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是“謙受益,滿招損”,但家長若是過分謙虛,也容易毀了孩子

固然是“謙受益,滿招損”,但家長若是過分謙虛,也容易毀了孩子

今天上午大寶的興趣班開家長會,無外乎就是本學期即將結束,老師需要告知家長以及孩子們新的學習計劃和教學計劃。

在家長會中,老師忽然問及一個問題:“咱們班裡誰自認為自己數學很好的,請舉手。”

家長們坐在教室後面四處張望,有一個孩子高高地把手舉起來,看來是對自己的數學學習相當的自信。可是很快他的媽媽就坐在後面“指揮”開來:“你的數學真的很好啊?!上次還錯了兩道填空題呢!快把手放下來吧!”

那個孩子有些訕訕地看了看自己的媽媽,終於還是把自己的手放下了。

固然是“謙受益,滿招損”,但家長若是過分謙虛,也容易毀了孩子

這個孩子我也很熟悉,因為在數學培訓班,他和我家大寶也是同班同學。雖然成績算不上一騎絕塵,但也的確還算優秀。每每公佈考試成績,他也能夠穩穩地在班裡佔前5名吧。

這個孩子的媽媽,我們雖然沒有很密切地交流過,但是也偶爾會在接送孩子碰面的時候聊上幾句。

孩子媽媽屬於那種很是謙虛的人,動輒極力誇讚別人家孩子成績如何優異,而當別人說自己家孩子也很優秀的時候,就立即謙虛萬分,表示自己孩子真的不如別人家孩子,然後再竭力列舉二三事來證明。

若是家長們湊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倒也無所謂,偶爾幾次孩子們正好也放學,她家孩子就會站在距離媽媽遠遠的地方,估計他很清楚媽媽是不會誇讚他的吧!

孩子那種很明顯的失落感,很可惜他媽媽總是看不到。

固然是“謙受益,滿招損”,但家長若是過分謙虛,也容易毀了孩子

正如這次,我同樣坐在教室後面,再次為這個孩子媽媽的情商堪憂,也真的為這個孩子覺得惋惜,好好的一次建立自信、讓自己能夠有勇氣更進一步的機會,就這樣白白地消失了。

這大概源自於家長潛意識中根深蒂固的那種“謙受益、滿招損”的想法。

成人世界很多人都知道為人要謙虛,但是卻忽略了,孩子世界那麼至善至純,他們往往會把家長自認為“謙虛”的說法當真,從而開始懷疑自己、質疑自己的實力與能力。

這樣對孩子豈不是很不公平?

固然是“謙受益,滿招損”,但家長若是過分謙虛,也容易毀了孩子

我之前有位朋友,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把所謂系列早教搬到了家裡,什麼黑白卡片、閃卡等等,貼在寶寶的小床邊,美其名曰“啟智”;

2歲開始,孩子還不怎麼流利說話,就能夠坑坑巴巴地和她一起背唐詩宋詞,英文對話……

孩子在這樣的陪伴下,當然是收穫滿滿,也能夠在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候嶄露頭角,得到無數的讚揚。

這個時候,朋友那種莫名的“謙虛感”就上了頭。每當別人誇獎自家女兒聰慧過人、見多識廣的時候,她總是連連說“NO”,還會不斷地列舉出孩子的一些“劣習”:比如吃飯挑食、背書慢、注意力不甚集中等等……

漸漸地,孩子開始拒絕類似的“人前表演”,也不再積極主動地背詩、算術、說英文……而且越來越在意別人的評價,對任何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分外敏感,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自卑極了;5歲的時候,居然有了“自閉”的傾向。

朋友格外後悔自己曾經的行為,可惜孩子的狀態卻越來越糟糕。每每提及,我的心都忍不住痛,那個巧笑倩兮的小女孩,再也回不來了!

固然是“謙受益,滿招損”,但家長若是過分謙虛,也容易毀了孩子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講,他們尤為需要賞識和鼓勵。而且他們會在這樣的氛圍中,越來越好。

賞識教育就是要家長積極尋找出孩子身上的亮點,在這種光環的對映下,透過家長不斷地認可和鼓勵,讓孩子的光環能夠越來越大,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而過分謙虛的家長,往往會不自覺地抹殺孩子身上的光環和亮點,總是拿自己家孩子的短板去對比別人家孩子的長處。並非是家長不愛孩子,而是愛之深,總想要孩子處處都好,時時優秀,所以難免望子成龍心切,也難免會要求更多。

固然是“謙受益,滿招損”,但家長若是過分謙虛,也容易毀了孩子

所以,“謙受益、滿招損”固然很對,但更多是對成人處世態度的一種訓誡,而非是家長對孩子的做法。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當你想要孩子優秀,不妨多誇誇他,在人多的時候誇他,在家人面前誇他,在他做了一點點事情的時候就不遺餘力地誇他,當然一定是要在“有的放矢”的前提下誇他,而非盲目地“尬誇”,那麼孩子一定會在家長不斷的認可和誇獎中修正自己,從而越來越優秀。

相反,倒是那些動輒就過分謙虛的說自己孩子“這不行、那不行”的成人式虛偽,才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裡做得不好,或者為什麼總是得不到家長的認可,從而更加自暴自棄,或者乾脆無望的讓自己沉浸於自我世界不肯走出來,這樣才是最可怕的結局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