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善其身”便再難“兼濟天下”,別讓貧窮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說一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先打個招呼:您可別笑啊!

我出生在一個很偏僻的農村家庭,父親一輩子沒出過縣城,但是他很勤勞,所以家裡的條件在村裡還算是很不錯的那種。

我跟我弟弟自小就豐衣足食,童年階段很自信、也很快樂。

然而我11歲時,父親的一場病不僅奪走了他的生命,也幾乎掏空了家裡的積蓄,自那之後,我們的生活開始艱難起來。

家裡有不少地,但自給自足可以,想要“變現”還是很不現實的——那裡連個能通車的土路都沒有(現在都還沒通車)。

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一個星期就2到3塊的零花錢,很剋制,都用來買必須的學習工具,即便在學校會常常餓肚子,也不捨得拿出5毛錢買一塊麵包吃。

中考的時候,我們是在縣城裡考試,那時候,我喝到了人生的第一瓶礦泉水!

“賣這麼貴,居然不是甜的!”這是我當時唯一的想法。

當時那個後悔啊,在後來去大超市裡買到第二瓶礦泉水之前,我一度以為自己之前是買到了假貨!

以前並不是沒見過別人喝礦泉水,也知道那個水要1塊多錢一瓶,有買來嚐嚐的衝動,但實力不允許。

所以一直覺得,裝在那麼漂亮的塑膠瓶裡的水,一定是有點味道的,起碼是加過糖的吧?

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所以請您務必忍著,別笑啦!

貧窮不只限制想象力,還會限制你的格局

關於“貧窮限制想象力”的事情,我想每一個從貧窮之中走出來了的人,都會有羞於為外人道的相關經歷。

當我憧憬著頓頓有肉吃的時候,別人就在挑瘦肉吃了,當我挑瘦肉吃的時候,別人可能在減肥了,當我在減肥的時候,別人可能在健身塑形了……

最初的我眼中最好的生活也就是頓頓有肉吃啊,而且是那種大塊大塊的肥肉!沒有比那更好的生活了,我曾十分肯定地認為。

直到我可以挑三揀四隻吃瘦肉的時候,我才發現,當時的我是多麼的可笑、當時的我是多麼的侷限。

老農認為皇帝就是用金鋤頭翻地、用金斧頭劈柴、頓頓喝香油的老段子,咱就不提了。

反正貧窮真的是限制了太多東西,你的意識、你的舉動,這也影響著你的格局和潛力。

就如同我不好意思去問其他人“我買的礦泉水為什麼不是甜的”一樣,我擔心一旦別人告訴我“這水本就不是甜的”之後我會被人嘲笑!

如果說“礦泉水本就不是甜的”是一項真理的話,我選擇了用最保守、最沒有效率的辦法——等我有錢了再去驗證。

實際上,方法有很多啊,比如說拉下臉來問一問、去找賣水的老闆扯皮、仔細看看說明書……

這都行啊,可為什麼我不去做呢?

因為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限制了我的思維、限制了我的格局、限制了我的處世方式。

明明可以很簡單就能得到驗證的問題,我非得在可憐的自尊心促使下“閉門造車”,付出數倍於別人的努力,自我成就之後,自我感動、自我陶醉!

這樣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讓我在後來的人生中不停地固步自封、不停地走彎路。學習上是,事業上也是。

“獨善其身“就意味著,此生可能再無機會“兼濟天下”

說到這裡,您可能覺得有些奇怪,您可能會問:你的思維怎麼一下子就跳到這裡來了?

其實這篇文章算是之前一篇文章的補充,因為篇幅問題,沒有在那篇文章中做詳細的邏輯推理。如有不解,可以再去看看那篇文章,標題是《越窮的家庭,規矩越多,限制你家孩子的,可能是你口中的“教養”》。

當然,不看也不要緊,那篇文章說的無非是有的老人家太過注重孩子的所謂“教養”,給出各種“規矩”,強迫兩三歲的孩子這不能做、那不能動,把孩子弄得唯唯諾諾、戰戰兢兢的事情。

然後就有很多讀者朋友站出來說話了:“教養是很好的東西啊,把孩子慣得無法無天你就滿意了?”“無規矩不成方圓”“富人的規矩更多”“窮則獨善其身!”

