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聖依、楊子育兒觀出分歧,孩子上更多興趣班,真的需要嗎?

近日播出的

《婆婆和媽媽》

中,黃聖依和楊子關於孩子

應不應該去上補習班的問題

引發了網友的討論,很多人表示都支援楊子

不建議孩子多上補習班的

建議,然後抨擊黃聖依的教育方式於束縛,讓孩子壓力很大。

對於大家的爭議,黃聖依在微博特地解釋了一下,她表示

站在媽媽的角度上肯定是希望孩子是多才多藝的,所以她很注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而爸爸則表示注重孩子天性的釋放,同時她也表示自己知道顯得孩子因為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學習壓力很大,但是給他安排了這麼多課程並不想剝奪她玩耍的時間,只是希望他多嘗試,一邊學習一邊娛樂。

最後黃聖依還總結說其實這兩種教育都有它的意義和道理,不論哪一種都是需要家長用心地去教育,需要兩個人共同探討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這條微博一出,網友們表示支援黃聖依的說話,覺得就應該多讓孩子去嘗試去培養興趣。當然小編對於兩人的教育方式也算是保持一箇中立的態度,在這裡沒有覺得誰對誰錯,

兩個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只不過要看雙方的教育方式是否適合孩子。

看完整個節目,其實我們能夠看到,楊子對孩子是比較嚴厲的,但是又不會強迫孩子學習的,能夠到孩子足夠的玩耍時間,而黃聖依則是一直

操心的那個,尊重孩子

,但是也想培養更好的孩子,想給他報名很多的補習班。

那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

,從小給孩子多上補習班就一定有用嗎?

小編認為不一定,因為每一個小孩性格都不一樣,接受能力也不一樣。

最重要的就是因材施教

,家長需要更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才能達到自己內心想要的,如果孩子喜歡唱歌,那可以給他報個音樂班、鋼琴班之類,孩子喜歡看書,可以給他報個閱讀班,書法班,畫畫班之類,前提是要孩子喜歡,要

尊重孩子的想法

。明知道孩子不喜歡跳舞,你還強迫他去跳芭蕾舞,你覺得他會去學嗎?他不會學的他甚至會越來越反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因材施教

我有一個同事,有個7歲的兒子,小孩子從小就很聰明,三歲就會背幾十首唐詩了,識字也比別人快,而且很喜歡在課本上畫畫,同事覺得孩子應該是喜歡畫畫的,然後帶孩子去參觀畫展還有書畫展,發現孩子站在每一幅畫面前都在仔細認真的觀摩,同事就知道了,孩子真的很喜歡畫畫,所以給孩子報了畫畫班和書法班,後面同事還告訴小編,孩子在省裡的一次繪畫比賽拿了一等獎,書法也是進步了很多。

這個道理說明,只要孩子喜歡這個興趣,那麼你給他多報幾個補習班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如果你只是憑著自己的意願,覺得我的孩子未來一定要成為鋼琴家,成為科學家,給他報名一大堆他不喜歡的補習班,效果當然是適得其反的。

綜上所述,報名學習班不是不可以,一定要在孩子願意並喜歡的前提上,不然一切都是白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