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藥:認識一下消食和胃的“神曲”,和音樂無關

對中草藥稍微有所瞭解的朋友都知道,絕大部分的中草藥,都來源於自然,無論是動物類還是植物類、或者某些礦物,很少有需要加工的品種。

走近中藥:認識一下消食和胃的“神曲”,和音樂無關

這個原因,當然與中草藥的“古老”是分不開的。在遙遠的古代,製造力極度低下,人們也不可能具備什麼“提煉、萃取”的想法。

但話雖如此,在浩瀚的中草藥寶庫裡,我們還是能見到個別加工品種,神曲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味。

神曲這個名字,或許有些朋友在聽到的一瞬間就想到某種音樂曲子,這顯然是沒有可能的。

走近中藥:認識一下消食和胃的“神曲”,和音樂無關

“神曲”這個名字,最早見於《藥性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將其歸納入“谷部”,並說“昔人用曲,多是造酒之曲,後醫乃造神曲,專以供藥,力更勝之”。

我們先說一下神曲的別名——六神曲、六曲。裡面的數字“六”其實就大致定義了神曲的製造工藝:由辣蓼、青蒿、杏仁、赤小豆、新鮮蒼耳草和麵粉混合發酵製作而成。

神曲的這六味組成,配伍是有一定的規則的,麵粉大概佔75%,赤小豆和杏仁各佔3%,其餘每種各佔1%左右。

走近中藥:認識一下消食和胃的“神曲”,和音樂無關

首先把麵粉和杏仁混合,並用石碾軋細過羅篩;

把赤小豆粉碎成粗末,加水熬煮成粥;

把鮮辣蓼、鮮青蒿、鮮蒼耳苗洗淨切細段,加水煮爛;

最後把上述三步所得充分混合攪勻,加水適量,反覆攪拌成小顆粒狀,放入容器裡壓緊發酵,大概需要兩天左右時間,祛除揉坨成方,切成一釐米厚的小塊,曬乾之後就是市面上見到的“神曲”。

由此可見,神曲和音樂無關,而是一種和釀酒相似的“曲”。曬乾後的神曲為不規則的小塊,表面黃白色,略光滑。質較比較堅硬,斷面粗糙,能見到少量白色的菌絲。能聞到發酵的酸腐氣,味酸微甘。

走近中藥:認識一下消食和胃的“神曲”,和音樂無關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神曲的成分比較複雜,大致含有澱粉酶、酵母菌、乙種維生素聞、揮發油、甙類物質。可以認為是一種酶類助消化物。

在傳統中醫眼裡,神曲至少有三方面的功用:消食行氣、健脾止瀉、疏風解表;一般曬乾就可以直接入藥,也有炒黃炒焦後使用的,比如焦三仙。

中醫認為,神曲性味辛甘而溫。能入脾、胃二經,主要適合食積不消、胃納不佳,外感而伴有胃納不佳者。

走近中藥:認識一下消食和胃的“神曲”,和音樂無關

綜合介紹一下歷代醫家對於神曲的使用特點:

1、健胃消食:

胃氣不降而導致的消化不良,屬於寒滯者,神曲更為適宜,如果有食慾不振、飲食積滯、胸腹脹滿者更是常用之品,常與山楂、麥芽、黨參、白朮等配伍,代表方劑如健脾丸。

2、健脾止瀉:

神曲裡含有較多的芳香之品,辛香而能健脾,適合脾虛溼盛引起的洩瀉,尤以伴有消化不良這適宜,常與白朮、陳皮、砂仁等配伍。

走近中藥:認識一下消食和胃的“神曲”,和音樂無關

3、疏風解表:

這個用法古代中醫比較常用,但似乎逐漸被現代中醫忽視、對於風寒外感的表證,尤其伴有腸鳴腹瀉者,神曲是非常合適的,比如現代人說的“胃腸型感冒”,神曲就經常和其它解表藥配伍。

4、還可以作為賦形劑:

古代中醫製劑裡也有“丸”的做法,神曲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賦形劑,尤其是金石類中藥較多的丸藥,用神曲做賦形劑,能健胃而助消化,避免重鎮傷胃。

走近中藥:認識一下消食和胃的“神曲”,和音樂無關

當然,神曲也有一些使用注意事項:

1、食積化熱時,或者雖有積滯而又有胃火熾旺、舌絳無津者,不宜用神曲。這個時候由於陰津消耗,理當先生津清熱,用甘寒、清涼之品,而神曲辛溫而偏燥,雖能消滯,恐其助陽動火,所以不宜用;

2、胃酸過多的人,也不適宜使用神曲,有可能出現泛酸、噯酸等問題,所以也要注意。

走近中藥:認識一下消食和胃的“神曲”,和音樂無關

3、根據產地不同,各地的神曲又有少許差異。比如福建產者稱為“建曲”,是用豆谷替代麵粉而成,體輕顯疏鬆,斷面粗糙,灰黃色至灰褐色,有草質纖維,氣清香,味微苦。雖然也有消食導滯之能,還適合傷風感冒、暑溫痢疾等證。而湖南產者稱為“湘曲”,更適宜於健胃消食。

相關文章