如此種種,我們暫不討論他“非黑即白”的邏輯是否成立,我們只看看最後那句很有道理的話,看它站不站得住理。

他的意思是說,窮就更要有規矩,窮人教孩子守規矩至少能讓他“獨善其身”。

我們也不去討論“窮則獨善其身”和“達則兼濟天下”是誰對誰的述求,因為沒有多大的意義——我們都不想“窮”,我們都想要“達”。

我想要說的是,窮不思變,還只講究窮規矩,則就斷送了窮人發達的機會,獨善其身的同時,可能再無機會“兼濟天下”!

這就是我上面所說的,因為我窮,我在窮規矩裡形成了窮意識,進而形成了很保守的處世方法,然後走很多很多的彎路。

不是說在這樣的窮規矩裡就不可能有人發達,而是即便他發達了,也很難做到“兼濟天下”,現實對他的衝擊可能讓他做出更多與“兼濟天下”相反的事情,比如為富不仁。

自始至終,“獨善其身”不僅是富人及社會對窮人的道德述求,也是窮人更好適應社會的生存法則。

把“獨善其身”看作是窮人的一種自保手段應該更合適一些。

可是,自保,就意味著很難突破貧窮的“封鎖線”。

讓孩子脫離“窮人思維”

為什麼不是說讓孩子具備“富人思維”呢?

因為經濟條件決定上層建築,咱們或許還不夠富有、或許都還很窮,咱們不可能一蹴而就,欲速則不達。

想要改變意識形態,很難在一兩代人之間實現。

所以你看到很多的暴發戶,他們一樣是具有極深的窮人思維,但他們往往“富不過三代”。

我記得,小時候父親也給我立過很多的規矩,比如敬酒要雙手舉著、別人端茶你要雙手接著、跟人說話要面對著對方等等等等。

裡面有好的且很有用的東西,也有很多現在覺得用不到的東西,比如到富人圈子裡面之後才知道,大家都很隨意,並不會因為你敬酒不恭敬而覺得你不尊重他。

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我發現,人在窮的時候,往往是因為自己除了規規矩矩的那些表面“教養”之外,再無其他能讓人尊重的東西,一旦別人沒有做到他所想要的恭敬舉動,就會認為別人不尊重他。

所以他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他會覺得孩子如果不跟自己一樣很禮貌,就會得罪別人,因為別人會因為這樣的事情輕而易舉地冒犯到他。

他們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富人,多半是包容的、是妥協的,是敢於欠別人人情也樂意讓別人欠自己人情的,他們把這些都當成自己的潛在資源,然後在合適的時候加以利用。

而窮人則不然,他們很計較眼前的東西,他們不會欠別人人情,別人欠他的,他會想方設法儘早拿回來;他們很在意別人的說說道道,哪怕那些東西並不存在。

他們自己這樣為人處世,雖然憤恨自己一輩子貧窮,卻沒有辦法讓自己想通緣由,然後也這樣去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晚輩。

所有的這些,形成了自卑感,也就形成了“窮人思維”,然後在這種思維裡找到自我滿足感:你看我的孫子,才兩歲多就知道規規矩矩坐著吃飯了,好多七八歲的孩子都不能做到,我這不是育兒有方?你們那些個不懂規矩的孩子,早晚要被送到監獄去!

殊不知有些不合時宜的規矩、一些不合適的教育方法,早已扼殺了孩子的某些天性、喪失了大膽探索的本能,然後不斷複製父輩的人生。

到最後,人窮志短!有些東西,你想都不敢想,想也是白想,想多了你會更難受。

就如下圖所顯示的那樣,貧窮的紳士在別人眼裡可能一文不值,這會讓你憤世嫉俗。

結語

您可能說,你以為礦泉水是甜的那件事情,父母多給點零花錢不就解決了嗎?

其實不是的,在窮人思維形成的價值體系裡,即便我有比較多的零花錢,也不會去投資在這件事上——窮的時候我們把錢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以至於讓我們看不到“花錢可以事半功倍地解答困惑”這樣的簡單道理,這導致我們把精力和財力都投入到眼前的短期利益上,讓後形成思維上的“貧窮”。

物質上的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思維方式上的貧窮。

想要孩子能在未來突破貧窮的“封鎖”,首先就得在思維方式上進行轉變。

“獨善其身”可能是弱者的自我安慰,“兼濟天下”更可能是貧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別讓“貧窮”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END——

【文/神逗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