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曾看過一個新聞,一名57歲的老母親,成天希望抱孫子,她女兒偏偏是個“丁克族”。

一怒之下,這位老母親自己去生

二胎

你不給我生個外孫,就去當姐姐。

而34歲的博士女兒也很硬氣:給你們養老可以,但不養你們的孩子。

有資料顯示,開放二胎後,中國的生育率,卻沒有明顯上升。同時,選擇的“丁克”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丁克家庭超過60萬。

"丁克"

是一個外來詞,指的是因各種主觀或客觀原因,而選擇不生育的人。

他們選擇丁克的原因,有可能是:

單純不喜歡小孩;

認為社會競爭太殘酷,沒有能力給孩子幸福;

沒有孩子就沒有負擔,能更好地拼搏、生活;

對生育的痛苦以及養育孩子的負擔的恐懼;

……

丁克與否,至今仍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在當下,丁克者往往被貼上“自私”的標籤,只因他們“不僅讓家族絕後,更是光享受社會資源,卻不給社會培養下一代人才”,妥妥是一群“只注重自己感受、不願付出的傢伙”。

但是,那些選擇“丁克”的人,真的都是逃避責任、自私自利的人嗎?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01

他們為什麼選擇丁克?

在訪談節目《和陌生人說話》某一期,就曾圍繞“丁克”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節目邀請來三組嘉賓,分別是單身、丁克者,以及喜歡孩子的非丁克者。

雖然在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這兩大問題上有著迥然不同的觀點,但是他們的人生,卻又許多共通的地方,比如

並不美好的原生家庭。

或是破碎的單親家庭,或是充滿家暴陰影……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成為了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的阻礙。

選擇丁克的39歲的李作家,從小被父親

家暴

他的父親是一名裝卸工人,母親則是小學教師。

或許是因為雙方受教育程度的差異太大,李父與家人缺乏共同語言,他固執地認為自己被“邊緣化”了。

於是,他透過

家暴妻子和兒子

,追尋他想要的

家庭話語權

李作家自小就被嚴厲對待,連吃飯都必須吃一口飯配一口菜,一旦破壞這“規矩”,迎來就是父親的一巴掌。

在家暴陰影下長大的李作家,坦然表示:

"沒有一個合格的父親給我做榜樣,對婚姻、對生育完全沒有信心。"

因此,李作家選擇丁克,拒絕讓創傷延續。

或許有人認為,他是杞人憂天。

但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鮑文提出的系統家庭理論中的

"代際傳承"

告訴我們,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02

每一代都過得不如意,是“宿命”的安排嗎?

代際傳承

,指的是每一代人的價值觀、想法和體驗,都將受到上一代的影響和塑造。

即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大機率能在其父母身上看到痕跡,而父母的這些痕跡,又是來自於祖輩,這是多代傳承的結果。

比方說,一個家庭溫暖、和諧,那麼孩子長大後,很可能也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

而如果一個家庭充滿暴力、冷戰,那麼孩子長大後,要不拒絕親密關係,要不重蹈覆轍。

正如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所言: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影響到這個人的性格、三觀、思維、習慣,這種影響是畢生的,難以磨滅的。"

許多人都希望走出父母的影子,卻終其一生也難以擺脫。

一直頂著“私生女”身份的吳卓林,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叛逆、無法無天:輟學、抽菸、自殘、和同性戀人領證、露宿街頭……

但在她的這些行為,其實都帶著她母親吳綺莉的影子。

吳綺莉生長在一個父母離異的家庭,從小缺乏足夠的關愛,形成固執偏激的性格。

遇到成龍後,她不顧一切地生下吳卓林,導致女兒也在一個支離破碎的“家”里長大。

吳綺莉沒有在原生家庭得到半點好的引導,有了她如今的落魄,而這份悲劇,又被遺傳到女兒身上。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弗蘭克·卡德勒說: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如同輪迴般的悲劇,無疑是讓人窒息。

但更重要的,還是反思,如何斬斷這種悲劇的延續。

如李作家一樣,選擇丁克,從自己身上斷絕延續下一代,算是一種方法。

如果想要孩子,又不希望將一些不好的模式傳給孩子,有方法嗎?

那麼,你可以嘗試覺察、完善自我。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03

我們能否斬斷,如宿命般的悲劇輪迴?

大家或多或少,應該都有過受傷的經歷,不管傷勢是否嚴重,傷口都需要經過妥善處理,才能慢慢癒合。心理上的創傷,同樣如此。

面對過往的創傷,應當如何處理?

