班主任是北京八中少年班的退休老師,課程設計和北京市八中少年班一樣,四年時間學完8年的課程,他們所有的教育費用都由出資人出。

這些孩子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他們逛的最多的是博物館,見的最多的是中科院的院士。老師們說孩子們可以成績不好,但是不能沒有見過世面。

孩子的父母有裝修工、餐館服務員、廢品回收者、臨時工等。

青雲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幫助這些貧困的孩子改變命運,希望把這些孩子送進全國前十,全世界前三十的大學,讓這些孩子發光發熱。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青雲計劃執行得並不順利。

孩子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小學畢業之後的上學問題,這些孩子都是打工子弟,沒有學籍,很多孩子選擇了退學,後來終於有學校願意接收這些孩子,只有一部分孩子繼續在北京讀了中學。

第二個問題是上高中的問題。

因為面臨著高考,很多孩子的父母決定回到老家。幾經波折,最終北京的新東方國際學校願意接納青雲班的孩子。

緊接著這些孩子面臨著第三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出國留學的費用。

專案方計劃把這些孩子都送出國留學。只是最終把申請美國的大學改為申請西澳大學。西澳大學願意給青雲班的孩子抵扣學費的全額獎學金,青雲計劃專案方給孩子貸款夠孩子們付房租,只是他們依然需要支付每年5萬元的生活費。

即使如此依然有一半人拿不出5萬元生活費。很多孩子選擇了放棄,有的回家讀了大專,有的復讀上了大學,還有直接參加工作的。

最終青雲計劃的結果和專案的初衷大相徑庭。

很多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了退出,最終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出國讀書。專案最終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青雲計劃究竟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

3。那些被改變命運的孩子

青雲計劃中只有北京戶口的孩子上了北大或出國,剩下的一部分去了西澳大學,還有一部分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或者大專,只有極少數的孩子讀到了高中或沒了下落。

一部分孩子是依靠家裡改變了命運。比如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條件還是比較好的,他們放棄了去西澳大學,而是去申請了美國和迪拜的大學。

還有一部分孩子是透過自己的不屈來改變命運的。

有一個男孩叫徐博,去了西澳大學讀書。他的父母曾經在北京的餐館裡當服務員。那個時候徐博每天放學和週末都會回到餐館裡幫忙。

參加青雲計劃後他最開心的是周內不用回家在參觀幫忙了。

有個女孩叫李小溪是青雲計劃第一屆的班長,因為家裡連一張去西澳大學的機票都拿不出來,李小溪最終選擇回老家復讀,復讀了兩年之後,李小溪被北京一所211大學錄取。

雖然沒有去成國外,但是她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讓命運重回軌道。

高中畢業後當年青雲計劃的老師們告訴了孩子們真相。

其實這些孩子的智商只是比普通孩子高出一點點,孩子們的智商在120,但是和北京八中少年班的孩子們平均130的智商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讓人十分欣慰的是,當被告知有天分的時候,這些孩子的確非常努力,而且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2010年,北京市1866名打工子弟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六的孩子上了大學。無疑青雲計劃的這些孩子們是幸運的。

4。感慨

為人父母看到這樣的報道心中真的是無限感慨。

能夠參加青雲計劃的孩子無疑是十分幸運的,但是因為各種客觀原因,這些孩子有些並沒有順利出國,他們回到老家,上了大專、大學,只有極少數的直接工作了。

和同期的打工子弟相比,他們的人生已經做出了改變。

尤其是那些因為客觀原因放棄出國,重新高考的孩子,當這些孩子被告知他們是聰明的,這些孩子也的確表現得很聰明,即使當他們離開青雲計劃的時候,依然會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

半個世紀前,羅森塔爾用實驗告訴我們,給予普通孩子鼓勵,這些孩子就會更出色。

四十多年後,一群窮孩子的實驗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相信孩子,那麼他們一定會做得更好。

當我們責怪孩子不夠優秀的時候,應該反思一下是否給了孩子足夠的鼓勵。

好的教育是挖掘孩子的潛力,而不是盯住孩子的缺點。為人父母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