1.探索自我,記錄“情緒日記”

鼓起勇氣面對並深入瞭解,自己在成長曆程中,所經歷過的幸與不幸,並用現在的目光去看待。

在生活中,我們許多衝突和矛盾,都來自於將過去和現在混淆。

過往的成長中,總有那麼一些事情,能夠挑起我們情緒上的過激反應,就像一個被戳中按鈕的機器,當場彈跳起來,我們可以稱之為“心理按鈕”。

比如,一個人在和朋友聊天時,對方一不小心漏聽了一句,此人當場大吼大叫,好像很生氣的樣子。

回到他的童年,很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在家裡就被忽視,沒有人關心他的意見,所以他常常提高聲量,意圖引起家人的注意。

那麼當他長大後與別人交往時,最關心的就是別人有沒有尊重自己的意見,一旦發現被忽視了,“心理按鈕”被觸動,於是就當場提高聲量說話,造成不必要的衝突。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每一次我們的"心理按鈕"被觸動,進入"情緒過激"的狀態時,其實也是我們去深入瞭解自己過去的機會。

如果我們一味地選擇壓抑、否認過去的這些情緒,它們更有可能在某個你想象不到的時候爆發出來。

為此,我們可以嘗試做一本“情緒日記”。

忠實地記錄下你的過激情緒反應,而後仔細總結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會讓你感到不適,勇敢地探索其中的心理運作。

這將對於自己的自省、成長,以及瞭解、處理情緒有著重大的幫助。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2.改寫你的“內在誓言”

其實,你的許多行為和反應,都與你的“內在誓言”,或者說信念,有著緊密聯絡。

內在誓言(信念),是指由某一個/些人事物引發的,發自內心的強烈決定,成為我們人生的最高指導原則,從而導致某種行為、態度的產生。

內在誓言(信念)可分為

正面和負面

,前者能夠激勵人們追求更好的生活,如“我是有能力考上清華的”;而後者容易令人活得消極、悲觀,如“我怎樣過過不好這一生”“人生好無望”……

所以,我們應當覺察內心深處指導著你行為的信念,然後將負面的信念改為正面。

怎麼做?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在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在某個領域,已經表現得很積極、正面,卻你仍對最後的結果感到不滿意,那麼在這一方面,你可能有一個阻礙你的“內在誓言”。

舉個例子,你很努力工作,卻總是賺不到大錢,問問自己,這時候有什麼感覺?焦慮、痛苦、無望、無助?

感受這份情緒,而後追尋其源頭,分析你的情緒,所代表的信念,是“我不配有錢”、“我沒能力賺錢”,還是其他?

當你找到負面信念,就可以嘗試接下來的幾個步驟,將其慢慢消除:

第一、寫下你的負面信念

比如說,“我學不好英語”。

然後,覺察它給你帶來的經歷、情緒,感受它給你帶來的不如意。

第二、從情緒中抽離

即告訴自己,

"那只是你的信念,不是事實。"

好比“我學不好英語”,這一點只是你的負面信念,而不是事實。

你或許會說,可是之前的確就是這樣那樣。

可如果你仍抱住這種想法不放,改變又如何開始?

第三、轉變你的信念

用一個積極正面的信念去替代舊有的信念。

以學英語為例,可以跟自己說“雖然我背單詞時好像磕磕碰碰,但我已經記住了很多,這對我未來的學習是有好處的。”

如果你一想到這個新的信念,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情緒偏向正面,那麼新信念就換對了。

第四、踐行新的行動

如果所有事情都停留在空想,也是無用,必須

付諸實踐。

比如怎麼體現“對未來的學習有好處”呢?

可以買來報名課程深入學習、買來題集檢驗自己的水平等等。

第五、給自己一份獎勵

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斯金納曾說:

"任何你所鼓勵的行為,都會受到強化。"

當你希望一件事情能夠堅持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予鼓勵,將之強化。

改變信念,並開始新行動後,一定要獎勵自己。

這份可以是以前一直想要,但沒有下定決心的,是對自己真的有觸動的獎勵。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04

寫在最後

所有的決定,都不是沒有緣由。

選擇丁克還是生孩子,是各自的權利。

作為外人,可以不贊成,但請尊重,至少保持沉默。

34歲女博士丁克, 57歲母親怒生二胎: “我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想再害人”

點選載入圖片

圖片

正如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說: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原生家庭的傷痛如果不被看見,一生都難以幸福,甚至遺傳給下一代。

只有覺察,勇敢地去面對、去治癒,才有可能終止不幸的輪迴。

點個【贊】+【轉發】,願我們都能不帶遺憾地過好自己的人生。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